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努爾哈赤七恨什麼?七恨到底有什麼用?
2023-03-31 13:33:45 1
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清朝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說到努爾哈赤其實還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努爾哈赤是當時清朝的開國皇帝,在當時的清朝史上還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的,當然了,小編也是看到關於努爾哈赤的議論還是有不少的,努爾哈赤作為一位滿族人,能夠戰勝明朝,成立清朝,還是很厲害的,當時清朝努爾哈赤七大恨指什麼?七大恨有何意義?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甲冑起兵,統一女真,後又以「七大恨」誓師伐明,開始徵伐明朝之路。
十三副甲冑是他祖父和父親遺留之物,以此起兵,開始統一女真各部落。那麼他以「七大恨」誓師伐明,這「七大恨」又恨了些啥你們知道嗎?
一恨明朝無故殺其祖、父。「我之祖父,未嘗損明邊一草寸土,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
努爾哈赤的祖輩在明成祖朱棣之時內附明朝,恪盡職守,卻無故被殺,成為努爾哈赤起兵一恨。
二恨明朝偏幫葉赫、哈達,欺壓建州。之前已經有過協議,設碑立誓,但凡越界者可殺之。南關、北關、烏剌、蒙古等九部聯合攻打建州,明朝置之不理。等到建州贏了,遷入內地,明朝又責備擅自動兵殺伐。
三恨明朝違背邊境劃定協議,強令努爾哈赤抵償人命。當初雙方立界碑「漢人私出境外者殺;夷人私入境內者殺」。
照努爾哈赤的說法是,邊境漢人私自出邊,挖取人參,斷建州人活路。在多次上奏有司責罰卻不得回答之後,迫不得已動手殺人。後來新巡撫到了,他派人去送禮,使者反被扣住殺害。
四恨明朝不公,偏幫葉赫。葉赫與建州不合,明朝調解即可,但是卻資助葉赫火器兵馬。雙方都是屬「夷」,卻偏幫葉赫。
五恨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這就與著名女子「葉赫老女」有關了,葉赫老女就是東哥。東哥不是其真名,為後世人所創,現代有小說也稱布喜婭瑪拉。
葉赫老女原本與努爾哈赤有婚約,在努爾哈赤迎親之前,葉赫部卻仗著有明朝撐腰,違背盟約,將葉赫老女嫁給蒙古部落。
對此事明朝未做處置,如此奪妻之仇,成為努爾哈赤誓師伐明第五恨。
六恨明朝強佔土地,命葉赫部之人退三十裡。「我部看邊之人,二百年來,俱在近邊住種。後前朝信北關誣言,輒發兵逼令我部譴退三十裡,立碑佔地」。
當時正好是收成之時,明朝卻聽信葉赫偏言,強令建州退耕種兩百多年的土地三十裡。後燒毀房屋,使得建州部族子民無房可住,無飯可食。
七恨明朝派遣使者,在建州作威作福。不僅對建州一幹貴族汙言穢語,好不放在眼裡,還欺壓百姓。
努爾哈赤憑此七大恨,寫反明檄文,正式誓師伐明,開始了對明作戰之路。
這七大恨先不說哪條是真哪條是假,但它每一恨直指明朝,又拉起了建州女真對葉赫的仇恨。可以算是非常振奮人心的誓師大會發言了,對於鼓動士兵,提高士氣有很好的幫助。
另一方面,每一恨都是對明朝的指責。也將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弱化他臣子反叛君主的色彩。
從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伐明,就可以看出努爾哈赤不是只知道行軍打仗的武夫,各種政治手段玩的還是挺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