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古代四大才女是誰,在你們心中誰是最厲害的呢
2023-04-01 15:19:29 1
世界上有幾個女人敢這樣,把脆弱當成了堅強...誰說女子不如兒郎,是誰說弱勝不了剛,真的是巾幗不讓鬚眉啊,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古代的四大才女吧,她們四個誰又是最厲害的呢。
中國四大才女的介紹: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指的是: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或班昭)。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上官婉兒,唐朝女詩人。甘肅天水人。上官儀孫女。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班昭字惠班,又名姬,陝西鹹陽人,家學淵源,尤擅文採。她的父親班彪是東漢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后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宮中尊之為師。
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孩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跡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並被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才女之一。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卓文君: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後,西漢時期蜀郡臨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人[1][2],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為蜀郡臨邛的冶鐵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人 [1-2] ,祖籍隴西上邽 [3-4] ,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班昭:
班昭(約45年-約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歲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後世亦稱「曹大家」。班昭博學高才,其兄班固著《漢書》,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東觀臧書閣,續寫《漢書》。其後漢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並讓皇后和貴人們視為老師,號「大家」。鄧太后臨朝後,曾參與政事。班昭作品存世七篇,《東徵賦》和《女誡》等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四大才女各有千秋,都很厲害,但我還是覺得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略勝一籌,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女詞人,她是婉約派的詞人,因為個人對其詞也有了解過,寫的當真是不錯啊,大家也可以去看看,當然其餘的才女也很厲害,不過對比之下,很多網友還是比較喜歡李清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