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又出新的了嗎(全面顛覆的哪吒)
2023-04-13 21:31:04 2
小萬友情提示,今天開始,各大社交媒體將會迎來一輪大型「真香」現場。
而這波「真香」預警的主人公,就是這位:史上最醜哪吒。
哪吒最近熬夜挺多啊
作為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人公,這個版本的哪吒早在年初發布首支預告片時就已掀起一波討論。
但那時的討論,還是以「太醜了」「毀童年」「堅決不看」等負面聲音為主流。
畢竟這個煙燻妝、小齙牙、走路還雙手插兜吊兒郎當的哪吒,跟我們的童年記憶差得實在有點多。
更何況他嘴裡還念念叨叨:「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這哪裡還是我們記憶中那個一身正氣的「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
但隨著7月13日大規模點映的開啟,《哪吒之魔童降世》迎來了首批「自來水」:
燃!看哭!
朋克小哪吒又拽又可愛!暴走大哪吒很帥很圈粉!
劇情有深度!畫面更成熟!
目前豆瓣評分8.8分,真·上天他比天要高……
總之,就是大寫的「真香」打臉。
其實,機智的小萬早已洞悉一切,從《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創作班底曝光開始,小萬就知道它會是一部值得更多期待的國漫作品。
定檔預告開篇,三大出品方一字排開:彩條屋 可可豆動畫 十月文化。
小萬來翻譯一下:
彩條屋,國產動畫「三大」系列出品方(《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
十月文化,《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團隊,馬臉大聖的親爹;
至於最陌生的可可豆動畫,則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的團隊。
11年前,餃子導演帶著處女作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進入大眾視野,接踵而來的是數不清的國內外獎項和不絕於耳的「年度最佳沒有之一」。
這部反戰題材的16分鐘短片驚豔亮相,嚴苛的豆瓣也給出了8.7的高分,這在國產動畫短片領域幾乎一騎絕塵。
這耀眼成績的締造者——導演餃子,卻是一個從未專業學習過動畫製作的製藥學學生。
他在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學習的第三個年頭,因為興趣開始自學動畫,畢業後自己一個人用三年多的時間,做出了這部《打,打個大西瓜》。
如果要說「顛覆」,餃子的歷程怕是比煙燻妝的哪吒更顛覆。
而這種導演骨子裡帶來的「顛覆性」,則貫穿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整個故事。
角色形象上的顛覆自不必說:
哪吒從眉清目秀變成煙燻妝小齙牙自然是最大的顛覆;
太乙真人從仙風道骨變成肥頭大耳嗜酒如命,這不就是天蓬元帥2號?
口才極佳的申公豹在這裡成了口吃患者;
作惡不斷的敖丙成了玉樹臨風的正義使者……
可以說,《哪吒之魔童降世》裡角色跟我們記憶中的形象,除了名字一樣,幾乎毫無關係。
角色性格上的顛覆更是片子最大的看點:
哪吒和敖丙是一顆混元珠分離出的靈珠和魔丸分別轉世,宿敵變成「同根生」;
更戲劇化的是,原本應該是靈珠轉世的哪吒,陰差陽錯與敖丙身份互換。
於是哪吒帶著「魔丸」的標籤出生,是人人喊打的混世魔王;
敖丙肩負全族的希望,以「靈珠」的身份拯救蒼生;
兩人之間勢不兩立的敵對關係,則變成了「你是我唯一的朋友」,惺惺相惜、互為鏡像。
雙方的父母也與印象中完全不同:
哪吒的母親殷十娘一改相夫教子的傳統女性形象,成為內能陪兒子踢毽子、外能斬妖除魔保一方平安的女將軍;
父親李靖作為不近人情的父權代言人,在這個故事裡,卻被導演塑造成了沉默寡言、愛民愛子的如山父親。
若說最讓小萬驚喜的顛覆,要算「龍王」和「龍宮」的設定。
在1979版《哪吒鬧海》中,四海龍王被塑造成「要吃童年童女」的妖魔形象,龍宮則是他們的水下宮殿。
這一形象在之後的多個哪吒故事中也得到延續。
但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龍族是鎮壓海底怪物、卻被天庭欺騙的落寞英雄。
龍宮則是為海底怪物設置的囚牢,鎮守囚牢的龍族也與坐牢別無二致。
陰冷漆黑的囚籠形象,與以往故事中富麗堂皇的水底宮殿形成鮮明的反差,也標誌著導演餃子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顛覆決心。
但他們要做的,當然不止是顛覆,和博眼球而已。
事實上,在定檔預告中,導演想要表達的內核已經借哪吒之口怒吼出來:
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
為了與這命運抗爭,為了與人心中的成見和標籤抗爭,這個故事裡所有的角色都在做著自己的努力:
哪吒帶著「魔丸」的標籤出生,仍想斬妖除魔,成為陳塘關的英雄;
申公豹和龍族生而為妖、受盡歧視,才想要磨掉龍角化作人形,被世人所接納;
李靖和殷十娘想盡辦法逆天改命,想要留兒子在人間多活幾日;
就連元始天尊門前的小小看門神,都要使盡渾身解數,證明「沒有實體的神仙也是好神仙」。
就像導演在點映後的見面會上與觀眾分享時說的:
「形象設計和場景設計都是服務於電影有關『打破成見』的主題。」
故事裡,每個角色都試圖逆天改命,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故事外,醫學生餃子死磕動畫,用熱愛向「成見」宣戰,用戰績彰顯熱愛的力量。
學醫藥學的動畫導演餃子
在小萬看來,《哪吒之魔童降世》不止是顛覆了哪吒的形象。
這整部電影,就是為「顛覆」而生,它顛覆了傳統的哪吒,顛覆了所謂「國產動漫應該循規蹈矩」的路,更顛覆了觀眾心中對動漫、對國產的成見。
取材於傳統文化是大多數國產動漫會做的選擇。
但不被傳統拘泥,放開手腳改編帶來的巨大驚喜,才是導演餃子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帶給「國漫」的最大禮物。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