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陳友諒和金庸筆下的有什麼不同 他們是同一個人馬
2023-03-31 05:11:33
提起「陳友諒」這個名字,很多人會想到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在金庸筆下,陳友諒是丐幫的人,奸詐狡猾、囂張跋扈,利用宋青書殺了武當七俠莫聲谷,十惡不赦。
就小說裡面的人物性格來說,確實是和歷史上的陳友諒有些相似之處的,但是,歷史上真正的陳友諒其實不是明教的人。

起兵反元
陳友諒(1320年-1363年),元朝末年湖北沔(miǎn)陽人,家中以捕漁為生。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父陳普才有五子,陳友諒排行第三。
陳友諒年少時略通文義,但體力過人。有個算命的在查看過其祖先的墓地之後說他日後定會富貴,陳友諒心中暗喜。1355年正月,徐壽輝起義,帶領紅衛軍攻破沔陽,陳友諒反對蒙漢地主階級統治,於黃蓬起義,加入紅巾軍,後因立功升為元帥。

徐壽輝
1357年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陳友諒乘機殺了倪文俊,吞併了他的軍隊,自稱宣慰使。第二年,陳友諒率軍攻陷安慶(位於安徽省)以及許多其他地方。
建漢稱帝
當時,長江以南只有陳友諒部最強。朱元璋攻取太平府(今安徽馬鞍山)後,與他為鄰。1359年,徐壽輝想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同意。第二年,徐壽輝仍然決定遷都龍興,倉促從漢陽出發,臨時駐紮江州。 江州是陳友諒管轄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待徐壽輝部下一進城中,便馬上緊閉城門,將徐壽輝所部全部消滅。

隨即以江州為都,挾持徐壽輝居於此地,而陳友諒則自稱漢王,設置王府官屬。後來,陳友諒便愈加驕狂,並設計殺了徐壽輝。徐壽輝一死,陳友諒以採石五通廟為刑殿,匆匆即了皇位,國號漢,史稱「陳漢」,改元大義。勢力範圍涉及江西、湖廣之地。
大戰朱元璋
後來,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龍灣(今江蘇南京城郊)交戰。因為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大敗,只得坐小船逃走。

1361年八月,朱元璋親自率軍討伐陳友諒,長驅直入抵達江州。陳友諒戰敗,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勝攻佔蘄州,又攻佔安慶。
戰死鄱陽湖
陳友諒眼見其疆土日益減少,十分憤怒,於是製造了數百艘樓船,親率大軍六十萬,船載家屬百官,盡發精銳進攻南昌。漢軍與朱元璋部下在鄱陽湖康郎山相遇,陳友諒集合巨艦,以連鎖為陣。朱元璋軍不能仰攻,連戰三日,損兵折將,漸感不支。
但是不久,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船隻,其弟陳友仁等都被燒死。在這場戰鬥中,朱元璋船雖小,卻輕便易行;陳友諒雖是巨艦,卻不能進退自如,故而戰敗。
後來陳友諒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卻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當即死去,年四十四歲。頓時,其部下土崩瓦解,太子陳善兒被擒,太尉張定邊趁夜挾持陳友諒的次子陳理,載上陳友諒的屍體逃回武昌。張定邊等護陳理返回武昌後,立陳理為帝,改元德壽。1364年二月,朱元璋率軍來到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

陳友諒生前生活十分奢侈,曾經製造了一張鏤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宮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樣。他雖然失敗了,但對於在蒙漢地主階級的殘暴統治下的百姓們來說,他是一個英雄人物。當時人民對他是同情的、懷念的,他的墳墓到今天還在新建的長江大橋下被保存著,供來往遊人悼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