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七郎死後多少歲(七郎之子楊宗英)
2023-05-31 09:43:51 2
楊家七郎八虎,勇猛無雙的楊七郎被潘仁美射死,最讓人心痛,並且,留下一夜夫妻杜金娥孤苦伶仃度日。
好在蒼天有眼,杜金娥懷孕生下一子楊宗英,但金娥麵皮薄,羞於說出與七郎的夫妻之實,竟將剛出生的孩子拋於路邊。
天佑善人。楊宗英被剛好路過的一位世外高人抱走,不但撫養成人,而且學得一身好武藝!
一,
宋遼賭鬥天門陣,宋人姜飛熊聽信老賊王強唆使,與妹妹姜翠屏投奔遼國。姜飛熊以遼國武狀元的身份成了玄武陣的副陣主,武藝比其兄更高的姜翠屏則是玄武陣陣主。
姜飛熊是太行山乾坤洞洞主李天威的徒弟,他將其師父的六把飛刀和各種丹藥偷走,在陣前用餵毒飛刀連傷楊興和嶽勝二員大將。
李真人聞訊,並派弟子海寧下山,負責收回飛刀,到師兄處拿解藥救宋將,並認祖歸宗。
海寧是誰?他就是被杜金娥放在路邊的楊宗英。正是李真人把他抱上了山,宗英已在太行山上呆了整整十五年。
楊宗英來到宋營,說出了自己的身份。杜金娥此前一直瞞了她與七郎成婚一事,她麵皮薄,加上宗英並未將血衫帶來,面對已長大成人的兒子,杜金娥將羞於承認,狠心將宗英趕走。
楊宗英失魂落魄漫無目的地走,來到了苗家鎮苗員外家。這幾天,苗員外女兒苗秀英繡樓鬧鬼,把小姐嚇病了,弄得全村人心惶惶。
這時宗英雖只有十五歲,但藝高人膽大,俠義心腸。他主動提出降妖作怪。
二,
夜間,楊宗英把扮鬼的吳心抓住了。原來這吳心是玄武陣副陣主姜德姜飛熊的徒弟,為了幫姜德找媳婦他才出來扮鬼嚇唬人。宗英從他嘴裡得知姜德就住在附近的村子裡,於是他讓吳心把他扛到了姜德屋中。
可是還沒等楊宗英出來和姜德說話呢,姜德妹妹姜翠屏就闖進來了,這姑娘把被褥裡面的楊宗英當成了她的師姐苗秀英,連推帶勸說了半天肉麻的話,當楊宗英鑽出來那一瞬間,姜翠屏面紅耳赤,尷尬至極。
後來,在苗秀英的撮合下,將姜翠屏許配給楊宗英。這對小夫妻武藝高強,才貌雙全,真是天生一對,地造一雙!
三,
李天威也來到宋營,贈盔甲、亮銀槍給宗英,杜金娥母子終於相認。
玄武陣前,楊宗英躍馬挺槍,來戰姜德姜飛熊。他要招降師兄,收回飛刀。
兩個人話不投機,便抽招換式,戰在一起。兩旁軍卒,擂鼓助威。
兩個人打了足足有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別看是師兄弟,那能耐呀,也有上有下:姜德力大、刀法挺精,但這小子不按好道走,所以招數學得不實,楊宗英呢?年齡比他小,學得年頭比他少,但實成。
姜德明白,憑著刀法,自己是贏不了師弟,便想到了飛刀。他虛晃一刀,提戰馬跑下去了。楊宗英一摧戰馬,在後邊緊緊地追趕。
姜飛熊耳聽聲音,等楊宗英距離自己不太遠,夠上步數了,他忙掛上大刀,探臂膀,「噌噌噌」抽出三把飛刀,猛然一回頭,「唰」一揚手,三把飛刀先後打出,三道寒光直奔楊宗英,楊宗英明白,他早有準備。他忙掛上銀槍,等飛刀到眼前,讓過刀尖,猛伸雙手,就把兩把飛刀的綢子擒住了。就在這時,第三把飛刀又奔他咽喉來了。他兩手都佔上了,怎麼辦?說時遲,那時快,他速度那是真快,忙一扭臉,讓過刀尖,一張嘴一口就把這綢子給叼住了。這時,他一舒手,「唰」把二把飛刀插進他的兜囊之中。他兜囊裡,有師父李天威給他的刀鞘。緊接著,把嘴裡叼的這把也插進刀鞘。
姜飛熊見戰勝不了宗英,忙撥馬逃走。
姜飛熊武藝有多高?他曾打敗何慶,用飛刀連傷楊興和嶽勝二人。他與穆桂英戰二十多個回合,不分上下,接著放三把飛刀都被穆桂英躲過。對比戰姜飛熊的表現,楊宗英與穆桂英是不分上下的!
四,
楊宗英是楊家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他的武藝明顯高於宗保與宗勉二人。
眾人都欣喜宗英武藝高強,更欣慰楊家後繼有人!
天門陣總決戰,楊宗保、楊宗勉和楊宗英負責攻打銅光陣。
三人剛一進陣,就被陣主沈達攔住了。沈達身高馬大,手使狠牙棒,善打暗器如意金鉤。
楊宗勉首先迎戰,兩人戰有五六個回合,楊宗勉抖大槍,扎向沈達。沈達擎起狼牙棒往外一磕,「當!」把宗勉的槍磕飛了。宗勉一愣,沈達抽棒,來個攔腰鎖玉帶的招數,把宗勉打落馬下。本來,這完全是可以逃走的,宗勉因年齡小,經驗欠缺才戰死沙場。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宗勉一死,宗英衝過去擰搶便刺,沈達掄棒相迎,二人大戰十幾個回合,沈達見難以取勝,撥馬便敗,楊宗英隨後追趕。沈達突然甩出如意金鉤,正抓在宗英前胸。沈達使勁一拽繩索,宗英摔落馬下。沈達催馬上前,一棒打在宗英頭頂,當場身亡。
宗保一看,氣沖斗牛,抖搶上前。他也不是沈達的對手!沒戰幾個回合,被沈達把槍磕飛。楊宗保撥馬逃跑。
宗保沒跑多遠,碰上姜翠屏殺到。她聽說楊宗英已戰死,一時怒不可遏,飛馬來尋沈達。
姜翠屏一見仇人,緊咬銀牙,衝過去擺刀就剁。沈達見了,忙用棒來封。姜翠屏見他棒沉力猛,不可力敵,便急中生智,使了個反背託刀,「喀」地一聲,把沈達的人頭削落。然後,姜翠屏來到楊宗英屍體跟前,甩鐙下馬,跪倒在地:「將軍,我給你報仇啦!你且慢走,我隨你一起去也。」說完,亮出寶劍,自盡身死。
可嘆一對璧人,就這樣魂歸西方。
可憐楊七郎一脈,就此斷絕。
真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令人唏噓!
(圖片來自網絡)
(主要參考資料《楊家將》)
(堅持原創,讀得其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