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田華身高(白毛女田華從貧女到藝術家)
2023-04-11 19:33:28
田華是一位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表演藝術家,她見證了中國的風雨徵程,是歷史的見證人之一。
她在藝術這方面兢兢業業了一輩子,也為藝術奉獻了一輩子,一直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演藝的熱愛。
後輩們經常把她當作自己的榜樣,她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可見她在演藝圈的地位之重。
1928年,她出生在河北省一個貧困的小村子裡,家裡代代都是貧農,到她父親這一代也是。
她出生的那段時間,村子裡有很多人感染上了天花,父母為了闢邪,給她起名叫劉天花,以此來抵擋病毒。
成長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平民百姓的生活更是不穩定,不間斷地就會有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事情。
她在9歲的時候,母親離開了人世,父親本身就窮,經這麼一折騰,就成了一毛不拔的窮光蛋了。
不求安穩,只求能夠吃飽肚子,一家人吃了上頓沒下頓,無奈之下,父親只能去借,每天都是在熬日子。
她小時候特別懂事,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小小年紀就上山砍柴、挑水做飯、挖樹根野菜、摘榆錢來吃。
為了能讓家裡人填飽肚子,她能幹的都幹了,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奔跑,小小的她著實讓人心疼。
1937年,她的人生出現了轉折,八路軍路過她的家鄉,於是她慢慢地跟八路軍相處起來,看他們表演,還替他們放哨。
時間一長,她有了想參軍的想法,在當時女娃娃參兵還是少的,但投身革命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
1940年,12歲的她請求參軍,進入部隊的時候,首長給她改了名字,叫田華。
這個名字一叫就是一輩子,她在部隊是一名小演員,經常參加話劇表演,部隊裡面有才能的人很多。
所以在那裡,她學會了很多才能,由於天生就具有這些天賦,她的進步非常快,唱歌跳舞樣樣行。
從12歲到22歲,她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幾場重要戰爭,更是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文藝戰士。
新中國成立前夕,歌劇《白毛女》要翻拍成電影,當時很多女演員都想演女主角「喜兒」。
但是導演認為,田華不僅在年齡上跟這個角色接近,而且她的經歷和表演經驗也非常適合這個角色。
於是,她順理成章地拿下了這個角色,這是她人生中出演的第一部電影。
為了讓人物更加真實,她有一次幹起了小時候為了填飽肚子時幹的活,砍柴挑水、挖野菜等等。
很快她就找到了感覺,在劇組裡還會虛心地向演藝圈的一些前輩請教,把一個純樸農村女孩的剛烈、不屈不撓演繹得栩栩如生。
這部戲演完之後,她自己評價說:演喜兒就是在演我自己。
這部電影一經播出,立刻引起了轟動,觀看的人數達到600多萬,是當年播放量最高的影片。
很多農民看了這部劇也十分受鼓舞,對影片裡的地主表達不滿,勇敢地喊出來自己的訴求。
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優秀電影評選的一等獎,她也憑藉這部劇拿下了文化部頒下的獎章。
她的長相雖然在那個年代沒有其他女演員那麼標緻,但也十分清秀,扮演的角色也讓人終生難忘。
《白毛女》這部電影是幾代人的回憶,到今天都是我們腦海裡抹不去的經典。
田華走紅之後,迎來了自己的事業巔峰,並且進入到中央戲劇學院開始系統化地學習。
1958年,她被調入了八一電影廠工作,連續出演了多部影片,表演風格十分受大家歡迎,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熒幕形象。
她也被稱為「黨的女兒」,一個從貧苦家庭成長出來的藝術家,她的演藝經歷震撼又勵志。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她退出了螢屏,在事業正輝煌的時候消失幕前,再復出十分困難。
1976年,她再次出現在螢屏上,可是這個時候的她兩鬢有了白髮,自己十分自卑,已經不再適合某些角色了。
但是,這個時候的文化事業也在慢慢恢復,軍人出身的她不允許自己打退堂鼓,堅持出演了多部影片。
慢慢地,她找回了自信,雖然在某些戲裡是配角,她也十分開心,在她看來,年輕時候的主角光環夠多了,是時候該當陪襯了。
1990年,她正式退休,退休之後也不閒著,投身於各種公益活動,到全國各地去演出。
1996年,她自己創立了一所藝術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文藝人才,受到很多老藝術家的肯定。
02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的愛人蘇凡,是她的革命戰友,比她大4歲,兩個人風風雨雨走過了大半輩子。
田華自己文化不行,在部隊裡她的愛人經常教她識字、寫字,一點點地給她糾正,日久生情發生在了這一對革命情侶身上。
蘇凡每次出去執行任務,都會給她帶回來一些好吃的小零食,本來是兩個人悄咪咪的事情,結果卻被同屋的隊友發現了。
於是兩個人的感情就被曝光了,部隊有紀律,並不允許談戀愛,兩個人就受到了批評,還進行了自我檢討。
後來蘇凡就被調走了,兩個人雖然分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斷,彼此之間會寫信來表達思念之情。
在信中,兩個人相互鼓勵,支持著,一直等到能在一起的那天,更是努力在對方看不見的地方熠熠生輝。
田華努力演戲,很快就有了名氣,成為了演員;蘇凡在部隊立了功,表現出色,於是兩個人的處分就被撤銷了。
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的這一年,二人結為了夫妻,組織上還給他們頒發了5萬元去購置結婚用品。
當時的5萬元也就是現在的5塊錢,在那個年代可是珍貴得很,一個床單一個臉盆一雙球鞋,這就是所有了。
在以前,人們穿的都是草鞋和布鞋,球鞋根本買不起,在結婚那天,蘇凡給她買了一雙回力牌的球鞋。
婚後不久就是開國大典了,蘇凡接到了秘密任務,就是擔任天安門舞美總設計,當時連田華都不知道丈夫在做什麼。
蘇凡最終在1949年10月1日清晨完成了這項任務,為開國大典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一天,他也站在了天安門的城樓上,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
後來有一部電影就是以他為主角,把這些事一一重演,他知道這件事之後,一直囑咐不要用他的真名。
他跟田華之間有三個兒子,家庭和孩子,幾乎都是他一個人操勞的,又當爹又當媽。
因為當時妻子一直在外演戲,經常三五個月在外,所以家庭重擔就落在了蘇凡身上。
他沒有一點怨言,為了妻子的事業,他也甘願在家裡做後勤部長,田華也說自己的成就都是丈夫的功勞。
後來,他們的兒子長大了,看著孩子們一個個成家立業,老兩口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歡喜。
可是,命運總在這個時候開玩笑,2008年,小兒媳被查出患上乳腺癌,同年,小兒子患了肺癌。
2012年,二兒媳也患上乳腺癌,2013年,陪伴了自己幾十年的丈夫被查出肝癌晚期。
家裡有一個癌症病人就足夠壓垮這個家了,更別說四個了,他們的家庭一時間陷入危難。
為了給家人們治病,田華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光是治療費用就高達300萬,日子回到了最初。
高額的醫療費用重重地壓在了她自己身上,為了節省下每一分錢,她都會精打細算,連買菜都要思考什麼時間點最便宜。
每次買的水果,都先讓家人吃,自己明明也上了年紀,就只能吃一些蔬菜,小孫子看到這一幕十分心疼。
她還安慰自己的孩子說:「這一點也不哭,比我小時候吃野菜可強多了。」
為了給家人最好的治療,一向沒麻煩過別人的她託關係找到最好的醫生,給家人做手術。
年事已高的她每天都會在醫院給家人擦身體、照顧起居,這讓她的孩子們痛哭流涕。
在老伴面前的她,絲毫不提病情,樂觀地安慰著老伴,不會流露出任何不良情緒。
為了湊齊醫藥費,她又開始演出,四處接活,在家裡是傷心落淚,在舞臺上就是樂呵呵,在觀眾面前,她永遠是那個漂亮的老太太。
知道她家庭情況的一些廣告商找到她,希望她可以做藥品代言,代言費是200萬元,但是她拒絕了。
因為她怕代言的藥有問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她還是寧願站一上午當婚禮主持,賺到的1000元更心安。
社會上也有一些人為她募集捐款,她向這些愛心人士表達了感謝,但是好意心領了,並沒有收下這些錢。
田華和老伴
她說:「凡事都要靠自己,沒有人生過不了的坎,生活再艱難,也不能低頭。」
2015年,病魔還是無情地帶走了小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情,讓她一度崩潰,無法面對。
2016年,跟自己攜手走過67年的愛人也撒手人寰,兩個兒媳婦也都相繼去世。
但是,堅強的她並沒有倒下,依次處理好了家人的後事,整理一下情緒,生活還在繼續。
結語如今,已經92歲的她依舊活躍在社會公益活動中,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給我們傳遞正能量,祝福田華老師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