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尋親記的感人(親愛的原型杜小華輾轉尋子)
2023-04-12 09:00:44 4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靜 策劃 劉海鵬
近日,尋親父親杜小華在接到相關線索後,輾轉湖北等地尋找兒子小米奇(杜後琪)。
失蹤時,小米奇6歲,如今已經17歲。11年來,奔波,尋找,成了這個尋親父親杜小華的生活狀態。
電影《親愛的》原型中,彭高峰、吳玉萍、孫海洋都陸續找到了孩子,杜小華是唯一還沒有找到孩子的家長。
杜小華是江西上饒玉山縣懷玉鄉(原童訪鄉)白泥湯村人,在外打工時與妻子認識。2005年4月16日,杜小華的兒子小米奇在江西老家出生。2008年,杜小華夫妻倆帶著孩子到內蒙古包頭青山區興盛鎮頂獨龍貴村南村的一家木器櫥櫃廠打工。2011年3月6日,杜小華與小米奇原本約好晚上一起去澡堂洗澡。吃過晚飯,杜小華先從東廠到西廠去找工友。19時20分左右,小米奇跑到西廠找杜小華。「天氣冷,風這麼大,爸爸下次帶你去。」杜小華也沒想到,這竟成了他和兒子小米奇最後的對話。小米奇在回家路上失蹤。
小米奇丟失時,頭髮偏黃,鼻梁上有疤痕,右眼角邊上也有新傷疤。杜小華將兒子小米奇的照片印在衣服上,穿在身上,踏上漫漫尋親路。
2012年,為了生活,杜小華從內蒙古包頭回到江西上饒老家。同年3月,二兒子出生。杜小華給二兒子取名的時候,特意不用「厚」字,那是杜後琪的字輩諧音,他害怕想起孩子。2015年,小女兒出生。忘不掉小米奇,他乾脆給小女兒取名「夢琪」。一家人租住在村中的手機店鋪裡,生意在一樓,生活在二樓。
家裡人想要用這種方式將杜小華「困」在家中,讓他們可以重建生活。但是,杜小華無法放下小米奇,還是跑出去找孩子。而妻子在家裡照顧孩子和年過八旬的婆婆,還要忙著店鋪的生意。詐騙、危險、分離、風餐露宿、希望變失望,杜小華默默承受著。
在尋找孩子最初的三年中,杜小華自己的孩子沒有找到,卻參與打拐志願,幫助別人找到20多個孩子。
這些年,杜小華從自己一個人尋找孩子,到後來跟尋親家長一起尋找孩子,再到好心人幫助他們一起尋找孩子,他的心態逐漸有了變化。「尤其去年,團圓行動找到那麼多孩子,我在這條路上走得越來越有信念。」杜小華說。
停下來的時候,杜小華需要照顧店裡的生意。「每一天都像陀螺一樣在旋轉,只為了和那孩子的買主家賽跑,讓孩子有可以安生落腳的家!」
杜小華開的那輛車,最多的時候貼著五六十個不同的尋人啟事。杜小華繼續尋親的路程,「希望我車上貼的尋人啟事裡所有的孩子都能回家」。
一路走來,還有很多人像杜小華一樣,也在尋找自己的親人。希望大家能夠提供有效線索,助力團圓。
最幸福的路,是回家路。
為了幫助失散人員、烈士、戰友等尋找到家人、親友,助力失散家庭早日團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果然尋親」欄目。
「果然尋親」為公益尋親欄目,即日起,面向全網徵集相關線索,發布尋親信息,為尋親團圓助一份力。
長期以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一直關注尋親群體。從2020年到現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導申軍良、郭剛堂、孫海洋、杜小華、李芳、徐劍鋒等多個尋親家庭,推出深度稿件、對話視頻等,引發強烈的社會反響。
2021年12月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首發《原型孫海洋兒子已找到:孩子從山東趕往深圳,即將認親》,全網點擊量超過8億,多次登上熱搜。
2022年1月2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布《團圓!單親媽媽找到被拐24年的兒子,前往武漢認親》,記錄單親媽媽尋子24年的經歷,引起廣泛共鳴。
2022年2月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布《原型唯一還未找到孩子的杜小華:過完新年,尋子再出發》,幫助杜小華尋找被拐孩子,引發社會關注。
2022年2月1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布《被拐34年後39歲男子找到親生父母,從河南到陝西跨省認親》,講述一個被拐孩子的回家路,呼籲被拐孩子講出自己的故事。
2022年3月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布無法挽回的遺憾!被拐31年後,明天他要去媽媽墳前和媽媽相見,獲得超高閱讀量,讓更多人關注到尋親家庭。
……
每一個故事的背後,有心酸,有孤獨,有無助,有著用「年」做計量單位的苦苦尋找。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承擔起媒體的社會責任,推出「果然尋親」欄目,幫助更多人找到回家的路。我們期望,通過國家、社會各界,還有每個人的努力,讓骨肉分離的悲劇不再發生,讓團圓的幸福來敲門。
1、郵箱:[email protected]
2、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官方帳號,私信尋親信息。
3、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通過情報站留言。
留言內容:
果然尋親 尋親人 事件信息 聯繫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