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的白靈最後裹腳了嗎(白靈這個潔如雪)
2023-04-12 05:13:14 2
朱先生依然保持著晨讀的習慣,他開開門看見一片的白雪,原坡上是一片白雪,書院的房瓦上一片白雪,大樹小樹的枝枝杈杈都裹著一層白雪。天闊地茫冰清玉潔萬樹銀花,世間一切汙穢和醜陋全都被覆蓋得嚴絲不露了。
就在這麼一個潔白如夢的清亮早晨,傳來了她向親人們送去的信息,她永遠的離去了,她消失在那一片白色的蒼茫下,像那只在白鹿原上一直傳說著的,卻從來沒有人看到過的白鹿,那隻雪白的鹿像一道閃電,它消失在一條灰色的地縫裡。
白鹿原為什麼叫白鹿原?傳說,很古很古的以前,這原上出現過一隻白色的鹿,它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瑩亮剔透的白,這隻白鹿跳跳蹦蹦像跑著又像飄著從東原向本原跑去,倏忽之間就消失了。
莊稼漢們猛然發現白鹿飄過以後麥苗忽地躥高了,黃不拉唧的弱苗子變成黑油油的綠苗子,整個原上和河川裡全是一色綠的一麥苗。
白鹿跑過以後,有人在田坎間發現了僵死的狼,奄奄一息的狐狸,陰溝溼地裡死成一堆的癩蛤蟆,一切毒蟲害獸全都悄然斃命了。
而有人突然發現癱瘓在坑的老娘正瀟灑地捉著擀麵杖在案上擀麵片,半世瞎眼的老漢睜著光亮亮的眼睛端著篩子撿取麥子裡混雜的沙粒,禿子老二的癩痢頭上長出了黑烏烏的頭髮,歪嘴斜眼的醜女兒變得鮮若桃花……這就是白鹿原。
我想,這白鹿原正是陳忠實心中的桃花源,而白靈就是陳老先生心中的那隻,能帶給人們美好與希望的「白鹿」,但是,在那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時代,哪裡會有這麼一片美好的桃花源,所以,希望總是美好的,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像白靈的生與她的死,帶著一種深深的遺憾,帶著一種無法言說的苦澀,大雪過後,一切都被掩埋了,那些美的、醜的、善的與惡的,統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今天,讓我們揭開這片白色的迷霧,走進白鹿原,看一看陳老先生筆下,那個活潑潑熱剌剌的「潔如雪、靈似雀」的女子------白靈。
白靈的出生仙草又做月子,這是她第八次坐月子了,這說明以前孩子的成活率很低,像白嘉軒這樣的大戶,懷了八了孩子才活了三個,而仙草已經對生孩子坐月子,既沒有了恐懼也沒有痛苦,在生白靈之前,她挺著大肚子,照樣站在案板前擀麵條,坐在木墩上拉風箱,到井臺上扯著皮繩扳動轆轤拐把絞水,總之,她什麼活也沒有落下。
這一天她正在木機上織著布,腹部猛然一墜,她疼得幾乎從織機上跌下來,當眼睛周圍的黑霧重新復明後,她聽到頭頂上有一聲清脆了鳥叫,她從容是回過頭瞥了一眼,一隻百靈子正在庭院的梧桐樹上叫著,尾巴一翹一翹的。
她像一隻百靈鳥似的來到了人間,帶著一絲靈氣更帶著一種期盼,這個家從此有了百靈鳥似的歡笑,變得更加有生氣和奔頭了,事實也證明,她是這個家中的掌上明珠,父親疼媽媽愛,而她又生的如白雪一般的柔美,像鹿兒一樣的靈氣。
她開啟了女子在當地進學堂的先例,而且她比一般的男孩子更多了十分的靈聰,她看過的書幾乎過目不忘,一遍成誦,尤其是那毛筆字寫的極好,兩年下來,她的毛筆字就超過了他的先生,她的字根本就不像一個女子的手筆,字裡行間透著一股豪放不羈的氣度。
她越來越像原上那隻靈巧的白鹿,她對知識有著瘋狂的求知慾,她已經不滿足於在鄉間求學了,她逼著白嘉軒讓她來到了城裡,在這裡,她看到了另一片廣闊的天地,也看到了人間的另一面,這裡少了父母的疼愛,也直面了人世間的飢苦。
軍閥之間的混戰,帶給普通百姓的只有飢苦和分離,一場戰爭下來,戰死的病死的餓死的市民與士兵不計其數,那些屍體運不出城門,都模一排豎一排在城牆下疊摞著,城裡瀰漫著越來越濃的惡臭。
發生這樣的情形讓所有的人都退避三舍,可是白靈卻衝了上去,她組織學生們幫助政府一車一車地往外抬著這些死人,沒有絲毫的避諱與嫌棄,從抬死人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做為一個女子,而且是那樣一個時代的女子,所表現出來非凡的勇敢與膽識,也是在這裡,她遇到了與他一起抬屍體的她的鄉裡,鹿兆海。
他們在鄉間時就是相識的,沒有想到又在做著共同的事情,同樣的年齡同樣的激情,讓他們得以走到了一起,當時的國共還在合作期間,他們為了共同的理想,各自選擇了自己的方向,一個小小的硬幣是他們最初愛情的見證,那枚硬幣鑄成了她和他走向各自人生最輝煌的那一刻,但,一反一正的兩個面也預示著,他們最終的結局。
對於鹿兆海,我想她當初也是欣賞的,她期待著能與他達成事業上的共識,一起向著她所追求的理想共現的努力與奮鬥,可是,鹿兆海雖是一個也有著正義與執著的男人,卻深陷於國民黨的洗腦中無法自拔,他還沒有看到當時的腐敗與混亂,他也沒有真正接觸到民間來自最深層的疾苦。
他受他父親鹿子霖的影響太大了,那些來自於最底層的聲音,他從來就沒有放在心上,他受著國民黨的教育與薰陶,在他的潛意識裡他不可能與代表著中小型地主階級的家庭所割裂。
而白靈,這個一開始就被賦予了美好嚮往的神奇女子,她的一生註定要走上一條不平坦的道路,當她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陰暗面時,她發現以前她所認識的那個政府,那個在名義上打著三民主義的旗幟,私下裡卻在幹著殺人埋井的勾當時,她毅然地選擇了為了人民大眾的利益而奉獻終身的決定。
她的血液裡藏著不服輸不放棄的種子,她脫離了那個疼愛她的家,一紙恐嚇信嚇跑了父親給她訂下的婚事,她心中有個美好的種子,為了大多數人的幸福而努力與奮鬥,後來,她與鹿兆海在思想意識上越走越遠,他們終於成了那個硬幣的正反面,永遠都不可能走在一起。
白靈的信仰鹿兆鵬出現了,這個男人一開始就有著明確的目標,他反對封建的禮義與教條,他抵制一切的不平等與不和諧,他為了他的事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他不服輸、不妥協、有目標、有理想,更有著堅定的心和果敢的行動。
這樣的一個男人就像一盞明亮的燈,照亮在那個黑暗的舊社會,而白靈一眼就看到了那種光明,那種光明正是自己想要的,也是自己正在追求的,她勇敢地向前邁了一步,向著自己心中那燃燒的火焰走去。
有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標,她與他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們對對方的渴望與摯愛幾乎是對等的,她對他由一種欽敬到一種傾慕,再到靈魂傾倒的愛,是一步一步演化到目前的最和諧的狀態的。
他的果敢機敏、熱情豪放的氣韻洋溢在一舉手、一投足、一言一笑、一怒一憂之中,他的長睫毛下的一雙靈秀的眼睛,時時都噴射出一股勾魂攝魄的動人光芒。
所以說,她對鹿兆海只有年輕時的衝動,而隨著她的成長與理性,她找到了她人生最佳的伴侶,鹿兆海像是她的初戀,雖然有著一些美好的回憶,但帶給她更多的是青澀與無味,而在鹿兆鵬身上她才真正地找到了自己,她與他真正地實現了那種靈與肉交融的快感,她們是同一類人,她們才是最佳的婚配。
但是,對於鹿兆鵬這個人,我還是沒有什麼好感,既然你不愛冷秋月,你為什麼還要和她行夫妻之實,有了夫妻之實又長年把她扔在家裡,不聞不問,既然你可以為了大眾而放棄自己,為什麼就不能給她一條生路。
我想,陳忠實先生可能不想把人都塑造的那麼完美,因為這世上本就沒有真正實美的人,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著那樣或那樣的缺憾,可能,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有著愛就有著恨,有著圓也會有著缺。
最終的死亡白靈在那個舊社會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種,她帶給了人們以真善美的暢想,但是,理想總歸是理想,桃花源永遠只是陶公的一個夢而已,在那些的舊社會,在那樣的紛爭世界,就是那隻神奇的「白鹿」它也不能扭轉乾坤。
白靈被抓得最遲,卻被處死的最快,這可能主要是她與廖軍長的關系所致,但也可能是她的野性子招致的結果。她被關進囚窯,日夜呼叫不止,先是呼叫畢政委,接著呼叫畢政委的尊姓大名,隨後就帶有侮辱性的呼叫畢政委的外號。
最後,由於她的激烈與狂野,還因為她的直白與坦率,她被自己人活埋了,在動亂的敵戰區她沒有被殺害,可她來到了自己人的地盤,卻被自己人給殺害了,她被活埋的那天晚上,天上下著雪,又是雪,白色在蒼茫的大地上飄蕩,那是她的眼淚也是她的悲哀。
真的很佩服陳忠實先生,他沒有一味的歌功頌德,他正視著那些不該犯的錯誤,他也直面著真實發生的歷史,那個時代所有的人性都在扭曲著瘋狂著。
舊時代將人性的醜陋與骯髒,裹挾進滾滾的歷史長河裡流向了黃土高坡,在那大片大片的黃土高坡上,麥浪在大風中起起伏伏,但我們看到的卻是越來越多的罌粟,那些紅的白的粉紅的黃的紫的美麗的花兒在白鹿原上開放著,它們在風中搖曳著招搖著,而在那一張張美麗的面孔下,卻露出可怕的猙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