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
2023-06-22 05:55:29 1
篇一:《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 李曉娟
人的一生想做的事太多,但我們肯不肯做,有的事能不能做,做的時候會不會做,當能做的時候我們敢不敢做,做的好不好、對不對,最後能不能做成,這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在面對一件想做的事情時多了一份憂慮和擔心。但是當看完《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後,我收穫了很多,之前困擾我的很多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也許我們會遇到許多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事、可能做不來的事,但我想只要找到了端正事情的態度,找到了做事情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自我鞭策,用心做事,專注做事,那麼我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首先在工作中學會靜心。也許現在的社會很浮躁,也許現在的社會很功利,但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應該學會靜心,面對浮躁的社會不能失去自我,面對功利的社會不能迷失自我,而要做到這些,就要不斷的讀書,不斷的反思,像竹子一樣,每攀登一步,都做個小結。
當心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是什麼,在做事的時候應該時刻都樹立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一個人如果沒有壓力,那麼也就沒了動力,那麼進步也就無從談起。同時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應該擁有一顆海納百川的心,虛心向別人請教。孔子曾經說過:「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聖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呢!
當我們的心靜了,明白了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也有了一顆虛心向別人學習的心,這些是不是就足夠了呢,我覺得還要有一種踏踏實實做事的態度,在做事的時候不能投機取巧。一隻幼蝶在蛹中艱難掙扎。如果我們用剪子把它的蛹剪開,讓它輕易地從裡面出來,過不了多久它就會死去。因為在蛹中掙扎的過程是它化為綺彩飛蝶的必然經歷,這可以讓它的身體更加結實、翅膀更加有力,而投機取巧的方法只會讓它失去生存和飛翔的能力——投機取巧貌似高明,實際上卻適得其反,傷及其身。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的去做每一件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做一件事,就努力把它做到最好,即使做不到最好,也要努力朝那個方向努力。
篇二:《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 陳曉敏
終於利用閒暇時間拜讀完了《把事情做到最好》,此書共分 10 章,每章在 5 節以內,每節篇幅在 5 頁左右,每節有 3 個問題。圍繞做事動機、方略、成效、禁忌,依次論述了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善做事、做對事、做成事、做好事、不出事等十個方面的內容。主題鮮明,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論證深入淺出,說理娓娓道來,語言通俗易懂。
書中總結提煉的多個精闢觀點,使人醍醐灌頂;旁徵博引的諸多名人名言,讓人如沐春風;精選列舉的生動鮮活案例,給人以深刻啟迪。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事,要做得更好;做人,要做得優秀。學習書中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方法和途徑,借鑑書中成功的經驗總結,對我們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精神很有幫助。我個人覺得從教師的層面來講,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要努力做到 : 態度端正,有責任心,並激情地工作……比爾 · 蓋茨曾說過: 「 想做事的人永遠在找方法,不想做事的人永遠在找理由;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
所以,無論我們現在從事什麼工作,都要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拿出自己全部的熱忱和滿腔的激情來熱愛自己的工作,想做事、肯做事,只有這樣工作的過程才會變得其樂無窮,久而久之養成的工作態度、形成的工作習慣會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不僅要想做事、肯做事,最關鍵的還是要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善做事。要把事情做到最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書中第三章至第六章,詳細闡述了 「 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善做事 」 的學問。首先是要盡力做事。也就是說要把事情做到位,簡單的事要用心盡力完成,複雜的事不僅要用心盡力而且要用智慧去完成。把事情做到最好最終要看結果,因此貴在行動。書中第七章至第十章闡述了 「 做對事、做成事、做好事、不出事 」 的方法和學問。
我覺得做對事最重要,因為只有做對了,才會了好的結果。對於一個團隊,一個組織來說,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即使只是基層的一名普通教師也是組織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顆螺絲釘。因此,只有每個崗位都盡力盡心地把事情做到做對、做到最好,這個組織才會有朝氣、有活力,這個集體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篇三:《把事情做到更好》讀後感
暑假中閱讀了《把事情做到更好》這本書,該書系統的總結了一套實用性、操作性很強的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確實詩人受益匪淺。
我覺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做事情不能思想懶惰。我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這樣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無論幹什麼都覺得無所謂。還有一種情況是每個人總會有懶惰的心理,有時候做事情總是推三阻四的。這其實都是思想懶惰的表現。而其實,思想懶惰主要是事業心和責任心不強的表現。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他的事業就是教師,他的責任就是教好學生。很多人僅僅把這個當作一個職業。其實,教師不僅是職業,而是一個事業。往小了說,這個工作關乎一個家庭,往大了講,關係到民族的興盛,國家的富強。教育關係到國計民生。如果每一個教師事業心和責任心不強的話,教育何談發展。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摒棄思想懶惰。這是重中之重。
其次,做事情不能僅做自己分內的事情。如果僅僅局限在自己分內的事,並且斤斤計較,那麼一個人是很難有所提高的。如果一個老師僅僅關注自己本學科的知識而不涉及其他內容的話,那麼即使在本學科登峰造極,那也永遠成不了大師,僅僅是個教書匠而已。不僅做自己分內的事情,歷練的多,提高的快,社會認同感也高。
當然,想要把事情做好,想要得到社會認同感,僅僅拿出做的勇氣和做的方法是不夠的,關鍵是在把事情做好之前,重要的是要讓自己變好。首先要學會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檢視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看不清楚的話,別說做好事,連做事的能力我認為都不會具備。認識清楚之後還要不停的提高自己。提高自己一要靠書本知識,從書本中獲得能量,特別是帶著問題去讀書,那樣才會提高的快,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從做事中歷練自己,在做事中獲得經驗和力量,紙上得來終覺淺麼。
以上是我的讀後感,其實重要的是,一本好書要多讀幾遍,常讀常新。僅僅看上一遍只能得到一些粗淺的看法。多讀幾遍,其義自現。
篇四:《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 魯衛軍
現在是知識經濟,讀書型社會,多讀書,長見識,真有用!
不久學校又給我們發了本《把事情做到最好》,我看後感觸頗深!淺談幾點與大家分享吧!
這本書記錄了很多有用的細節,成功的案例是我受益匪淺。 十個章節,節節主題簡明扼要,環環相扣,細細品來猶如十把鑰匙,一一幫我們打開如何「會做事、做對事、做成事」等困擾在心頭的「禁鎖」,使人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種對工作全力以赴、務求完美的態度。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當我們對工作不付出心血與誠意時,也就不會得到好的回報。我們要用心去澆灌成功,因為優秀源於用心。有的人感嘆自己一輩子註定只能拿死薪水,發展的前途渺茫。其實這時不妨捫心自問一下:我負責的每項工作是否都用心地去做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盡心盡力了嗎?工作需要我們付出誠意。
我自參加工作以來,每天接觸到的都是我的 師傅們,很多的東西的學習都是從零開始學習,剛從校園裡面出來的我們都有著心浮氣躁的特點,做什麼事情都想著以最快的速度解決,而忽視了很多細節的地方,
讓自己在很多的地方栽了跟 頭。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真正找到了我其中的一個缺點,就 是不太注意自己的細節,無論以後是在自己的學習上還是工作中 都 要 做 到小事 細 心,大 事 小 心。像 竹子一樣,每 攀 登一步,都 做 一個小結。
地球上千千萬萬的人, 唯獨我們這個小小的團體能夠聚在一 起,說明這是我們的緣分,因此我們要珍惜眼前的緣分,和同事 們和睦相處,在工作中難免會因為一些觀點不一致而產生矛盾,我們必須要有著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讓這個小的團體凝聚在一起,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書中有太多的名人和成功人士的至理名言, 這是他們畢生的 經歷和心血總結出來的,也許現在我們只領會了其中的一部分,很多名言我們還沒有足夠的閱歷去領會其真正的內涵,而只是停留在膚淺的字面意思上,只有我們平時在工作和生活中慢慢的琢磨和領悟,才能真正的把事情做到最好。
最後,我想與大家共勉的是書中的幾句話,也算是作者針對 大部分人的軟肋而提出的建議和要求, 也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基
本前提,同時也是我讀這本書之後更應該要求自己做到的,
那就 是: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去做別人不肯做的事,去做別人不能做的事,去做別人不會做的事,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去做別人不擅長的事,去做別人做不對的事,去做別人做不成的事,去做 別人做不好的事,去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如果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我都能夠做到這樣,成功就會離我不遠了!
篇五:《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 楊麗
今年5 月份時學校給老師每人發了這本書,那麼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 全面系統的總結出一套在實際工作中極具針對性、操作性、實用性的做事方法,只要我們深刻領悟本書中的做事理念,熟練掌握並應用本書中的做事方法,就能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以下是我讀本書的一些心得體會:
1 。把工作做到最好,就一定要珍惜自己的這份工作。克服在工作中的那種惰性。當我們覺得累了時候,不如換一個角度去看世界、看生活、看工作,看看我們周邊企業的勞動強度、工資收入,他們可能比我們更累、更辛苦,工資反而低。然後再回過頭想想自己,可能你會發現其實我們那點累根本算不上什麼,因此我們要加倍的珍惜工作,履行好崗位職責,我們給學校奉獻的越多,學校給我們回報的經濟效益就會越高。
2 。把工作做到最好,就要一定會幹事。會幹事就要熟練掌握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教學內容 。對待工作高標準、嚴要求、講原則。樹立「第一次將正確的事情做正確」理念,認真剖析、檢查對比過去的工作、工作行為是否正確。 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講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注重和同事之間的工作協調和配合,和大家一起團結奮鬥、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每個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整個學校的工作就有了保障 。
3。 要注重新的技能和知識學習。學習是使我們進步很重要的法寶,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不能只用我們已有的這些知識來面對現在這個千變萬化的社會,我們更多的是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立足本職,給自身加壓,急需什麼,學什麼;上班學,業餘學,擠時間,帶頭刻苦鑽研和努力實踐,同時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和經驗與同事進行分享,在提升自身崗位素質的同時,使部門整體的崗位素質也得以提升。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才會越來越協調、越來越順利。
4。事無巨細,從小事做起 有時候我們的工作會很零散,一下子會出現很多的事情,這個時候千萬不能落下什麼事情,而且事情不分大小,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我們一件一件的去完成。再小的事情我們也要認真對待,不能因為是小事就不重視,但是所有的事情我們也要分清楚輕重緩急,不可盲目的去做。而且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
5。合理安排時間,時刻保持快樂的心情,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沒有人多也沒有人少,只是每個人利用得不同而已,所以我們要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這樣的工作和生活才會更加充實。同時在工作中我們一定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因為好的心情決定了我們工作效率,這樣也會把快樂帶給我們身邊的同事。
6。總結一天的工作。這點也很重要,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想到很多,包括做了的、沒做的、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更多的是想出我們的不足和改正的地方,善於理解領導的批評,領導的批評是對我們工作不到位提出的新標準、新高點期待和要求,要善於採納別人建議,不斷地思考和總結,修正、克服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誤,使我們的工作不斷修正、卓越。
總之,最後很感謝領導推薦的這本書,我將繼續仔細研讀這本書,把在書中所學到的做事的理念、做事的方法應用到平時的工作中去,並及時地把成功的經驗與同事進行交流分享,每一次都把正確的事情一次做對, 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走向成熟 ,為完成學校新時期發展目標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