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秘密作文10篇
2023-06-28 14:09:54 3
蝸牛的秘密作文1
昨晚下了一場大雨,今早雨終於停止了。我急衝衝地跑到陽臺,查看我種的花給雨淋成了什麼樣子。這時,我看見一隻蝸牛從葉子上緩緩爬過,我高興極了,趴在花盆旁逗起了蝸牛玩,看看小蝸牛頭上的兩支小觸角一伸一縮,爬爬停停,頭東張西望的,似乎在尋找什麼,有趣極了。玩著玩著,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蝸牛為什麼只在下雨後才出來呢?日記寒假日記
我帶著問題從陽臺跑回房間,找來了《百科全書》查找起來。哦,原來蝸牛是軟體動物,到了晴天,蝸牛必須躲在陰涼的地方,否則身體裡的水分會被陽光蒸發掉。到了雨天,空氣很潮溼,蝸牛體內的水分不會被蒸發,所以蝸牛非常喜歡在雨後出來散步。
看了《百科全書》的解釋,我受益匪淺,更激發了我長大成為科學家的夢想!
蝸牛的秘密作文2
一天下午,天氣非常悶熱。我在陽臺上擺弄著爸爸的心肝寶貝——蘭花。我看著看著,突然發現一隻蝸牛爬上一片葉子。
從那時候,我就開始想,蝸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爬行是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叫爸爸開電腦,查了查那兩個問題,我就照著他的方法來做。
我把白菜、饅頭、蚊子等分別放在捉來的幾隻蝸牛面前,大概他們都餓了,都分別爬去自己喜歡的食物上去,只見蝸牛們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吃了起來。一會兒工夫,蝸牛們把白菜葉子都吃光了,這樣,我就懷疑蝸牛是害蟲。為什麼蝸牛爬行時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這個問題我先用一片葉子把蝸牛引出來,然後用手輕輕地往手部下面一摸,沒想到頭立刻縮回去,這可怎麼辦呢?我有點兒灰心,我想了想。用一塊石頭輕輕地把蝸牛的殼砸碎,取出蝸牛的身子,用手一摸發現一個顆粒狀的東西,通過翻書、查閱字典,我知道那是蝸牛的腳,那條長長的細線是蝸牛的分泌物,它有助於蝸牛爬行。
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留心觀察,處處皆學問。
蝸牛的秘密作文3
春節期間,在鄉下的院子裡,擺弄著那些「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一連串的問號浮上我的腦海。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家人,家人們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親自去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於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一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先採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撿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初步的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實驗,分析「蝸牛爬行時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把蝸牛捉到高處,等它頭伸出殼時,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還沒碰著蝸牛,它的頭又縮回去了。我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連續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有點洩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幹事情剛開始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麼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又從我腦海中間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蝸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麼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洩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通過這一連串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發現問題,井學著解決問題的能力。
蝸牛的秘密作文4
一天,在奶奶家的石榴樹下,我無意中發現了一隻蝸牛,正慢慢地爬著。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這隻蝸牛,輕輕地放在手上,以便近距離地觀察這個小生命。
蝸牛的殼是灰白相間的,還有幾圈螺線,都是右旋的。蝸牛的身體軟軟的,它的頭上有四隻觸角,上面的兩隻比較長,下面的兩隻比較短。我用放大鏡進行觀察,發現兩隻長觸角的頂端各有一個小黑點,那是它的眼睛。
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手上的蝸牛,它爬行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軟軟的身體緊緊地貼在我的手心上,我感覺涼涼的,滑滑的。爬行時,它的頭部緊緊地吸住我的手心,腹部慢慢地向前縮,身上的殼也跟著緩慢地向前移動,像波浪一樣,費了好大勁才前進了一點點的距離。它不斷重複著這一過程,身體就不斷往前移動。在它爬過的地方,我的手心溼溼的,還有一點亮亮的。我用手摸了摸,感覺粘糊糊的。我想,這粘糊糊的液體對它柔軟的身體一定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也有利於幫助它爬行。
蝸牛在緩慢地爬行,觸角還不斷地晃動。我找了一個小木棒,輕輕地碰了一下它的一個觸角,它往回縮了一點。我又輕輕碰了另外一個觸角,同樣也縮回了一點。我同時碰這兩個觸角,它們都縮回去了,在頭部只能看到兩個小黑點。我很好奇,又用小木棒碰了一下它的身體,它很快地縮到堅硬的殼裡,並封住了口,不再出來。原來,蝸牛對外界的刺激會有不同的反應。
我用兩個手指輕輕捏住蝸牛殼,把它拿了起來。蝸牛的身體在不停的扭動,我發現,蝸牛的身體上有一個小孔在不斷地一開一合,這是在呼吸。在蝸牛殼開口的上面,還有一個很小的圓孔,一段黑黑的、細細的東西正從這個小孔裡慢慢地排出來。奶奶告訴我,那是它排洩的糞便。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我發現了蝸牛的許多秘密。
蝸牛的秘密作文5
星期六,天氣非常炎熱。我走進陽臺,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我看見一隻蝸牛緩緩地在葉子上爬動。「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
一連串的問號從我的腦海裡浮現。於是,我決定實驗一番。
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先找來白菜的葉子、饅頭和蚊子等,然後又找來幾隻蝸牛,都編上了號,把它們放在事物的前面。大概他們都餓了吧,各自爬到自己喜歡的食物上,只見每隻蝸牛都爬到白菜葉子上,而對其他的食物卻聞都不聞一下,不一會兒,白菜就被這些傢伙全吃掉了,這下可以斷定,蝸牛是大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第二項實驗,蝸牛爬的時候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用塊尖石頭敲破蝸牛的殼,抽出蝸牛的肉,用手摸了摸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隱隱約約還有小粒的東西,經過查閱書,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長長的線是蝸牛黏糊糊的排洩物留在地上,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經過一連串的實驗,真是收穫不少。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知道了一個道理:想長大後有所發現,必須從小善於思考,並學著解決問題。
蝸牛的秘密作文6
雨後,我和姐姐到外面去玩耍。
無意中我們在一片藤架下的泥土中發現了群出生不久的小蝸牛,我拿著一隻小蝸牛仔細觀察著。這隻小蝸牛外殼比紙還脆、還薄,軟軟的身體在地上挪著挪著,不知不覺就動了一點兒,卻見不著走了多遠,大概要走十多分鐘,才能看出走了那麼一丁點兒。那一對細細的觸角,總是隨著身子挪動著而慢慢伸長,慢慢縮短……我對它的觸角產生了興趣,用手指輕輕碰了碰,哎呀!它竟然以0.1秒不到的速度「嗖」的一下,把觸角縮了回去,不一會兒又若無其事地伸了出來。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它爬行的時候,它的足腺能夠分泌出黏液,它的足緊貼著物體,通過足部肌肉作波形蠕動,就能緩慢向前爬行了;再加上黏液較滑,便於身體滑動。
噢!怪不得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會有黏液的痕跡呢!
蝸牛的秘密作文7
一天下午,天氣非常悶熱,我在陽臺上擺弄著爸爸的「心肝寶貝」——蘭花,突然便看見一隻小蝸牛爬上一片葉子。「蝸牛到底是益蟲害蟲?」「為爬行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蝸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兒?」連串的問題在我的腦海中。
於是我決定去做一做實驗,弄清楚這幾個問題。
「蝸牛是益蟲害蟲?」我先把白菜、饅頭、蚊子等分別抓來的幾隻蝸牛面前,大概都餓了,爬向喜愛的食物上去,只見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吃了起來,對別的食品聞也不聞,不一頓飯的工夫,蝸牛把白菜葉子吃光了,這下可以判定:蝸牛是害蟲。
「為爬行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問題我先用一片葉子把蝸牛的引,然後用手輕輕地往頭部下面一摸,沒想到頭立刻縮回去了,這可怎麼辦?我有點兒灰心了,這時爸爸向我走來,對我說:「怎麼,這麼一點小事就灰心啦!虧你長大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麼一「激」又來勁了。辦法從腦海中閃過我手舞足稻地叫起來。我用一塊小石頭,輕輕地把蝸牛的殼砸碎,取出蝸牛的身子,用手一摸了顆立狀的東西,翻書、查閱字典,我知道了那是蝸牛的腳,那一條長長的細線是蝸牛的分泌物,它有助於蝸牛蝸牛爬行。
「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兒?」我前一部方法,把一片白菜葉子地上又抓來一隻蝸牛,這隻蝸牛好像知道我的苦心,乖乖地讓我看見了它的眼睛、鼻子、蝸牛的大觸手和小觸手,大觸手是眼睛,小觸手是鼻子。
連串實驗,真是受益不小!我不但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道理:長大要想發明,從小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
蝸牛的秘密作文8
又下雨了,我走在那條每天上學必經的小路上,找尋著那些小東西,它們就喜歡雨天出來活動,背上背著個重重的殼,慢吞吞的移動著,那就是小蝸牛。
我開始發現,平時太陽高照時是見不到它們的,每當一下雨,小蝸牛就會從那些隱避的地方爬出來,把它那粘粘的白白的身子整個從殼裡鑽出來,高昂著頭在那裡,好像很熱的樣子,暢快的淋著雨。
我蹲下來,仔細看著它們的樣子,身上粘粘的,肥肥的。背上有一個螺旋形的外殼。它的眼睛很特別。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它的眼睛就長在那對長的觸角上,我拿來一個樹枝,輕輕碰了它一下,蝸牛就馬上縮進殼裡,好像沒有了安全感。我用手捏起它的殼,卻很難把它拿起來,因為它的身體有黏液,吸附在地上,象膠水粘著似的。蝸牛爬得可真慢,好半天才爬出一丁點距離,身後還拖出一條溼溼的痕跡。
通過觀察小蝸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細心觀察,生活中也有很多學問。
蝸牛的秘密作文9
夏天的一個晚上,我和媽媽在家二樓陽臺上的葡萄林裡乘涼。
我沒有事情做,就端詳這自己頭頂上的葡萄林。忽然,我發現了那紫紅色的葡萄和茂密的葡萄葉中間有一對小小的觸角在晃動著,好像是魔法師揮動著他那神奇的魔法棒一樣。過了十秒鐘之後,一個小小的身影露了出來,它側面有著一個個像蛋卷似的花紋的殼,「壓」在它的身上。我驚奇地叫到:「蝸牛」。我發現它的身後還有一條白線,這令我琢磨不透。我只好詢問我的媽媽,媽媽告訴我:「那是蝸牛分泌的一種液體,能吸附在牆上、樹上,還有咱們家的葡萄林上。」「哦,是這樣啊!」這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終於被我解開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沒有想到,一隻小小的蝸牛竟有這麼大的學問,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好探索世界的每個角落。
蝸牛的秘密作文10
蝸牛與蛞蝓同屬軟體動物,然而蝸牛卻多了一座「房屋」。你知道蝸牛這個名字是怎樣得來的嗎?嘻嘻,其實很簡單,因為蝸牛的頭上生著一對觸角,很像牛角,所以得名「蝸牛」。
在小的時候我經常捉蝸牛來玩,甚至和別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蝸牛跑得快。可是我一直感到奇怪: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沿線?為了找到答案我一直在觀察蝸牛,把蝸牛翻過身,甚至把蝸牛取出殼外。我就這樣痴迷的觀察了整整一個多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得到了結果。
通過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蝸牛頭上的觸角頂端有一對眼睛,但在強光下看不遠,只能在弱光下才能看見遠一點的東西。所以它總是在黃昏和夜間出來活動。蝸牛的身體很軟弱,爬行時從足腺中不斷分泌出一種滑膩膩的粘液,以減輕足部與路面的摩擦,這樣有利於加快足部的移動。這種粘液於空氣接觸乾燥後,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亮,所以蝸牛爬過的地,總留著一條亮晶晶的痕跡。
發現了蝸牛的秘密讓我感到很開心,因為從中讓我知道:只要對事情有信心,有耐心,那麼就可以從中發現很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