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顯節陵

2023-04-01 20:15:32

漢明帝和明德皇后馬氏合葬的顯節陵,位於河南省偃師市寇店鎮李家村西南。封土呈平頂圜丘形,南北寬91.9米,東西長96.9米,封土高12.5米。封土的夯層極為緻密,夯層每層厚0.08-0.09米。封土東、西、南三面基本完好,北部取土嚴重,並發現有燒窯遺址。封土為平頂,東西邊長最長為26米,南北邊長最長為27.5米,分成三層臺地。東北不遠為一座水泥廠。

史書記載,地宮用虛文畫著日、月、鳥、龜、龍、虎、連壁、偃月等,非常壯觀。可惜的是顯節陵早年已遭盜擾。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顯節陵

所屬地區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以南

目錄

1陵園簡介

2考古挖掘

3陵寢建制

4東漢皇陵

5墓主簡介

6陪葬皇后

7修建歷史

8歷史價值

摺疊編輯本段陵園簡介

漢明帝顯節陵,位於河南省偃師市寇店鎮李家村西南。

東漢明帝劉莊,是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初封東海公,後立為太子,繼皇帝位。在位期間尊奉建武制度,不封后宮之家。為維護邊境安寧,多次遣兵出擊匈奴,後設置西域都護。他崇好儒佛,在洛陽建立白馬寺,傳說有一天明帝夢見金光閃爍的一個人,有六丈高,頭頂上都是日月的光環,胡神稱他為佛。於是明帝派人向西域尋訪,得到了經像。當時是由白馬馱經而來,因此得名白馬寺。

後世皇帝曾為明帝顯節陵建制寢殿等。關於白馬寺,明帝死後,起祗園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築。由此可想而知。當年的陵園建築是相當宏偉壯觀的。顯節陵曾經被盜。現陵前留有清人龔松林所立的"漢明帝顯節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頂,周圍陵墓星羅棋布,非常壯觀。

摺疊編輯本段考古挖掘

邙山地區最大的東漢帝陵--大漢冢、可能是漢桓帝宣陵或漢質帝靜陵的玉冢和洛南的東漢帝陵南兆域等3座帝陵進行了考古調查和鑽探。 其中,對大漢冢的考古調查取得突破性發現:這座墓冢封土直徑130米,高19米,封土西側發現3座規格很高的陪葬墓冢,封土的南側、東側發現了2處規模巨大的建築遺址,其中一座面積達2100平方米。大漢冢的東北方向還發現了一片面積大約20萬平方米的建築遺址群,估計是陵廟遺址。作為全國最大的古墓群,洛陽邙山地區擁有的墓冢之多、面積廣大、延續時間之長,世界罕見,曾有人稱之為"東方金字塔"。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已確知邙山地區埋葬著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等6代帝陵及其陪葬群,初步統計至少有24座帝陵分布其間。除此之外,還匯集了兩周、西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其他時期、其他類型的墓葬約有數十萬之多,號稱"邙山之上無臥牛之地"。 但由於年代久遠、歷史變遷、風剝雨蝕及人為破壞等原因,邙山古墓群具有地面標識的墓冢銳減,初步統計近代以來地面部分遭破壞、被夷平的墓冢約有400至700餘座。 為了保護這一古墓群,2003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有關部門正式啟動了"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項目,計劃用9年時間廓清古墓群的"真面目"。

摺疊編輯本段陵寢建制

史書記載,地宮用虛文畫著日、月、鳥、龜、龍、虎、連壁、偃月等。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採用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制度,特別重視喪葬禮儀,祭祀先祖。劉秀為適應政治上的需要,把豪族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辦法加以擴大,運用到陵寢制度中。東漢陵園四周的建築也與西漢相異,不築垣牆,改用行馬。通往陵冢的神道兩側還列置成對石雕。東漢開創了在神道兩側建置石雕生的先例,更進一步彰顯了皇權。這一建制為以後各朝所沿用並發展了。

摺疊編輯本段東漢皇陵

東漢皇陵在洛陽一帶,惟獻帝死後葬禪陵。據《帝王世紀》載:"禪陵在濁鹿城西北十裡,今石川武縣北二十五裡。"應在今河南獲嘉縣北。由於年深日久,世道滄桑,加之後代妄加推測,多有張冠李戴、以訛傳訛的情況。關於東漢皇陵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官修史書《東觀漢紀》。書中載:光武帝葬原陵,漢明帝葬節陵,漢和帝葬順陵,漢殤帝葬康陵,漢安帝葬恭陵,漢順帝葬憲陵,漢衝帝葬懷陵,漢質帝葬靜陵,漢章帝陵名缺載,漢桓帝以下也缺載;南朝範曄著《後漢書》,又補記了章帝葬敬陵,漢桓帝葬宣陵,漢靈帝葬文陵,並將和帝順陵更正為慎陵。原陵、恭陵、憲陵、懷陵、文陵均在洛陽西北,應在邙山上;而節陵、敬陵、慎陵、康陵、靜陵和宣陵則在洛陽東南,當在洛河以南。今存於漢魏故城遺址西北邙山之上的"三漢冢",由北向南,大體一字排開,高大雄渾,分別稱大漢冢、二漢冢、三漢冢。

洛陽最大的一座東漢陵就是光武帝陵,俗稱劉秀墳,座落在孟津縣白合鄉鐵謝村西南。其陵南依邙山,北臨黃河,松柏蔥鬱。陵園中矗立著一座周長約487米,高約15米的巨大土丘,傳即劉秀的墓冢。墓冢上下及四周現存古柏約1500棵,相傳植於唐代。陵園西側為光武帝祠,祠院內保存有宋代開寶六年(793年)"新修後漢光武帝廟碑"一座。祠前通道兩旁原有兩排古柏二十八株,各有名諱,象徵輔佐劉秀打天下、安社稷的二十八位功臣宿將,可惜今已殘缺不全。

摺疊編輯本段墓主簡介

劉莊,諱陽,號嚴,生於光武皇帝建武四年戊子(公元28年)三月己酉日。

中元二年丁巳(公元57年)二月戊戌日,光武帝太子劉莊繼位稱帝。改年號為"永平",是為漢明帝。明帝劉莊自幼聰慧異常,勤學好讀書,天賦很高。他十歲就能讀懂《春秋》,後又精通《尚書》等儒家經典。光武帝劉秀十分寵愛這位頗富才華的兒子,並改立他為皇太子,讓他繼承了皇位。

漢明帝沒有辜負乃父的期望,他即位後,繼承並發揚了劉秀的中興大業。明帝繼續執行與民休息的開明政策。在政治上以刑理治國,法令分明,整肅吏治,嚴懲不法官吏,並堅持后妃外戚不準參政的政策。社會經濟方面,則減輕賦稅,鼓勵農桑,興修水利。永平十二年己巳(公元69年)派水利專家王景治理黃河,從此使黃河九百多年未發生重大改道。對外方面,漢明帝執行民族團結政策,很少用兵。永平十六年癸酉(公元73年)他派班超出使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從而進一步加強了西域與中原的聯繫。在思想文化方面,漢明帝提倡儒學,曾親臨闢雍給太學生們講授經義。明帝還重視佛教,在永平十一年戊辰(公元68年)派人拜求佛經、佛法.並於第二年在洛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佛寺-一白馬寺。明帝聘天竺高僧在此譯經、傳教,從而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史書上說,明帝劉莊時期,"吏得其人,民樂其業,遠近畏服,戶口增強","天下安定","百姓殷富",出現了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摺疊編輯本段陪葬皇后

漢明帝劉莊是劉秀的第四子,他繼承光武帝事業,中興劉漢,傳說他曾命人畫雲臺二十八將像,獨不畫伏波將軍馬援,因其女為明帝皇后。明帝皇后馬氏無子,妃嬪賈氏等共生九子:第五子劉炟,繼位為帝,即漢章帝;劉建,封千乘王;劉羨,初封廣平王,後改封陳王;劉恭,封彭城王;劉泰(一作劉黨),封樂城王;劉衍,封下邳王;劉暢,封梁王;劉炳,封淮陽王;劉長,封濟陽王。

當上皇后以後,馬皇后謙虛謹慎,勤奮節儉,為後宮的女人們當好表率,帶領廣大妃嬪和太監、宮女勤勤懇懇做好本職工作,孝順婆婆、協助丈夫、照顧子女,把這個天下第一家庭打造成為公認的三好、五好、一百好的模範大家庭。馬後的文化素質很高,她能通讀背誦十分艱深的《易經》,特別喜歡《春秋》、《楚辭》,也很喜歡讀儒家的經典書籍。

摺疊編輯本段修建歷史

顯節陵起縣邑,蒼聞之,遽上疏諫曰:知伏聞當為二陵起立郭邑,臣前頗謂道路之言,疑不審實,近令從官古霸問涅陽主疾,使還,乃知詔書已下。竊見光武皇帝躬履儉約之行,深睹始終之分,勤勤懇懇,以葬制為言,故營建陵地,具稱古典,詔曰'無為山陵,陂 池裁令流水而已'。孝明皇帝大孝無違,奉承貫行。至於自所營創,尤為儉省,謙德之美,於斯為盛。臣愚以園邑之興,始自強秦。古者丘隴且不欲其著明,豈況築郭邑,建都郛哉。上違先帝聖心,下造無益之功,虛費國用,動搖百姓,非所以致和氣,祈豐年也。又以吉兇俗數言之,亦不欲無故繕修丘墓,有所興起。考之古法則不合,稽之時宜則違人,求之吉兇復未見其福。陛下履有虞之至性,追祖禰之深思,然懼左右過議,以累聖心。臣蒼誠傷二帝純德之美,不暢於無窮也。惟蒙哀覽。帝從而止。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問。蒼悉心以對,皆見納用。三年,帝饗衛士於南宮,因從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閣,乃閱陰太后舊時器服,愴然動容,乃命留五時衣各一襲,及常所御衣合五十篋,餘悉分布諸王主及子孫在京師者各有差。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價值

根據歷史資料,顯節陵的地宮極為奢麗,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隨著印度佛教之傳龜入我國而開始出現,如明帝劉莊命畫工畫佛像與清涼臺及顯節陵,而且對於美術研究以及社會、宗教諸方面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價值。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