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好早會定目標(如何開好早會質量管理之行)
2023-04-12 04:41:58
如何開好早會
以下內容是以質量部門為例,根據實際情況總結的原則和要點,供大家參考。
早會的主要目的是什麼?要求的傳達和信息溝通。
早會還有什麼其他作用?有助於團隊建設,增強團隊凝聚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和文化,培養正確的工作態度,是一個訓練或培訓的機會,也是達成共識的機會。
為什麼需要雙向溝通?試想一下,如果在會議上只是主持人說話,其他人沒有參與發言,這樣的氛圍和效果應該不是很好。難道這是一個「專制」的管理風格?別人不敢講話?還是與會者都是旁觀者形態,不積極響應和配合會議主持人?或者說會議上都是領導講話,員工沒有講話的,不提意見和建議,也不發表任何觀點和想法,不管是不敢發言,還是不願意發言,這樣的配合關係是不利於工作開展的。
早會重在溝通,是雙向的溝通。提升參會者參與感,不能讓會議冷場或成為形式。引導鼓勵參會者發言。創造適度寬鬆的環境,消除參會者的緊張及壓迫感,讓發言者自然地將想法表達,讓參會者願意發言。試想一下,如果會議主持人自說自話,是多沒意思的事情啊!所以,會議的氛圍需要大家捧場!
主持人如何更好地發揮主持作用?
作為會議主持人,或者是管理者,對於員工有什麼要求,要將管理要求或工作要求準確地傳遞給員工。
部署當日的工作,根據人員出勤狀況和生產狀況進行工作安排。
總結上一工作日的工作完成情況,是否都滿足了要求?是否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對於參會人員來講,需要說明未完成工作的原因。
對於需要部門內協助和協調的事項進行分享和決策,解答員工在工作中的困難,對於參會者提出的問題予以解決。
對於工作完成出色的人員進行表揚,並鼓勵其分享工作經驗,其他人共同學習。樹立正確的標杆和榜樣,引導正確的方向。本文為「質量管理之行」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如何讓參會者發揮作用?
讓檢驗員或質量工程師匯報前一天的質量問題,現場質量人員最了解現場質量問題情況,包括問題發生時間、問題趨勢甚至問題產生的原因。應該充分發揮現場檢驗員的作用和價值,挖掘現場有效信息,識別風險。
確認不良數或不良率是否在目標範圍內,如果超出目標,檢驗人員發現的問題是否和不良原因對應。
討論巡檢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包括臨時措施和發生原因。由此形成會議習慣,進而形成工作習慣,這也是提升專業素質的方式。
通過早會還能有什麼好處?
早會也是培訓的機會!培訓檢驗員對於質量問題的處理方式,或者把「戰略戰術」達成共識,提升溝通和協調的能力。比如可以在早會上可以分享或培訓如何描述問題,分析問題,反饋問題,以推動責任部門對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
早會可以給員工減輕工作壓力!引導檢驗員提出目前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困難,參會人員共同討論,提出解決措施。讓員工的困難或委屈有表達的機會或渠道,進而減輕工作壓力,有利於工作的心情。
早會也可以給員工增加工作壓力,比如有的員工的工作不到位或未滿足要求,需要通過早會建立責任意識,提升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早會原則:傳遞管理要求;通過雙向溝通,達成共識。引導參與者,順其自然地說出想法,團隊共同參與,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作為會議主持人要想辦法讓別人發言或參與,營造氛圍,促進團隊合作。
以下內容是2015年質量部同事編制的「如何召開早會」的教材。
1、規矩
每日、每周、每月定期的會議要形成規矩,這點比什麼都重要!好比我們每天準時吃飯、準時睡覺。
規﹑矩,校正圓形﹑方形的兩種工具,多用來比喻標準法度有「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的古訓。
比如,中央7套有一則關於「守規矩,打勝仗」的公益廣告;
2、紀律
既然定期進行會議的規矩已在公司/部門內部形成,會議中更要強調紀律性:不要讓遲到、早退現象在會議中出現,維持會議秩序,與會人員的位置、站姿等都要進行管理。
不要把會議當成過場,每個與會者都不能有糊弄的心態。會議中要對與會者的會議參與度以及會議內容理解程度調查反饋
軍隊中每個人的被子都疊成方塊這就是紀律。常言道:「軍令如山倒」。說的是軍令必須服從,不能抗拒。我國古代就有「師出以律」之說,意思是軍隊一出動,就必須繩之以紀律。這一點,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本文為「質量管理之行」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3、壓力
在公司/部門內部通過會議要進行壓力傳遞:根據會議的目的給予相應的人員傳遞以不同的壓力。(如部門內部根據會議目的的不同傳遞壓力的對象可以是班長、檢驗員、品保等一個或多個人員)。
給予壓力的方式:天天重複、會議紀要/追蹤、評比、強調影響(做好/做不好對你自己有什麼影響)。
通過壓力的傳遞使員工形成責任,完成好本職工作。
4、配合
通過會議的形式要加強公司/部門內部整體的配合。如部門內部,通過會議協調加強品檢與品保之間的配合;班長與檢驗員之間的配合;辦公室人員與現場作業人員的配合。
通過配合以致勝的例子從古至今有很多,如:赤壁之戰孫劉聯軍(5萬人)大敗曹操(10-20萬人)。
5、達成共識
通過會議形式進行討論,使與會者就某一事件處理意見或思想在會上去除分歧達成共識。
會上統一共識的原則要保持與公司/部門整體工作方向及部署相一致,不能損壞公司利益的大前提下進行:不能因為少數人的利益而達成損害集體利益的共識;不能因部門利益達成損害公司利益的共識。
6、公平、公正、公開
在會上每個與會者圍繞會議議題都有權提出自己的意見及看法,把不同的意見或反對的觀點在會上明確的提出來,供大家討論協商。
把話說在明面兒上,能在會上解決的問題不要私下解決!有意見和建議和會議上提出,不要在會議決策後再「議論紛紛」。
7、溝通
會議是一個交流的平臺:會議上通過各個員工的匯報,與會者對各種信息進行了解(生產情況、產品質量情況、工作狀態、異常事項等),同時與會者在會上也可以提出意見進行交流。
會議是一個說話的平臺:會議給每個員工提供了溝通的機會,包括對公司的一些意見和建議或者個人在工作中的困難都可以在會上提出,要使會場成為一個人人都說話的平臺。本文為「質量管理之行」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8、方式
會議時間、會議地點、參加人員、會議形式等都要根據實際選擇合適的方式。
以不影響員工個人工作或生活,員工可以接受。會議要充分調動員工的情緒和氛圍,時間長不會覺得單調,時間短也不會覺得缺乏內容。
選擇好合適的會議方式有助於定期會議規矩、習慣的形成。
9、目的
會議前要明確召開此次會議的主題或目的。
根據會議目的準備好會議資料,做好時間規劃,做到有的放矢.
會議的目的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員、不同的議題等而不同。
10、工作安排
在部門會議上進行內部工作安排,將每個員工的工作量、工作內容公示,讓每個員工在會上講出自己的工作計劃、工作量,有助於部門內部人員間的協助及配合,同時避免以自己工作很忙為由不配合其它人員工作。
11、士氣
召開會議要注意員工的士氣問題,儘可能在會議中將員工的熱情、氛圍調動起來,對員工在會議上提出的問題給予解決,特別對於基層員工提出的問題。確保會議有助於提高員工士氣,切忌影響士氣的事情發生。
對於員工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在會上給出答覆,不要讓員工感覺提出了問題沒有效果。主持會議要認真,提前做好準備,不能有糊弄的心態。本文為「質量管理之行」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12、工作狀態
通過早會上員工匯報工作的形式了解現場的狀態、了解每個員工的工作狀態以及責任心。比如檢驗員對生產現場問題把握情況;以往會議上指出事項,員工落實情況;檢驗班長對檢驗員工作監督情況。
通過對員工工作狀態的了解,表揚先進,激勵後進,提高員工工作主動性和責任心。
13、解決問題
會上圍繞主要議題對每個員工提出的待解決問題在會上制定出解決方案或指定責任人進行推進。
特別對於一線員工提出的問題,一般都是最基礎的問題,需要及時給與解決。這樣員工才會願意提出問題,各種問題都被提出來,對於我們現場管理及改善才更有效果。
14、原則
會議上確定的某事的處理方法將形成原則,以後類似問題內部共同按此原則進行處理,原則每個員工都要遵守。
15、素養
會議上要給員工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技術水平,加強員工的責任感。
16、傳播信息
通過會議向與會人員傳遞正確信息,闢除謠言。
17、宣傳導向
通過會議向員工傳遞出有利於公司的信息,幫助員工樹立與公司價值導向相同的觀念。
每一篇文章都是很認真地去寫,包含了對質量管理的熱愛,也包含了對職業的尊重。不想去抄襲或拼湊文章,只想踏踏實實地把經驗系統地總結出來,分享給更多熱愛質量管理這個專業或職業的同行。
希望這些文章中的內容能給您幫助,只要能對您有一點點作用,努力就有了價值!
開放的心態,不要保守,讓更多的人的能力得到提升,這既是自己的價值,也有利於企業和國家,退休後所謂的經驗有什麼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要有傳承和發展的責任感!希望更多的同行一起去做這件對大家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