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學威龍周星馳假笑片段(最初主角並非周星馳)
2023-05-31 10:20:27 1
你不能總是演「小子」,你現在是大明星了,一定要慢慢開始成為「英雄」!
————導演:【陳嘉上】
1991年7月18日,在香港戲院中,一場以「神秘午夜場」為噱頭的作品提上日程,沒有報紙宣傳,也不會告知片名與演員,只能親自到戲院看海報,才能一睹神秘作品的風採,它就是——《逃學威龍》。
本部作品由陳嘉上執導,周星馳、吳孟達、黃炳耀、張敏主演,一經上映在第二周,就打破了電影「全港午夜場」、「全港四點場」、「第二次四點場」、「開市第一日」、「周六」、「周日」及「上映第一周」的所有票房記錄,最後更是以4382萬港幣的票房,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奪得了「年度票房冠軍」
該片是周星馳繼《賭聖》之後,第二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同時也是周星馳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無釐頭」經典佳作之一。
由本片就能看出,早期的周星馳無釐頭風格就已初具規模,他仿佛就是為無釐頭而生,一切搞笑元素信手拈來,讓人從頭笑到尾,那些諸多的段子不再是那種為了搞笑而搞笑,取而代之的更是一種輕鬆加娛樂,那種一本正經的搞笑態度,明明像是無關緊要的,可就是讓人捧腹大笑。
而本片不僅讓周星馳從單純無釐頭搞笑的小人物,轉變為一個英雄形象,更是讓他在探索戲路的過程中越走越寬,甚至更是「拯救了」90年代初期低迷的港片市場。
當時港片活力衰退,演員青黃不接,等等一系列的因素使得港片市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但《逃學威龍》的出現不僅為當時混亂的市場,注入了一股「活力」,更是在港臺掀起了一股校園影片的熱潮!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逃學威龍》幕後的那些趣事!(PS:一二部混寫)
01.餐桌上的劇本
①:
《逃學威龍》改編自一部愛情片!
1991年,向華強約導演陳嘉上一起吃飯,酒足飯飽之後,向華強告訴陳嘉上說:「我現在有個劇本叫作《逃學威龍》很厲害的。」
而陳嘉上卻說:「聽這個名字我想不到它有多厲害。」
此時向華強手中《逃學威龍》的第一版劇本,是由編劇黃炳耀(奪命剪刀腳)所寫,故事大綱參考的是國外一個警察到學校扮演老師臥底的故事,作品的題材是一部愛情故事。
在幾人閒聊之間,向華強便讓陳嘉上給給意見,陳嘉上在大致的看完劇本後,與黃炳耀聊了很久,卻沒有給出什麼實際上的建議,畢竟事發突然,時間也不夠因此陳嘉上也沒有什麼思路。
②:
最初主角並非周星馳!
後來,沒過多久向華強再一次約陳嘉上去家裡吃飯,當時王晶、黃炳耀幾人也在場,席間眾人再次聊到了《逃學威龍》的劇本。
而在談笑之間,陳嘉上突然話鋒一轉對著王晶說到:「我想通了。」
王晶好奇地問:「你想通了啥?」陳嘉上說:「我想到了電影《監獄風雲》,《逃學威龍》不一定非要扮演老師,學生也可以,把劇本給我,我給你試個新東西。」
由於當時原定的男主角並不是周星馳(PS:網上謠傳是李克勤,但我找了很多資料沒有當事人採訪佐證,全是坊間傳聞),而是周星馳的《新精武門》剛上映,陳嘉上看了後非常喜歡,於是就對向華強說:「你給我試拍周星馳。」
王晶和向華強都很驚訝:「啊?阿星?」陳嘉上說:「沒錯,我很喜歡這小子,我覺得他真的可以。」
於是向華強出面親自找周星馳談,最後才定下由周星馳來出演《逃學威龍》。
而當陳嘉上拿著只有10行橋段的劇本找到向華強時,向華強對陳嘉上表現了極大的信任:「好看、可以、做!」
並且讓王晶做監製,有什麼問題就讓王晶解決。
02.周星馳的「英雄路」
①
出演
當時周星馳的《新精武門》剛上映不久,周星馳其中的無釐頭喜劇深深地吸引到了陳嘉上,雖說喜歡但陳嘉上還是發現了周星馳身上的「短板」————所有角色都是以小人物為主。
因此,當向華強和陳嘉上找到周星馳時,陳嘉上直言不諱地對周星馳講:「你不能老是演「小子」,你現在是大明星了,一定要慢慢開始成為「英雄」。」可周星馳卻很迷茫,因為他也不知道從何開始做出改變便陳嘉上:「我該如何變過來?」
陳嘉上說:「如果你相信我,我這裡有個劇本,我可以把你拍成一個「大英雄」!也許在陳嘉上眼中,周星馳曾經飾演的角色大多都是一些「擺地攤式的」小人物,周星馳不該千篇一律,他應該嘗試很多類型、風格的角色,就這樣周星馳正式加入了《逃學威龍》劇組。
②:
陳嘉上信心來源
在《逃學威龍》開機後第10天,晚上收工後,陳嘉上與周星馳以及一眾工作人員便跑到衝印公司,因為當時比較落後,並沒有現在拍戲時的監視器,編導收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往衝印公司跑,看看今日拍攝效果。
當幾人一起坐下來觀看前日的拍攝成果時,幾人在衝印公司是笑得前俯後仰,這時陳嘉上就對當時還是副導的林超賢(代表作《紅海行動》)說:「超賢,這部戲中了!」
一旁的周星馳笑道:「好玩,確實中了!」
可林超賢卻說:「導演我們這才拍了10天。」陳嘉上說:「可是我們這10天裡每天看片都是笑得人仰馬翻,更何況觀眾!有多少電影中有這樣10個點,讓你笑得這麼開心?」林超賢說:「也對!」
自此陳嘉上更有信心,拍戲也更加的輕鬆,在片場也更加的放得開,每天都是在和周星馳打鬧中度過的,甚至有時拍戲會臨時改戲,讓周星馳和吳孟達都不知道彼此的劇本,陳嘉上就在一旁抓拍。
至此《逃學威龍》的拍攝進程漸入佳境。
03.加戲與改戲
①:
當拍攝到天台上那場戲份時,由於陳嘉上覺得整部作品都是喜劇太靜了,因此突發奇想臨時為周星馳設計一個動作,也就是天台上那場踢煙的動作戲。
開拍前陳嘉上心想:「大概要拍5、6遍吧!」結果不曾想周星馳二話沒說,直接一個鞭腿踢了過去雖然沒有踢到,離菸頭還有一個手指的距離,但是腿法相當完美。
於是準備第二次開拍,起初陳嘉上是完全沒有想到周星馳有這麼好的身法,看了這第一腳後,他也開始犯嘀咕了:「希望不要把這個演員踢得太傷!」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周星馳直接完美地提中了,陳嘉上看到後不禁感嘆道:「好厲害,這傢伙肯定是李小龍迷。」
②:
眾所周知星爺是個地地道道的李小龍迷,學校時的他經常會拉上梁朝偉去拍一些,模仿李小龍視頻以作紀念,並且在他的作品裡,都有著諸多向李小龍致敬的橋段《新精武門》《食神》(原諒我暫時想到這兩部),等等都能看到李小龍熟悉的「身影」。
當後來有人問到周星馳,《逃學威龍》讓他最難忘的是什麼?他直言到就是天台上的這場戲,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動作鏡頭,但是他也很滿足,並且當時他覺得自己踢得跟李小龍一樣,完全滿足了他這個李小龍迷一展身手的夢想!
③:
《逃學威龍》2
在拍攝《逃學威龍2》期間,有一場周星馳和吳孟達「嚴刑逼供」柯受良的戲份!
其實,這場戲是劇本裡沒有的,這裡的劇情只是一筆帶過。
但在開機前,導演陳嘉上突發奇想到,在曾經的老電影中有很多嚴刑逼供的情節,繼而便偷偷地向周星馳和吳孟達提議,臨時加一些笑點。
最終在三人的合計下,決定採用鐵錘砸胸口,用書本墊在胸口防止有外傷的方式,來對柯受良逼供,但三人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書本,周星馳便建議用電話薄,可吳孟達當時又沒帶,陳嘉上就將自己的電話簿交給了吳孟達。
後來正式拍攝時,由於這個設計是三人臨時設計的,柯受良當時並不知情,臨時加了這樣一場戲,所以柯受良當時的反應全是真的!
④:
向華勝的建議
陳嘉上拍完《逃學威龍》之後,便拿上底片向向華強、向華勝兩兄弟交差,可當向華勝看完影片之後,卻對陳嘉上說了一句話:「你拍了一部怪片出來!」
當時陳嘉上就很納悶兒:「怎麼怪了?」向華勝卻說:「你完全沒有用我們那種喜劇片的模式,你這種喜劇不是很適合。」
向華勝想了想又說:「你差一場戲,那場戲我覺得很開心,但是爆點始終沒有出來!」
向華勝口中的那場戲便是「周星馳作弊」的戲份,原片中其實在吳孟達拋完水果被人抓走之後就結束了,但向華勝認為這裡其實還可以加一些東西進去,於是便讓陳嘉上想想辦法,讓這場戲能不能再豐富一下。
最終在陳嘉上的苦思良久之後,臨時補拍了一場戲,讓黃炳耀叫來一班同事幫周星馳一起作弊。
直到這部戲在午夜場上映後,陳嘉上才明白向華勝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當時午夜場笑聲最大的便是這場戲!
⑤:
關於《逃學威龍》3
據導演陳嘉上透露,《逃學威龍2》其實是一部「失敗之作」,第二部最開始其實講的是一個關於「種族歧視」的題材,但拍了三天陳嘉上才發現自己選錯了題,最後在萬般權衡之下,才決定將錯就錯,繼續以「錯誤」的方式拍攝,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這版《逃學威龍2》。
而原本,第三部其實是由陳嘉上繼續執導的,只因好友黃炳耀(第一部編劇,客串了「奪命剪刀腳」)的逝世,難以從悲傷中抽離,便無心拍攝第三部!
04.《逃學威龍》周星馳更像是導演
據《逃學威龍》演員,梁十一、謝偉傑爆料:
《逃學威龍》名義上是由陳嘉上執導,但周星馳卻更像是導演!梁十一回憶拍逃學威龍時,比較奇怪的是這部電影陳嘉上就像是一位掛名的導演,而周星馳卻更像是一位導演,片場很多時候都是由周星馳把控,比如演員的臺詞以及動作有沒到位的地方,都是由周星馳在做執導。
並且據梁十一回憶,周星馳在休息的過程中,很少說話,自己上去搭訕,他也不會理會自己,總是一個人盯著拍攝現場,就像是一臺電腦一樣,不停的在運行(想事情)。
雖然私底下雙方很少接觸,但一旦開始拍戲,周星馳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會經常提點梁十一,哪些對白做得不到位,哪些地方不夠「搶鏡」(原本導演應該給予自己的鏡頭沒有到位)周星馳都會提出來,周星馳的這些「動作」讓演員梁十一受用頗深!
05.吳孟達唯一一次獲得金像獎,卻因本片出過頒獎典禮。
①:
吳孟達在拍攝《逃學威龍》期間時,突然接到了金像獎組委會的電話,組委會告知吳孟達他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並邀請他參加頒獎典禮!但是當時吳孟達除了驚訝之外,內心可以說是「毫無波瀾」。
因為頒獎晚會那天,吳孟達還有幾場戲重要的戲份要拍,根本所以沒有時間過去,於是就遺憾的錯失了這次頒獎典禮,但令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是達叔演藝生涯第一次獲獎,也是最後一次獲獎!
後來在一次採訪中,吳孟達被問到:「那一次沒有去拿獎是不是感到很遺憾?」而吳孟達卻直言:「並不遺憾,因為獎盃並不重要,獎盃只是一種鼓勵,一種認同,能拿獎肯定很開心,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電影圈和觀眾對你的認同,對你的鼓勵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那個獎盃和一群人對你的鼓掌的人!」
②:
導演陳嘉上在擔任金像獎主席時,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有個人我覺得欠他一個金像獎,那就是吳孟達,論演出誰可以給我說吳孟達不行?」
由此可以看出,達叔的表演已經遠遠超過,香港金像獎的榮譽!
達叔一生演繹了無數的經典角色,但大多都是以「陪襯」的身份出現,不管是渾渾噩噩的老爸,還是兇神惡煞的反派,他都駕馭得遊刃有餘,他基本將所有的市井人物演了個遍,憑藉其入木三分、不留痕跡的表演方式,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達叔可以擠進香港電影中「黃金配角」的前三名!
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達叔身體愈發的被病痛困擾,拍戲也是越來越少,不知道將來能否有機會看到他和星爺再一次合作。
寫在最後
①
19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因為在這一年中,他的喜劇風潮席捲整個香港,這一年票房前十的作品,周星馳就佔了七部,並且前五都與他有關係,而《逃學威龍》系列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在《逃學威龍》系列中,除了有周星馳經典的無釐頭喜劇,更有那些難以複製的驚豔配角,軟飯硬吃第一人「曹達華」達叔、「奪命剪刀腳」黃炳耀、葉德嫻飾演的霸王警花、自帶笑點的「小黑」、誘惑嫵媚的張敏、清純可人的朱茵.....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難以替代的配角,周星馳才將自己的無釐頭推向了最高峰!
②
《逃學威龍》可以稱得上是周星馳的一部「轉型」之作,用陳嘉上的話來講就是,從小人物變為一個英雄,儘管片中還是有著很多喜劇的噱頭和笑料,但與王晶和星爺合作的幾部戲相對比,本片的娛樂性更強,同時也更加的「耐看」!
從曾經的悲催小人物,到本片的「英雄形象」,從而奠定了往後人物角色的發展。同時本部作品也算了「周星馳風格」的代表作之一,無論是作品的結構還是風格,都能看出演員的認真之處,笑料不斷的校園題材也在當時引發了一陣學校題材的風潮。張敏的美,黃炳耀的才,周星馳的鬼,吳孟達的魂,共同造就了這些難得的經典佳作!
③
《逃學威龍》中的星爺,可以說是他最「小鮮肉」的時候,那時的他一頭黑髮,滿臉膠原蛋白,穿著校服的樣子著實迷倒了不少人,這是一部輕鬆加愉快 作品,但正是這樣的一部無釐頭的電影,讓我不禁想起曾經那段不可忘卻的搗鬼青春。
每每看到片中的校園劇情時,我都會想起曾經屬於自己的學生時代,調皮搗蛋總愛欺負人的同學、唯唯諾諾每天被人欺負的同學、性格鮮明的老師(我們化學老師可不健忘)、深愛的妹子......
正是這樣的一部回憶滿滿的作品,才能讓我們永遠銘記,那段不可忘卻的搗蛋青春。
記得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那天天氣很好,我也正值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