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反腐倡廉徵文【精選】
2023-06-23 09:17:54 3
中國由古至今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現象:貪汙。古時候官員審案,為了錢,可以掩埋事實,使許多無辜老百姓受害。現在,頻頻出現了:
李培英貪賄過億被判死刑、陳水扁嚴重貪汙。
專家指出,這一系列舉措表明,中國正在力爭從源頭上構築一個遏制腐敗的運作體系,包括加強預防腐敗教育、健全乾部考核獎懲機制等,力求通過形成良好的工作和成長環境,使官員不敢「鋌而走險」進入腐敗行列。
「不管什麼人,不管職務多高,功勞有多大,只要觸犯了法律,就會受到查處,決不手軟。任何心存僥倖、鋌而走險、以身試法的腐敗分子,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安徽省安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楊金高說。他剛剛經辦的一個案子,一個買官賣官關係網被端掉,包括兩名副市長在內的10多名巢湖官員被免職。
而每有貪官落馬的消息在網上公布,總有大批網友跟帖,有的為中央的決定拍手稱快,更多的是發自肺腑的建言獻策:「要儘早出臺『官員財產申報』等『陽光法案』,避免貪官養大了再捉」「必須在懲治和預防兩方面強化制度設計」……
高官們不惜代價地去貪汙,個個都報著不會被發現的態度去貪汙,最後得到的,是什麼?就是法律的無情嚴懲。你說,這一切又是何必呢?
我想說的是,錢是最重要的嗎?為了錢就可以不惜代價地去爭取嗎?但是你想過嗎,如果你錢太多,別人都去綁架你、搶劫你,可能因為怕你洩露他們的行蹤,而把你置身於死地。因為你貪汙的嚴重性,而把你判十年,二十年,無期徒刑,死刑。那些貪官都有想過嗎?對,沒有。
錢顯然不是太重要,而當今社會,人們的貪慾心愈來愈強烈,使人們對錢的渴望愈來愈深,導致一發不可收拾。最後都紛紛走上了監獄。所以,讓「貪汙之風」揚長而去,讓「清廉之風」永存人間吧!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反腐倡廉」吧,讓世界,讓中國部再存在著「貪汙」,讓人們永遠離開罪惡感吧!
【篇二】廉政文化,是人們關於廉潔從政的思想、信仰、知識、行為規範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會評價,從根本上反映著一個階級、一個政黨的執政理念、執政目的和執政方式,是廉潔從政行為在文化和觀念上的客觀反映。
廉政建設,是每個國家幹部應該做到的基本條件。就拿春秋時期魯國丞相公孫儀說吧!
公孫儀是魯國的丞相,平生喜歡吃魚。為此,人們都搶著買魚送給他,公孫儀一概拒收。有人問他,您老這麼喜歡吃魚,為什麼不收下?公孫儀回答說,我正因為愛吃魚才不收魚。我如果收了別人的魚,就要遷就別人;遷就別人,就會徇情枉法;徇情枉法,我就當不成丞相。到那時,雖然喜歡吃魚,別人也不會給我送魚,我也無力自己買魚來吃。現在我不收人家的魚,也沒有被罷免,我喜歡吃魚,就能夠長久地自己買魚來吃。
這就是公孫儀,一個廉潔的丞相。他沒有收別人送的魚,這是正確的選擇,他雖身為一個國家的丞相,但能拒絕物質的誘惑。本身就是一個反腐倡廉的典範對我們現在的人是一種啟示,更是一種借鑑。
廉政建設,就是要保持我們黨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保持一個國家幹部的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廉潔奉公,廉潔從政。這一價值觀,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代表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本質要求和服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