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佛經名句 禪意又唯美的句子

2023-06-25 17:23:12

  佛經中有些言語,有著深奧的道理又富有禪意,在這些禪意的句子中,體會佛文化,那麼有哪些佛經富有禪意又唯美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佛經大全一起來看看佛經名句吧!

  佛經禪意唯美的句子
  
1、我們要走的路,有著太多的不確定,他人的一句勸誡,自己的一個閃念,偶爾的得與失,都時刻在改變著我們命運的走向。世事難以預料,遇事無須太執,誰都是赤條條地來,無牽掛地去,又何必糾結於某一人、某一時、某一事。只有看開了,想通了,才能隨緣、隨性、隨心而為,不急不躁,不悲不歡,不鹹不淡。
  2、看淡,就是好心境;想開,就有好心情。萬物在說法,看你如何著眼。凡事都是多稜鏡,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結果。一個蘋果,有人喜歡賞玩其色澤,有人想品嘗其美味。你在乎的,對你來說,就是好的。時過境遷,曾經苦苦盼望的,在今天也許一文不值。繁華三千,看淡即是雲煙;煩惱無數,想開就是晴天。
  3、該來的終究會來,該走的也一定會離開。凡事都存在前因後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產生了,無法阻擋。但是發生過了就會消失,有來就有走,一切都是過客,把握自己當下的因緣,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做好眼前該做的事情,做的時候盡全力,過去便放下,放下即自在。
  5、有時我們走得太累不一定是因為走得太遠,可能是背負的太多,有時我們活的太累,不一定是因為我們缺的太多,而是我們要得太多,其實幸福不是一個證明題,而是一個滿足感,因此不能用你的生活質量來證明你的幸福指數,但恰好你的滿足感能透露你的幸福感,所以佛陀言:知足為樂,少欲為福。
  6、打開幸福之門有四把鑰匙:1、口中有德;2、目中有人;3、心中有愛;4、行中有善。
  口中有德,就是說話要留有餘地,不對他人施加「軟暴力」;目中有人,就是要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將心比心,坦誠相待;心中有愛,就是要在心田種下愛的種子,並小心地呵護它成長;行中有善,就是人到哪裡,就把愛帶到哪裡。

  7、一切痛苦的根源在於我執。我執的因在於:我們沉溺在貪、嗔、痴、慢、疑的泥沼裡不能自拔,有時明明知道自己這樣去想、這樣去做不對,但仍然讓自己的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橫衝直撞,縱容自己為所欲為,造身業、造口業、造意業,讓自己痛苦不堪,擾亂自心、擾亂眾生心。謹記: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8、人活一世,其實,有些東西,要學會思而勿亂;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捨得持中有棄;有些浮相,要甘於塵而不染。有時,參禪,只在一瞬間,一杯茶,一葉草,一尾魚,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個繁雜的世界。世有千態,心有萬言,便可從中拾得一顆澄明無物的禪心。

  9、佛說,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後的回憶。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認真過好每個今天。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腳踏實地,不漠視,不虛度,有緣無緣,一切隨緣。
  10、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皆繫於心,心態若安好,有什麼是真正過不去的坎呢?身在紅塵之中,凡事以善為本,有所為,有所不為,心自然日趨平和、寧靜,如開放的蓮花一樣自然,從容,不為誰開不為誰落。
  11、我們都是天地的過客,很多人事,我們都做不了主。譬如離去的時間,譬如走散的人。「心」字三個點,沒有一個點不在往外蹦。你越想抓牢的,往往是離開你最快的。一切隨緣,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人生,看輕看淡多少,痛苦就離開你多少。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
  12、看到別人的好,便心生嫉妒;看到別人的醜,便心生厭惡;看到別人的窮,便心生不屑;看到別人病老,便心生厭棄;看到別人不幸,就幸災樂禍。全無隨喜之心,慈悲之心,同情之心。人生無常,好與壞,美與醜,富與窮,健康與疾病,在瞬間都可能發生逆轉,因此對別人好點就是對自己慈悲。
  13、佛說:眼前的一切都是我們過去種因所結下的果。得到了是你該得到的,用不著得意。失去了是你該失去的,用不著懊惱。得失是緣,何不淡定斯然。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定在慈悲,自然吉祥如意。
  14、人生來就是孤獨的,不要奢望能夠依靠誰,哪怕是至親至愛。越是喧囂處,往往更孤獨。人生無處不修行,能在孤獨中心靜如水,才能在紛擾裡安然無恙。
  15、聰明的人,凡事都往好處想,以歡喜的心想歡喜的事,自然成就歡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壞處想,愈想愈苦,終成煩惱的人生。世間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我們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獄。——星雲大師

  16、人生中,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17、佛說: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因此,要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不怨怒,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做人要能吃虧,人生一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斤斤計較,反而會捨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許更多。真正聰明人,不會在乎表面上吃虧,他們看重是實質性的「福利」,因為能夠吃虧的人,往往一生平安,幸福坦然。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會吃虧是處事的一種睿智。佛曰:吃虧決不虧,惜福才有福!
  19、人生沒有真正的絕望。樹,在秋天放下了落葉,心很疼,可是整個冬天,它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只要生命還握在手心,人生就沒有絕望。一時的成敗得失對於一生來說,不過來了一場小感冒。心若累了,讓它休息,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乾枯的希望。——星雲大師

同类文章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世界上宗教文化五彩繽紛,並不是哪一個宗教獲得了大家的全部信仰,總是有文化衝擊才有進步和融合的,而佛教雖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傳入我國,歷經千年時間也是有非常多的信眾的,你知道佛教四大名剎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大家都知道佛教是興起印度,基督教是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而我國也是有我們的本土宗教的,那就是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自然是有非常多的文化底蘊,也有非常廣泛的信眾,你知道道教的四大名山是哪些嗎?本期道教文化為你解析。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派別,所信仰的教義也是不同的,而在我國的佛教是非常壯盛的,傳入我國也是歷史久遠了,得到了民間的廣泛信仰,我國也有佛教的五大名山,你知道五大名山分別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為: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雪竇山。  中國佛教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大家都知道耶穌,他是聖經裡的神話人物,傳說是神的兒子。在人間宣傳天國的福音,後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三天復活。顯現在世人面前,四十天後回歸天國,坐在於神的身邊,那麼對於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你知道嗎?  關於耶穌出生的年份,聖經指出,耶穌的表兄施浸者約翰是在羅馬皇帝提比留·凱撒在位第1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提起摩尼教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可要是說起明教卻是非常了解的,金庸小說筆下的明教就是摩尼教,中原地區的摩尼教便被稱為中原明教。那麼你知道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嗎?接下來跟小編去摩尼教文化了解一下吧。  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世界性宗教。由於希臘文《科隆摩尼古卷》(Col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吠陀教為經典起源起來的。婆羅門教由於佛教以及其它宗教的發展開始導致變差,不同的宗教都有著自己的一些理念與特點。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婆羅門教的特點。  靈魂不滅論:婆羅門教認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靈魂。一般來說,這是宗教觀念的基礎之一,因為宗教的超越是以超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一種古老宗教,婆羅門教也有著古老的歷史,起源於公元兩千年前的吠陀教,如今的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開展出來的,印度教也被稱為「新婆羅門教」。那麼你知道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嗎?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  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又從印度河上遊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恆河流域,史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起源於最初的巫教,具有最初巫教和宗教的特點。東巴教在中國被納西族所信仰,東巴教認為自己可以與神打交道,能夠與鬼交談,如今的納西族也是在信奉東巴教。本期小編就帶你去東巴教文化了解東巴教法器。  東巴教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東巴法器約有三十種,如祭壇用具、法儀、神龕、卡卦、五佛冠、法帽、法杖、展啷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舞蹈是一個讓人看起來覺得賞心悅目的東西,無論你有多麼不開心的情緒,看到優美的舞蹈你總能平靜下來自己的心。有些宗教也有著自己的獨特舞蹈,都代表著自己宗教的特色。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薩滿教舞蹈,在阿爾泰諸民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舞蹈是薩滿教祭禮中的主要內容,通過舞蹈的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一個分布於亞洲北方的宗教,流傳在中國東北以及邊疆地區。薩滿教被認為可以有強大的意念,可操控許多讓人們感到驚訝的能力,也被稱為巫師,翻譯過來就是薩滿。本期小編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傳於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操阿爾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