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為什麼一直打仗(耶路撒冷真正的戰爭)
2023-04-12 02:44:31 2
這裡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城市。
聖城上下:在耶路撒冷,無論是基督教堂、猶太教堂還是伊斯蘭清真寺,無論是明亮的地上還是昏暗的地下,大家你爭我搶,不放過任何旮旯。
製圖:BOSE COLLINS
「耶路撒冷的考古工作極為敏感,
因為它不僅關乎學界,
還與政治密切相關。」
——尤瓦爾·巴魯赫(以色列文物局)
尤瓦爾的非官方名號是
「耶路撒冷地下市長」。
在他治下,
耶路撒冷成為當世最繁忙考古現場之一,
每年開展發掘100場。
耶路撒冷,
對三大一神論宗教具有重要意義。
耶路撒冷西牆的一次成人禮,西牆是猶太教最崇高的聖所之一。
攝影:HADAS PARUSH
猶太教眼中,
耶路撒冷是上帝祝福過的城市,
這裡是「聖城」;
伊斯蘭教眼中,
穆罕默德在這裡「夜行登霄」,
這裡是「第三聖地」;
基督教眼中,
耶穌在這裡受難、埋葬、復活、升天,
這裡同樣是「聖地」。
下面這張圖彌足珍貴——
「聖城」耶路撒冷
從古代到今日、
從地上到地下,
一張圖你就全明白了。
(滑動下圖以查看全局)
製圖:ALBERTO LUCAS LÓPEZ, MATTHEW W. CHWASTYK, AND KAYA BERNE, NGM STAFF; PATRICIA HEALY; GURA BERGER. 3D ART: ARIEL ROLDÁNSOURCES: RIWAQ ARCHIVE, PALESTINIAN TERRITORIES (BUILDING PERIODS); JOE UZIEL, IAA; WENDY PULLA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NGLAND; JODI MAGNES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JERUSALEM INSTITUTE FOR POLICY RESEARCH; JERUSALEM STATISTICAL YEARBOOK;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GIS LAB;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AVAILABLE UNDER OPEN DATABASE LICENSE
耶路撒冷,
宗教色彩最濃重,
人文色彩最神秘,
歷史色彩最神聖的「三教聖地」。
耶路撒冷一樣的考古挖掘工作,
有可能會迅速引發暴動、
點燃地區戰事、讓全世界陷入緊張。
樂迷們在西底家洞聽現場演出。傳說中公元前6世紀時,猶太國王西底家曾經由此洞逃亡,所羅門王可能也曾使用這裡的巖石建造第一座猶太聖殿。
攝影:SIMON NORFOLK
在耶路撒冷的地下,
現在的以色列人想挖到一條
2000年歷史、長約600米的街道,
它通往古巴勒斯坦奇觀之一:
猶太聖殿。
為了發掘出一條帶階梯的街道,以色列考古學家和工程師在一片巴勒斯坦居住區下方建造出類似地鐵的隧道。這條古老的街道在兩千年前曾被用作通往猶太聖殿的主幹道。居民抱怨挖掘工作導致地面上的房屋受損。
攝影:SIMON NORFOLK
在挖掘「猶太聖殿」的過程中,
工人們碰到了坍塌的基督教教堂,
只能臨時改道;
撞上多座猶太教浸禮池、
撞上伊斯蘭教宮殿地基、
還挖到一座羅馬時期古建築。
除此之外,
施工地點恰好位於一個敏感的地方——
東耶路撒冷,
這裡到底歸屬於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
一直存有爭議。
去年6月,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在東耶路撒冷考古遺址挖掘儀式上,發表講話。這次挖掘引起了各方爭議。
攝影:TSAFRUR ABAYOV, AFP/GETTY
就是這個施工地點,
各家對它有不同的稱呼——
巴勒斯坦人管這裡叫「瓦迪西爾維」;
猶太人管這裡叫「大衛城」,
即大衛王創立第一座以色列首都的地方;
同時,出土文物顯示,
曾經建造這條地下通路的,
還是一位羅馬總督,
這位總督曾下令處死耶穌。
根據基督教福音書的記載,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質問耶穌,並下了處決的命令。
攝影:CHRONICLE, ALAMY
可以這麼說,
耶路撒冷的每一個石縫中,
三大宗教的千絲萬縷都盤著根錯著節。
一道照片牆將此前用作停車場的一片區域遮擋起來,考古學家在這裡出土了一枚與《聖經》裡的約西亞王相關的黏土印鑑——有人認為,這進一步佐證耶路撒冷古老的猶太淵源。而部分巴勒斯坦人發出指控,稱以色列人考古是爭奪居住權的武器。
攝影:HADAS PARUSH
現在,許多巴勒斯坦人認為,
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地下挖來挖去,
其實是與驅逐他們的意圖密切相關的;
巴勒斯坦人還認為,
以色列人最直接的目的是,
打通圍牆,進入聖殿。
哈馬德坐在自家露天廚房的廢墟裡,他說廚房是以色列人在他家地下挖隧道時坍塌的。哈馬德和他的巴勒斯坦鄰居們抱怨挖掘工作讓他們遭受巨大損失,但隧道施工方則堅稱他們的工程沒有問題。
攝影:SIMON NORFOLK
1981年一個夏日上午,
一位拉比(猶太教德高望重者)
正在拆毀一座十字軍時期牆壁,
這面牆不偏不倚,
正好位於圓頂清真寺下面。
他堅信以色列聖物「法櫃」藏在牆後,
但圓頂清真寺豈容猶太教隨便動土呢?
這裡是伊斯蘭教最古老的聖所之一!
圓頂清真寺是建於7世紀的伊斯蘭教聖地,從西牆廣場上方的觀景點望出去,閃閃發光的圓頂是不可錯過的景致。VR設備可以將清真寺及其他的城市景觀隱去,讓遊客穿越到公元1世紀時的猶太耶路撒冷。
攝影:SIMON NORFOLK
巴勒斯坦人發怒了,
爭端一觸即發,
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急忙下令制止,
以免升級為不可避免的國際爭端。
18年後的1999年,
輪到以色列人發怒了。
聖殿山東南端的地下,
埋藏著「所羅門馬廄」立柱大廳,
這裡將要被巴勒斯坦人
改造為「馬爾瓦尼清真寺」
並增加寬闊的新入口——
這哪行啊?
位於地下的馬爾瓦尼清真寺內,男性穆斯林正在等待周五禱告活動開始。1999年,工人們用推土機打開一個寬闊的新入口,許多人擔心此舉破壞了神聖平臺上的古老土層。
攝影:FAIZ ABU RMELEH
以方來不及及時制止施工,
重型機械已經很快挖出一個大坑了,
以方文物局負責人說:
「現在才停工,之前已經造成巨大破壞了!」
但是巴方歷史學家卻說:
「考古地層並未損壞,我當時就在現場監督!」
雙方氣勢洶洶、僵持不下,
這場嘴仗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
直到2004年,以色列警方將挖出的數噸泥土運走,並對泥土進行翻查,迄今已搶救出50萬件文物碎片。
停車場下發現古希臘堡壘:在耶路撒冷的一次考古挖掘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座希臘堡壘的遺蹟,猶太人的聖殿山就在遺蹟的上方。
攝影:XINHUA,JINI,新華社、CORBIS
如果說世界的麻煩在中東,
那麼中東的麻煩就在阿以,
而阿以的麻煩則在耶路撒冷。
這裡有太多複雜的事情,
稍有不慎,
就會觸到某一方禁忌。
耶路撒冷基督徒區聖墓教堂地下,塞繆爾·阿各延神父正在查看一座採石場,在耶穌的時代,這裡曾被用作猶太人墓地。附近一片突出地面的巖床被尊為「各各他山」,即耶穌的受難之地。
攝影:SIMON NORFOLK
一座城市,多種名稱
有史以來,聖地耶路撒冷戰事多發,曾幾經改名:希爾羅索利馬、耶路沙拉伊姆、大衛之城、大王之城、伊利亞卡庇託利納、阿爾庫茲、耶路撒冷。
都城爭端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便宣布耶路撒冷為首都。但巴勒斯坦人稱東耶路撒冷是他們未來的都城。
領土之爭
1967年六日戰爭期間,以色列從約旦手中奪取了西岸和包括舊城在內的東耶路撒冷,從埃及手中奪取了加薩走廊,從敘利亞奪取了戈蘭高地。
(點擊下圖進入高清版以看清字跡)
「所有統治過耶路撒冷的人都做了同一件事:豎起高塔,升起大旗,」以色列文物局考古學家威克斯勒-博多拉笑著說,「但我認為,它比任何試圖控制它的人都更強大。沒有人能夠徹底抹殺往昔歷史。」
耶路撒冷的意思是「聖人之家、和平之城」,而這或許才是三大一神教始祖的本意。但現在的耶路撒冷與寧靜、和諧、安全已經無緣,成為三大教紛爭、撕殺之地。本該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成了最危險的。
(本文選自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華夏地理》2019年12月刊,點擊下圖可購買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