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忽冷忽熱?科學家:太陽累了,磁場變弱,全球將變冷
2023-04-01 02:51:39 1
在過去的兩年裡,天氣明顯異常。許多地方沒有春天。冬天過後,它直接進入夏天,或者兩個相距不遠的地方,一個酷熱難耐,另一個正在下雪。
為什麼地球的天氣不正常,又冷又熱?科學家解釋說,太陽已經進入低潮期,也被稱為「太陽極小期」。
對人類來說,太陽進入低潮期既有直接的災難,也有潛在的好處。
首先,讓我們談談即將到來的災難:隨著太陽進入鎖定期,地球上所有依賴太陽的生物都將受到影響,氣溫將變冷,地震將頻繁發生,當然還有飢餓。
天文學家託尼·菲利普斯說:「顯然,太陽已經進入了一個最小活動期,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最小活動期。這意味著太陽表面的活動急劇下降,太陽黑子的數量也減少了。」
「由於太陽黑子幾乎已經消失,我們將進入歷史上最嚴重的陽光『衰退』。」
太陽黑子數量的減少表明太陽磁場正在減弱,這將允許額外的宇宙射線進入太陽系
「過多的宇宙射線不好,會對太空人和極地地區的人們造成健康危害。此外,宇宙射線也會影響地球高層大氣的電化學,導致頻繁的閃電。」
與託尼的擔心類似,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也擔心太陽的下降,這可能會把地球推到道爾頓最小值。
所謂的「道爾頓最小周期」是以19世紀英國科學家約翰·道爾頓命名的。他首先總結了1790年至1830年間發生的一系列天氣異常。天氣異常導致嚴寒,穀物產量減少,到處爆發火山。
在19世紀的「道爾頓最小值」期間,全球氣溫下降了2攝氏度,導致世界食物短缺。此外,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爆發,造成至少7萬人死亡。
由於火山爆發,大量火山灰湧入大氣層,這也造成了全球氣候變化。第二年夏天不僅沒有達到要求的溫度,而且許多地方還下了雪。人們深感恐懼,稱1816年為「沒有夏天的一年」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如果太陽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太陽黑子的數量仍然極低,那麼全球氣溫將不可避免地下降,也許會與19世紀的「道爾頓最小值」相競爭,那時世界糧食產量將會減少,這必然會引起全球危機。
俗話說,「善與惡互相依存」。如果地球真的因為太陽而變冷,那麼也有有利的結果,比如減輕地球的溫室效應。
許多人一直呼籲減少碳排放,以應對全球變暖危機。當然,很少有國家願意為了地球而把自己綁起來。所以,這一次太陽會親自冷卻地球,這可能會減緩北極和南極冰川的融化。至於人類是否能抵禦寒冷,那是另一回事了。
你感覺到最近的氣候異常了嗎?
歡迎評論,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