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種植有哪些病蟲害(種出放心韭菜為啥這麼難)
2023-04-12 13:28:59 1
一提到韭菜,很多人固有的印象就是它「不安全」,是「毒韭菜」「農藥灌出來的」等等。每每吃到嘴裡覺得香,心裡卻有點不踏實。時至今日,韭菜的農藥殘留問題仍然屢被吐槽。這是為什麼?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咱們今天就來聊聊……
01韭菜農藥安全現狀
其實近年來,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國韭菜以禁限用高毒農藥為代表的殺蟲劑殘留超標問題已經得到明顯改觀,但是,當前韭菜的農藥安全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這主要集中在殺菌劑腐黴利殘留超標頻發。
而韭菜腐黴利殘留超標的根源,就在於韭菜灰黴病。
02韭菜灰黴病:發生普遍,為害嚴重
韭菜灰黴病在全國各地韭菜生產上都能發生,尤其在小拱棚、大棚和溫室等保護地生產中發生非常普遍。
▲韭菜灰黴病初期葉面出現白斑
▲韭菜灰黴病溼度大時出現灰褐色黴層
▲韭菜灰黴病發生嚴重
以北京地區為例,最近5年京郊2-3月韭菜灰黴病病棚率高達95%以上。而且這種病害發生的為害期長,在北方地區的9月至翌年4月均可發生。此外,灰黴病在韭菜貯藏、運輸期間還可以繼續為害。因此在多數保護地產區,韭菜灰黴病的危害程度已經超過了韭蛆。
那為何灰黴病就讓韭菜的安全生產「躺槍」了呢?
03
殺菌劑使用不規範,打「保險藥」問題嚴重
目前生產上,防治灰黴病比較有效的方法是通風降溼和施用化學殺菌劑。
通風降溼容易受天氣因素的制約,當遇連續陰天、低溫、寡照天氣時,棚內氣溫低、溼度高,如果通風則氣溫更低,甚至會使韭菜出現寒害;若不通風,則棚內長時間的高溼度環境會加劇韭菜灰黴病的發生和蔓延,所以限制條件多。
相反,棚室生產適宜使用煙劑防治病害,操作極為簡便,防控效果也比較直觀,更容易被菜農接受。因此,實際生產中菜農防控韭菜灰黴病比較依賴化學殺菌劑。
因為韭菜主要食用部位是葉部,為了保證韭菜的商品性,菜農往往採取定期施用「保險藥」的方式預防灰黴病的發生,即每隔7-14天、或是在連陰寡照天、降溫天等病害高發時期施藥預防,這其中的用藥量和用藥頻次通常以個人經驗為準,普遍大於農藥標籤推薦的劑量和頻次。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堅持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也經常會導致韭菜產品殺菌劑的殘留超標。
此外,由於腐黴利毒性較低,也令部分菜農對執行安全間隔期的意識更加淡薄,經常施藥後未到安全間隔期便採收韭菜上市,導致韭菜殺菌劑殘留超標問題突出。
04
韭菜上登記殺菌劑成分單一,
長期只有腐黴利
菜農施藥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國韭菜上登記的殺菌劑成分相對單一。
目前,我國韭菜上的病害僅灰黴病有登記藥劑,共16個產品(表1),均為單劑,包括腐黴利和嘧黴胺兩個有效成分,其中嘧黴胺相關產品是去年下半年才登記的,然而效果不是太理想。也就是說,我國在韭菜灰黴病上的殺菌劑長期只有腐黴利一個登記有效成分。
表1 防治韭菜灰黴病的登記藥劑
生產企業 | 製劑名稱 | 每畝推薦有效成分用量 | 安全間隔期 | 每季最多使用次數 |
山西運城綠康實業有限公司 | 15%腐黴利煙劑 | 30~50g | 30 | 1次 |
河南銀田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15%腐黴利煙劑 | 37.5~52.5g | 30 | 2次 |
陝西億農高科藥業有限公司 | 15%腐黴利煙劑 | — | 30 | 1次 |
山西浩之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5%腐黴利煙劑 | 20~50g | 30 | 1次 |
陝西華戎凱威生物有限公司 | 15%腐黴利煙劑 | 20~50 g | 30 | 2次 |
山西浩之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 | 20~30 g | 30 | 1次 |
山東申達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14 | 1次 |
青島海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山東榮邦化工有限公司 | 4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山東麒麟農化有限公司 | 4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霑化國昌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4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山東兆豐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4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威海韓孚生化藥業有限公司 | 2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京博農化科技有限公司 | 3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山東濰坊雙星農藥有限公司 | 400g/L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山東省煙臺科達化工有限公司 | 40%嘧黴胺懸浮劑* | 20~30 g | - | - |
註:表1中標*產品均為2020年6月後登記產品。
從表1可知,腐黴利所有登記製劑的每畝推薦使用有效成分用量在20-52.5克,安全間隔期均為30天,每季最多使用1-2次。然而,保護地韭菜的單茬生長期通常要30天左右,即使最快的一茬也需要23天左右。這就意味著,嚴格按照現有標準中的推薦劑量和頻次使用腐黴利來防治韭菜灰黴病,就有著極高的農殘超標風險。
同時,如果長期使用單一成分藥劑,會加重灰黴病的抗藥性,進而促使菜農加大用藥量和施藥頻次,惡性循環,最終導致韭菜上腐黴利殘留超標問題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腐黴利還具有一定內吸性,可以在土壤中長期殘留,並被韭菜吸收,這導致即使按照官方推薦標準用藥,韭菜產品收穫後仍然可能面臨農殘超標問題。
05
韭菜中腐黴利的最大殘留限量值偏低
目前,在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2763—2019《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中(表2),對韭菜上腐黴利的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是0.2毫克/千克,這相當於番茄和黃瓜的1/10,茄子、辣椒和葡萄的1/25,草莓的1/50,標準遠高於其他蔬果作物。實際上,目前對韭菜消費量比較大的日本和韓國,他們對韭菜上的腐黴利最大殘留限量均為5毫克/千克,這相當於我國現行標準的25倍。
表2 我國水果和蔬菜腐黴利最大殘留限量
食品類別 | 名稱 | 最大殘留限量 (毫克/千克) |
蔬菜 | 韭菜 | 0.2 |
番茄 | 2 | |
茄子 | 5 | |
辣椒 | 5 | |
黃瓜 | 2 | |
水果 | 葡萄 | 5 |
草莓 | 10 |
註:該限量標準於2019年8月15日發布,2020年2月15日實施。
06問題重重,如何破解韭菜農殘問題?
想要扭轉這背後的尷尬處境,確實需要多方努力。對此,筆者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加快韭菜灰黴病藥劑的登記。
在目前韭菜灰黴病對殺菌劑依賴性還比較強的情況下,應當加快防治韭菜灰黴病的新藥劑登記。因為,多種有效成分混合施用、交替施用殺菌劑和停止使用抗藥性問題突出的殺菌劑是減輕殺菌劑抗藥性的主要方法,而實現這些方法的前提就是加快新藥劑的登記。
其實,去年新登記的嘧黴胺成分在防治蔬菜灰黴病中已有比較長的使用年限,抗藥性問題比較突出。實際上,目前我國登記防治韭菜灰黴病的備選藥劑種類相當豐富。建議農藥登記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政策和項目等引導,鼓勵並支持農藥企業開展防治韭菜灰黴病的新藥劑登記,尤其是作用機理偏新的高效低毒殺菌劑。
同時,農藥登記需要一定周期。那麼在新登記藥劑尚未出現之前,建議部分韭菜灰黴病比較嚴重的韭菜主產區,不妨考慮依據國家農藥法規相關規定,在科研單位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共同協作下,提出腐黴利在韭菜上的限制使用方案和推薦防治韭菜灰黴病的用藥名錄。相關推薦名錄應注意細化用藥時機、用藥量和安全間隔期等使用信息,確保可操作性。
二是,開展腐黴利在韭菜上的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深入研究。
無論是較之於國外發達國家,還是較之於國內其他作物,腐黴利在韭菜上的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均顯得過於嚴苛。部分學者研究也表明國內現行標準在部分區域有較大調整空間。因此,筆者建議相關領域科研單位和管理部門應當開展深入研究,進一步明確腐黴利在韭菜上的最大殘留限量。
三是,加強韭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集成與推廣。
目前,病蟲害防治不當是韭菜農殘超標的根源問題。因此,建議以重要靶標病蟲害為主線,組裝綠色防控技術或產品,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下,集成並推廣適應本地韭菜生產模式的防治體系,同時引導菜農減輕對化學農藥的依賴。這些需要韭菜產業鏈條上的相關工作人員與菜農朋友共同努力。
四是,通過宣傳和監管等方式,提高生產者科學用藥水平。
不合理使用農藥是造成韭菜食品安全問題的直接原因。因此,一方面建議部分地區農業主管部門加強對韭菜「禁限用高毒」農藥的監管力度;一方面,尤其對韭菜主產區植保技術推广部門來講,一定要注意加強農藥科學使用的技術培訓、指導和宣傳等;另一方面,韭菜生產者要及時做好用藥記錄,認真閱讀農藥使用標籤,嚴格遵循推薦用量和頻次,堅持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有條件的可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用藥。
對於韭菜的單茬生長期比較短、腐黴利安全間隔期比較長的現實情況,菜農朋友不妨利用韭菜平茬後的有利時機,施用腐黴利做空棚消毒從而預防灰黴病。一旦韭菜已經長出地面,切勿用藥。
由於韭菜收割期比較靈活,那麼在韭菜生長期發生灰黴病後,可以考慮儘快上市,此時需要注意收穫期儘量集中,這有利於避免老病株傳染新茬韭菜和集中預防用藥。
這就是今天的「毒韭菜」引發的一系列探討。如果您恰巧也種韭菜、賣韭菜,歡迎文末與我們互動,聊聊您的感受!
作者:胡彬,北京市植物保護站高級農藝師。
來源:中國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