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必背勵志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10首絕筆詩看透人生)
2023-04-11 19:01:30 2
古今絕筆詩詞,總是令人唏噓感嘆!
詩詞給人們帶來的力量往往是很強大的,強大到可以讓人不畏生死,甚至以死明志!
10首絕筆詩,看透人生,不懼生死!
1.《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項羽敗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詩,是足以驚神泣鬼的一首壯歌。抒發了項羽在漢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那種充滿怨憤和無可奈何的心情。項羽的故事千古流傳,項羽的這首《垓下歌》也成為一首千古絕唱。
2.《懷沙》(節選)
屈原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脩路幽蔽,道遠忽兮。
曾唫恆悲兮,永慨嘆兮。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
懷質抱青,獨無匹兮。
伯樂既沒,驥焉程兮。
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
定心廣志,餘何畏懼兮!
曾傷爰哀,永嘆喟兮。
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
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定心廣志,餘何畏懼兮」,哪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位拳拳赤誠的詩人,仍是希望以自己的死來震撼民心、激勵君主,喚起國民、國君精神上的覺醒。
3.《輓歌詩三首·其一》
【晉】陶淵明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陶淵明一生自在,把生死看的格外透徹,這從他不慕功名,歸園田居就可以看出來,絕筆詩中「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是他一貫淡然的風格。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被困之際,寫下了很多思國懷鄉的詞作,感情真摯動人。據說這首《虞美人》寫成沒多久,李煜就被宋太宗下令毒死了。在政治上,李煜是失敗的,但在文學上,李煜卻無疑是成功的,佳作頻出,不愧為「千古詞帝」。
5.《臨終歌》
【唐】李白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臨終歌》是李白臨終之時長歌當哭而作的詩,可以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銘。李白一生,既有遠大的理想,而又非常執著於理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這首《臨終歌》讓我們看到,他在對自己一生回顧與總結的時候,流露的是對人生無比眷念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沉惋惜。
6.《絕筆》
【明】唐伯虎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在科舉上幾經失利,遂不再科考,從此「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生性灑脫的唐伯虎一如陶淵明一樣看淡生死,一句「死歸地府又何妨」,何等灑脫,死亡似乎也不怎麼可怕了。
7.《示兒》
【宋】 陸遊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進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此詩敘寫他人生中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統一。陸遊素來自視為愛國志士,其次才是詩人。詩的字裡行間充滿了詩人對統一中原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對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的憤懣之情。與其說《示兒》是陸遊向兒子立遺囑的絕筆詩:不如說這是詩人的臨終言志之作,千百年來令人感動不已。
8.《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9.《獄中題壁》
【近代】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在清末時,一批愛國士子不願看到國家被列強欺侮,勸光緒帝變法自強,卻遭到以慈禧為首的舊勢力的反對。變法失敗,譚嗣同決定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後一次反抗。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在獄中寫下了這首詩,譚嗣同和維新變法人士失敗了,但世間卻有了「戊戌六君子」。
10.《絕筆詩》
【近代】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渴飲美玲血,飢餐介石頭。
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
吉鴻昌在獄中感到死在如此逆行倒施的反動派的槍口之下,不僅是他個人的恥辱,更是國家、民族的恥辱。在生死的關頭,吉鴻昌已將自己個人的命運同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自覺地聯繫在了一起,體現出了一個革命者博大寬廣的胸懷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註: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