學諸暨方言大全(最有個性的江南方言)
2023-04-14 07:07:36 2
子曰:「溫故而知新」
嗯,古人誠不欺我
當小編又又又一次翻開這本《諸暨方言》
這才發現
原來【諸暨】二字內藏玄機、深有乾坤
因為這本書
小編第一次重新認識了這片土地的人情世故
我敢打賭
你們一定也不知道「諸暨」的由來
也有很多沒聽過的諸暨話!
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據隆慶《諸暨縣誌》載:「禹會計而諸侯畢及也。」諸者眾也,暨者及也,故名諸暨。
據史載,埤中、大部、勾乘等處乃越過建都之地。諸暨承載了埤中、大部及勾乘的輝煌歷史,是越國文化中熠熠生輝的明珠。
雖然諸暨處於江南水鄉
但諸暨方言全然沒有那種吳儂軟語的感覺
用諸暨本地話來講就是「硬邦邦」
聽諸暨人講話特衝
以致於許多外地朋友總認為諸暨人很兇
而這些誤會或許是因為
諸暨人一直保留著古越人的某種血統
好勝好鬥,剛直豪爽!
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
即便是土生土場的諸暨人
安華、馬劍、嶺北、次塢、楓橋、城關……
那發音、腔調也都各有特色,非常具有分辨性
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
要不是會說諸暨話
你可能都進不來這個村
話糙理不糙啊
這足以說明諸暨話就是我們諸暨人的身份象徵!
興趣來了,小編就在書中隨意摘選了幾段
圖文並茂解說諸暨方言
大夥看看和自己的家鄉話有何區別~
寫在開頭:城鄉之間方言難以用確切的詞來表達,只能用拼音或諧音來代替,有不當或錯誤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01
關於稱謂
第一人稱「我」:偶、伢
第二人稱「你」:五、吶ná、念niá
第三人稱「他」:其、夾
嬌滴滴的未婚少女叫「大姑娘」,年齡再小點的小女孩或者女嬰叫「小囡子頭」,而嬰兒我們叫「毛頭佬」。
要是前面的「大姑娘」少了一個字變「姑娘」,那就成了丈夫的姐妹咯。
在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男的叫「老閉蛋」,女的叫「老嬤倌」。
結婚後,男人喊自己的老婆叫「伢內客」,已婚婦女喊自己老公叫「老子」。
指這個人、那個人叫「格佬倌」、「每佬倌」,也說「格噶」、「每噶」。
有一種傻瓜暱稱叫「阿木林」,喜歡吹牛的人叫「胖天佬」,那些做壞事的傢伙叫「打殺胚」。
偷東西的人叫「賊骨頭」,結巴的人叫「割捨佬」,耳朵聽不見的聾子叫「聾嘭」,跛腳的人叫「蹺佬」、「蹺腳佬」。
不懂裝懂、強裝內行的人叫「三叔公」,對應的還有「三叔婆」,懂一點但不精通的則是「三腳貓」。
地位低下者叫「小兵拉子」,要飯的人叫「討飯佬」。
喜歡裝扮、展示外表形象的女性或男性叫「奷匹奷朊」,民間有句話,說的正是這個詞「奷匹精,奷到王家井」。
△ 應店街靈山塢銀杏林
02
關於動物、植物
長在地裡的紅薯、地瓜叫「番茹」,長在巖石上、可食用的土木耳(菌類)叫「地滑塌」,男女老少都愛吃的玉米棒叫「六穀蔀」。
桑葚叫「桑卵子」,有一種長在樹上彎曲不定型的、霜後發甜的野果叫「蜜勾溜」,同山人習慣叫櫻桃為「盎珠」,還有諸暨人最愛的春季野果「阿公公」。
夏天最煩人的蟲子,會發出嗡嗡嗡聲音的蒼蠅叫「蒼星」,狗叫「喔嘍嘍」,鴨子叫「阿溜溜」,母雞叫「咕咕娘」。
人見人怕的毛毛蟲叫「毛辣治」,蟾蜍、蛤蟆叫「革包」,老鼠叫「夜佬」,青蛙叫「田雞」,山間地裡的毒蛇叫「犁頭撲」、「狗窩撲」。
03
關於身體、穿戴
嘴巴叫「嗞部」,汗毛孔叫「汗毛支管」,肋骨叫「肋膀骨」,鎖骨叫「強盜骨頭」,肩膀叫「攀肩」,智牙叫「淨根牙」,額頭叫「腦嘎頭」,胸口叫「胸孔頭」。
有一種皮膚病叫「蛇纏」,餅塊能圍著腰部長一圈。
姆媽每天做飯時必穿的圍裙叫「俞身布襤」,裝被子裡的棉花叫「花絮」。
關於髮型方面,諸暨人的叫法也是個性十足,劉海叫「看發」,長發、左右兩邊分開的男士髮型叫「西發」,頭髮剃光了就變成「光頭」。
04
關於飲食、生活、器具
農村燒飯的灶頭叫「鑊灶」,飯鍋叫「陶鑊」,上面覆鍋的蓋子叫「鑊艮」,灶臺後方堆放柴草的地方叫「鑊灶口」,存放燒過的木柴炭火、上加蓋板後密封成炭的器具叫「炭甏」,廚房叫「灶頭間」。
大鍋燒出來的柴火飯,底部會積一層金黃香脆的鍋巴,叫「鑊焦」,在上面撒點白糖或者榨菜醃菜等,捏成團就是一個饞哭隔壁小孩的「鑊焦團」,巨好吃!
雪菜「九頭芥」曬乾後切碎醃一下,可以拿來做鹹菜。
「菜蔀頭」,就是菜的根部,夏天裡一碗「乾菜蔀頭湯」,不要太下飯!
白色黴斑叫「白花」,烏黑的黴斑叫「烏花」,形容徹底發黴發臭的東西叫「烏花八湊」。
諸暨人經常吃的早飯麵疙瘩叫「麥格幾(麥格頭)」,把小塊麥麵在米篩上推爬成的食物叫「米篩婆」,爆米花叫「米胖」,中飯叫「埃飯」,晚飯叫「夜飯」,外出或走親戚帶回的禮物叫「回貨」。
吃飯的餐具用品也有多種叫法,底座較高的飯碗叫「高腳碗」,大碗叫「五缸碗」,燉煮食物的陶器、瓷製品叫「燉罐」,用竹編成格子狀蒸菜用的叫「飯鑊架」,盛飯炒菜的勺子叫「飯鍬」,盛飯的竹籃叫「飯淘籮」。
諸暨人習慣把村子叫「村堂」,曬穀的地方或稍大的空地叫「道地」,窗戶也有多種叫法,「窗門」、「窗盤」,樓梯、扶梯叫「扶腿」,板凳叫「矮凳」,放日常用品的長條形桌子叫「抽鬥桌」,普通桌子也叫「桌床」,儲存菜類食物的木質架子叫「旮櫥」。
切菜的菜刀叫「薄刀」,農戶上山砍柴帶鉤的刀叫「鉤刀」,割稻的鐮刀叫「割枝刀」,用來裝垃圾的竹篾制盛物用具叫「畚鬥」,敲打衣服的洗衣工具叫「榔治」,梳頭髮的梳子叫「掠頭」,刷鍋用的竹製品叫「筅帚」。
有一種工具叫「蓋」,就是師傅們經常要用的鋸子,用來夾火炭和柴灰的叫「火銑」,抹布叫「揩桌布」,床鋪叫「眠床」,臺階叫「踏步」,竹編躺椅叫「馬踏椅」,竹製圓形曬具叫「曬箕」。
小孩子們愛玩的玩具統稱為「嬉家貨」,其中有一種玩具撥浪鼓叫「搖卜咚」,有一種遊戲叫「甩三腳田雞」,就是兩塊磚會石塊上擱一橫棒,用另一棒丟向橫棒,橫棒顛下為贏。
「生活」是小編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個詞,一種理解是工作、做活,另一種理解就是受到的皮肉懲處,當你不小心闖禍了, 家裡人就會給你「吃生活」。
05
關於氣象、時間、方位
中午時候叫「點心邊」,也叫「埃飯幹」、「埃晝頭」、「埃發作」、「埃中心」。
傍晚時候叫「黃昏頭」,也叫「夜發作」、「夜發乾」、「夜快邊」。
早上叫「起早五槓」,也說「早五更頭」、「爬起五更」,晚上叫「隆夜」、「夜頭時」,半夜叫「半夜頭時」。
明天叫「門早」,這天叫「格涅子」,過幾天叫「過涅波」,那時候叫「每辰光」,以後、下次、將來叫「下毛」、「下遍」。
家裡叫「屋裡廂」、「屋裡頭」,上面叫「高頂」,下面叫「下底(頭)」,左手那邊叫「假手轉面」,坐北朝南的正位叫「上橫頭」,室外、露天下叫「露天公下」,別的地方叫「別落堂」。
隔壁、旁邊叫「貼隔壁」,附近叫「身沿頭」,直接在地上叫「著地下」,正對路口叫「對當路頭」,正門口叫「對當門口」,正中間叫「對當中央」。
霧的俗稱叫「霧露」,閃電叫「忽閃」,暴雨、雷雨叫「天雷大雨」,從西邊射來的太陽光叫「西曬涅頭」,水坑、水汪塘叫「水頓」。
06
關於代詞、動賓詞彙
關於代詞,諸暨方言的說法也很有趣。
表示數量很多:噶許多、年格、木牢牢
表示數量很少:噶丟、噶兩隻
問人(誰):阿噶、阿該
問事情(什麼):阿怎、阿怎噶、啥西
問出所(哪裡):阿坨、阿嘞坨
問時間:幾麻歇、幾辰光、幾時、阿咋辰光
按小編的理解,外地朋友覺得諸暨人很兇,或許可能是因為這幾個詞吧。
例如找死、不要好叫「變死」,挨打叫「吃柴糕」、「青腳虎嘯」,受懲罰叫「吃馬肉」、「吃生活」,耳光叫「尼朵嘭」,打耳光叫「吃頭嘭」,因為委屈高聲呼叫苦情「喊皇天」。
△ 邊哭邊做作業是我最後的倔強!
折斷叫「拗藤」,把零散的東西攬在一起收拾叫「摟攏」,一起叫「湊隊」,回答叫「回對」,往下走叫「走落開」。
睡覺叫「困高」,睡午覺叫「困艾高」,護理叫「當值」,洗澡叫「敷浴」,說話叫「槓談頭」,用手和面叫「揉麥粉」。
有一種疼愛叫「苦痛」、「肉痛」,有一種拘束、小心叫「做筋骨」,有一種眼紅羨慕叫「眼熱」,吹牛皮叫「胖天」,耍性子、賭氣叫「起翹頭」,捉弄陷害叫「弄鬆」,欺負叫「期待」。
一男一女年紀相差三歲可以說他倆「推板」三歲,男子如看中一女子相貌並希望與之交往叫「看相」、「看對」,接吻叫「啵嗞」~
07
關於形容詞
力氣大、強壯叫「健」,胖叫「壯」,很肥很胖叫「滾壯」、「滾壯蘿蔔頭」,草長得很旺盛或是男生頭髮很長叫「興」,脾氣很野蠻叫「野yá」,比喻一個人很厲害叫「殺招」,神經病叫「南精高」。
年輕叫「後生」,滑稽、可愛叫「得涅歇」,可笑叫「發靨」,很好動叫「噶得涅」,小孩生長健康叫「草道」,不聽話、做壞事的小孩叫「討債句」,小輩盡職、聽話乖巧叫「填債」。
整年叫「通年落月」,經常叫「白常」、「白直」,很容易、很簡單、慢慢來叫「百坦」、「坦悠」,快、容易叫「豪稍」,趕緊叫「來煞勿及」,無聊、沒事找事叫「撤空」,有一種寂寞叫「厭氣」。
安穩叫「安耽」,敏捷、厲害、快叫「結棍」,勤快叫「儉精」,安定舒服叫「條泰」、「下意」,地方寬敞或有閒暇時間叫「空眼」,形容地方很空叫「精空蕩卵」。
很得意叫「得過煞」、「糯煞」,有味道、有趣叫「蜜道」,很輕叫「屁輕」,遭殃叫「倒灶」,不乾淨、髒叫「臘撒」。
△ 王家井洋湖村挖藕
吃不消叫「吃勿落」,受驚、嚇死了叫「赫hà煞」,噁心叫「泥心」,肉麻叫「極麻寧」,愛漂亮、愛做作叫「千煞煞」,笨重、不靈活叫「木櫝櫝」,全部叫「統光」。
孤獨離群叫「孤凋獨零」,形容日子過的很緊張,叫「拮剝拮」,一點不剩叫「滑脫精光」,形容情況奇怪、碰到了鬼一樣叫「句碰著」,光線刺眼、看不清楚叫「蛇光寧」。
有一種節約叫「做寧家」,竭盡全力拼命叫「象性命」,亂的一塌糊塗、不可收拾叫「丁倒仰翻」,不認識、不熟悉叫「陌生陌睹」,整天整夜叫「隆涅隆夜」。
不死不活、沒有生氣叫「死樣怪氣」,可憐樣子叫「罪過寧相」,言行舉止蠻不講理叫「賊野胡爪」,擁擠叫「軋人停碰」。
很黑叫「墨烏狗卵」,形容烏黑且髒叫「烏狗八屌」,太陽火辣、天氣晴好叫「百猛涅頭」。
08
關於副詞
所有、全部叫「亨八郎當」,三點左右叫三點「光張」,地上到處都是叫「團圈」,偏偏叫「偏生」、「偏喜」,不管他叫「隨其娘」。
恐怕、生怕、也許叫「防恐」,他娘防恐其凍煞,語氣稍重一點的抱怨叫「前生前世」。
總是叫「好派」,難得叫「難班」,每次叫「毛毛」,一下子叫「一記生」,突然叫「什勿知頭」,差不多叫「差仿勿多」,不停地叫「一歇不歇」。
有一種捨不得叫「勿割捨」,故意叫「特為」,生怕叫「險怕」,跑步很快叫「來得個」快,非常、很、要命叫「斷命」,天斷命格熱!
△ 高溫下的電力工人
09
帶數詞的方言
一模一樣是「一式一樣」,所有的叫「一塌刮子」,到處叫「獨亂四圈」,形容亂七八糟叫「一塌賣糊」,不三不四叫「勿三勿四」,形容時間長叫「三日niè三夜」,所有的情況叫「三七廿十一」。
形容神經病、神志不清叫「南五南六」、「阿五到六」,瞎扯胡來叫「對七對八」,不聰明、傻的叫「毒七毒八」,事情弄不清楚叫「搞七念三」,打擾、瞎摻和叫「夾七夾八」,如果一個人整天把這些詞掛在嘴上,估計人緣岌岌可危。。。
長得很醜的人叫「柴子八仙」,很難看的樣子叫「難看八記早」,形容很多、無節制叫「盛多八少」,時間長、歷史久叫「陳年八古」。
10
關於熟語
諸暨方言博大精深
下面這些叫法大夥自己念一念
看看能讀出幾個呀~
↓↓↓
狗尖比: 罵人小氣。
黃胴公: 指難弄的人。介難弄個~。
慫泡頭: 沒用的人。
十三點: 神經不正常的人。
溫吞鱉: 一個人沒有火氣。
討添頭: ①某件事情做了之後覺得不錯還想繼續做。格菜介好吃,吃得~。②說不好的預言。你勿要~。
起翹頭: 生氣、不高興。
避風頭: 謂情勢對自己不利時,出走躲匿,以免吃眼前虧。
烏毛蠶: 像幼蠶一樣多而密集。
糊騰騰: 煙霧不清、模糊。
癟耷耷: 垂頭喪氣。
拗起拗倒: 或起或倒擺不平。
白出內行: 不懂裝懂。
白銅元寶: 虛有其表的人。
白頭亂念: 空話連篇。又說「亂念三家經」。
半日[nie]世介: 形容做事摸慢、效率低。
報事湯鑼: 「湯鑼」是指銅鑼。古時報訊傳話常敲鑼。
插蠟燭頭: 面壁罰站。
吃筍乾湯: 挨打。
出頭日[nie]子: 「出頭」也可稱「出山」,指從小地方到大地方。苦中見到了光明。
大頭天話: 空話、大話、笑話、無真實性。
宕頭宕腦: 不正常的、有點古怪的人。
調窠雞娘: 母雞在生蛋前東張西望,來來回回不停地轉,形容左右不定的狀態。
斷宗絕代: 指斷絕宗緒,失去後代。
多事保長: 「保長」是舊社會的「村長」,指多管閒[hai]事。
屙尿搭頭: 怪異,奇怪。
勾頭縮腦: 頭縮進衣領,彎著背,形容精神萎靡。
骨舌滴瘩: 口齒不清。
和夥同朋: 幾個人一起去幹某件事。
滑頭滑腦: 頑皮,油滑,說話不莊重。
魂靈骨頭: 「魂靈」本身是一個理念,不存在骨頭。指子虛烏有的事情。
活脫活像: 特別像,酷似。
火薄郎湯: 很稀,如湯水一般。
火乓日[nie]頭: 指陽光微弱不強。又說「白火日[nie]頭」。
火燒屁股: 與「火燒眉毛」同義,形容事急。
火燭郎當: 拿著火不當心容易引發火災;引申為魯莽、輕率。
夾頭夾腦: 劈頭蓋臉,也指剛開始。
結皮狗屙: 難以相處。也指骯髒。
精光卵出: 一貧如洗。
句頭怪腦: 不靠譜。
園煞酒甏: 指平日不喝酒,喝起來喝不息。
空對心反: 無中生有。
爛搭頭㞞: 說明一個人很沒用。
爛眼結格: 眼上火或因炎症產生分泌物,瞧去如爛眼。
老寧東西: 不稱心的事和物。
老田荸薺: 少年老成。又說「老卵頭」。
兩頭衝槓: 譬喻兩面討好。
淋路帶路: 「淋」形容不停地流著,隨路流落。
溜溝挖煞: 形容對事對人挖空心思地動腦。
摎屙竹棒: 喜歡搬弄是非的人。
滑脫精光: 一無所有。
沒頭沒[m]腦: 水面超過頭頂,或指水從頭頂往下倒。也指沒有頭緒。
蒙絲癩頭: 「蒙絲」指一種黑色小蟲,生活在樹蔭下暗潮草叢裡,叮咬兇猛。
木朊吐蒲: 不聰明,傻乎乎。形容像小溪邊不善遊的蒲沙魚一般,停止不前。
腦希搭牢: 不聰明。
念亂頭經: 指不按規則行事或說話。
牛皮石臉: 厚臉皮,不知羞。又說「皮臭搭臉」。
弄勿件道: 搞不好,做不來。
前世勿要: 堅決不要。
壽頭壽腦: 形容一個人看起來好欺負、沒出息。
數帳姆麥: 心底沒有數。
縮卵用場: 「縮卵」指搓男人生殖器,形容無用。
討飯格頭: 討飯人中的首領稱「格頭」。
塌頭塌腦: 做事情耍花招。
禿頭爛腳: 做事情沒有條理。
枉長白大: 說明一個人雖然高大但是沒有什麼用。
喔骨亂精: 不正常,與別人不一樣。
無守野管: 沒有管教、缺乏教養。
武大矮子: 指長得很矮的人。
勿夠兜頭: 事物在數量上跟要求的相去甚遠。
勿居家業: 經常不在家裡,不務家業。
勿上祿位: 不懂禮貌,說話做事沒有規矩。
嚇人倒怪: 脾氣兇狠嚇人。
陰水湯罐: 冷淡、沒有聲響。
賊形狗勢: 像做賊一樣偷偷摸摸。
直肚拔腸: 心直口快。
撞頭撞腦: 指某人或某物阻礙別人的行動。
走勿起身: 因為某種原因而無法起身離開,又說「站勿起身」。
挨起挨倒: 聚集眾多之意。
斜來斜開: 雙腳站立不穩。
亂頭西歪: 傾斜不正。
一天平洋: 寬而廣。
墨烏淨嫩: 形容莊稼、蔬菜等烏嫩。
普注大[du]出: 水滿外溢。
耙[bu]田過缺: 水田漲水,滿過田缺。
眼淚鼻涕: 痛哭狀。
哭足地拜: 痛哭流涕、痛不欲生的樣子。
眼睛白陀: 眼皮反白,不停地看。
墨烏結格: 黑如墨色。
烏天黑地: 整個天空變黑暗。
滴水滴凍: 滴下水即結成冰。
烏風冷極: 烏雲密布,風大又冷。
病膩老嬤官: 懷孕的婦女。
大路當人情: 拿公家的錢(物)做人情。
呆死呆骨頭: 拖延。
光身一條朊: 形容一個人什麼都沒用。
恨心徹骨頭: 恨之入骨。又說「恨心切骨」。
攪塘烏鯉魚: 不安分、經常鬧事的人。
蚨蟻扛頭: 一點一點地搬東西。
強盜發善心: 回心轉意。
青天大白日: 大白天。
神氣活老現: 擺架子嚇唬人。
夜不算晴: 形容不正常的天氣。
頭蒙勿知麥蒙: 摸不著頭腦。
爛泥糊勿上牆: 說一個人沒能耐,別人想幫扶都幫扶不了。
繡花枕頭稻草包: 僅有外表而沒有才學(的人)。
木勺裡頭剖西瓜: 滴水不外流。
螺螄殼裡做道場: 工作的場面小,很擠。
開嘞眼睛揸[zha]尿[xi]出: 明吃虧。
褲帶頭嘞打個結: 告訴自己要長記性,不要忘記。
挑擔不可輕頭重: 擔子的兩頭輕重要平衡。
白腳貓,坐勿牢: 一個人不喜歡在一個地方呆很長時間。
毒勿毒,癲勿癲: 似乎有點瘋又有點癲。
菠蘿結蒂,結蒂菠蘿: 形容生活艱苦。
白鯗會遊,火腿會走: 善於花言巧語。
山陰勿管,會稽勿收: 相互推諉勿管。
吐血整理,未完待續……
諸暨人吐出來的字一個個有稜有角
方方正正
就像子彈打在靶上一樣,掉不下來
這特殊的語音、特殊的腔調
映射著諸暨人特有的性情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
土話漸趨淡化
甚至有遺忘、失傳之虞
希望藉此寥寥數語,引發鄉人對方言的熱情
使這份傳統語言文化得以落地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