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遊記作文700字
2023-06-22 03:39:28 1
篇一:農村遊記
八月八日至八月九日兩天,我第二次回到了老家,農村對我還是一個很模糊的印象,我認為農村很破落,而且鄉村生活是單調無常的,沒有任何快樂可言,一如既往的耕種,收穫,整日勞作在田間,沒有像城市這樣的繁華,而兒童卻和同齡人在一起瘋跑,嬉鬧,但當我第二次感受到農村的時候,卻發現了無常中的樂趣,是一種純真的、普通的而又毫不掩蓋的思想。
下了車,一進大姑奶奶家的門,大姑奶奶就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一說話就「小兒」,讓人覺得很親切,沒有城市裡繁雜的禮儀,很簡單,就讓我進屋去了,床是一張軟床,不是想像的炕了,上面鋪著一層層的被子,電視是已經很少有人用的顯像管電視了,屏幕不大,而且不是很清晰,可以看的電視也不多,電視櫃還是四五十年前的梳妝檯,大柜子大箱子也是那個時代的,上面鑲的貼邊因為保護不當掉了下來,整個柜子蒙了一層厚厚的土,木頭的漆也都已經掉色了,整個柜子已經失去了昔日的風採,顯得很陳舊,很難辨別出它的原貌了。
地上隨處可見頭朝上的知了,有的已經死了,有的被淘氣的孩子拔掉了翅膀,再也飛不動了,還有知了猴,有的知了猴的皮落在了樹上,被人誤認為是知了猴,殼簡直就是和真的知了一樣,甚至都迷惑住了很多捉知了高手的眼睛,地上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貓狗已經不稀奇了,稀奇的是很多很少有人注意的最細微的動物,像知了、螳螂、螞蚱……村子裡的小孩對他們了如指掌,沒有作業,沒有學校,只有快樂,只有歡笑,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這種心情的美妙,給予心靈一個自由的空間,吃飽喝足以後就急忙跑去與夥伴玩,雖然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種幼稚的表現,但最幼稚往往就是最快樂,最美好的童年……
晚上吃飯,吃的是羊肉串,可能是經常去吃,就連老闆都認識了,很多人聚在一間小屋子裡閒聊,無比的愜意,無比的舒暢,可能最大的變化就是有了電腦,真正的顯示了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的富足。
早餐是吃的最平常的農家飯,米粥夾著北瓜、土豆絲、大饅頭、烙餅和炸的知了猴,午餐是最隆重的農家飯,各樣的菜餚與一碗香噴噴的肉與土豆,肉的油都能看見在湯上浮著,一層層的。
走的時候,大家依依不捨的告別,鄉村之行,讓我更加的了解了鄉村,了解了鄉村的淳樸之情。
篇二:農村遊記
在母雞的一陣「咯咯咯咯咯咯······」的叫聲之中,第二天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打開那扇有紗網的窗戶,我那『勤奮』的老弟已經開始了每日必做之事——追雞(我們之前回過一次湖南,他也是每天都追雞)。我不得不佩服,昨天晚上10點多才睡,早上照樣能很早起來,而我就不行了!
吃過中午飯後,我和爸爸、弟弟一起去了老爸以前的小學。走在那到處都是雜草和枯木枝的小道上,有種異樣的感覺。雖然是雜草叢生,但路邊盛開的小野花是有一種樸素而生機勃勃的美的。花可能還是在北京的道邊能看到的野花,可是在一片荒地上能看到幾株小花,就如同在紅毛毯上繡上清新優雅的花紋(湘潭的土是紅褐色的)。
雖說那土地是人煙稀少的,但並不等於說那裡沒有綠茵。在這條走個三兩步就有分岔路如同迷宮般道路的的前面,是一條綠蔭小道。清翠欲滴的竹葉密密麻麻的一根靠著一根,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在這條幾 十米長的自然走廊裡走,偶爾看見野兔、野雞,甚至是幾條小蛇,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走出那片天然的屏障,道路兩邊長滿了一米多長的狗尾巴草還有一種也是有小穗兒穗兒,但是仔細地看,發現前端是蒲公英一般的毛毛,但並不是軟的,而是扎扎的,像短短的小刺。
走了十幾分鐘,經過了n多個拐來拐去的彎道,終於來到了老爸以前的小學。在經過一番該不該進去的議論之下,我這位『不速之客』終於擰不過老爸,被連哄帶拽的拉了進去。說實話,我不敢進卻不是因為別的,而就是那3條看門狗:一條大的黃毛狗、一條小的黃毛狗,還有一條黑白相間的小花狗。到底還是老爸膽子大,他向校門口走去······
「汪汪汪汪······」如我所料,那三條狗狂吠了一陣,又經過了一段時間和老爸的對視,不知出於怎樣的心理,一個接一個溜出了校門。
這時,我才好好打量了一下這所我老爸曾今就讀的小學:白色的磚塊一一堆積起來的三棟四層的樓房,上面配了紅色的瓦塊,這就是紅瓦白牆吧!一個和我們學校小操場的一半大的籃球場在三棟樓之間,原來這就是農村小學啊!
篇三:農村遊記
4月2日中午12點左右,經過了盤山而上的羊腸小道,來到了我爺爺家。今天,我可算終於領略過什麼叫『蜿蜒曲折』了!那僅僅只有20釐米左右寬的小道,一路沿著崎嶇的山路盤旋,像一條細長的飄帶。
在農村,各家各戶都會養雞(只在老家湘潭的各家各戶)。而我弟弟又是極喜歡小動物,那些雞自然就成了他追逐的一個目標。剛下了車,他第一句話就喊「爺爺,雞在哪兒啊?」然後三步並作兩步向雞窩奔去。但似乎又突然想到了什麼,竟跑進了緊挨著雞圈的廁所,在裡面四下搜尋了一會兒,把目光停留在一根一米多長的竹竿兒上面。
要知道,湖南的竹子已經多到了隨處可見的地步,在那些窄窄的小道上一走,竹子緊密的挨靠著,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緊緊將你罩在著清新翠綠而生機勃勃的竹竿兒與竹葉之中。而雨後的竹林,更是多了泥土的清新味兒。
剛說到我弟找到一根竹竿兒,他拿著這根竹竿兒躡手躡腳的溜進了雞窩。說是雞窩,其實是幾塊兒磚壘成的小房子,面一張較厚的紙,想從裡面捉一隻小雞並非難事,而這間小屋僅供那幾隻懷孕的母雞和剛出生不久的小雞使用。我那頑皮的弟弟先用竹竿巷雞窩裡捅了捅,然後把一隻小雞捉了出來。
這隻小雞非常可愛,窩裡的那些雞仔和城市裡被「販賣的小雞」可不一樣,它們的毛有些是清一色的黑色,而有些小雞去有著黑色的背與翅膀,肚子下面的毛,卻是米黃色的更顯出「俏皮」與「天真」。
一直到了中午,我才知道哪根竹竿兒的真正用途。中午飯人要吃,雞也要吃。他先舀了一勺(比湯勺還大許多的勺)米,餵給了等待開飯的雞,等它們向誘人的大米走近時,他便舉著那根長竹竿兒去趕雞。把這群可憐的雞從院子(農村每家都有一個半個小操場那麼大的院子)西頭趕到院子東頭。都不知趕了多長時間,他也不覺得累,連中午飯都沒吃,這也許就是興趣的力量吧!
夜幕悄悄降臨,爺爺家的院子裡飛著成群結隊的白色飛蟲,天空上,甚至有北京只能在動物園才能看見的蝙蝠(當然不是吸血蝙蝠)。他們是獨自行動的,以極快的速度在空中捕捉昆蟲——它們的晚餐。那速度快到只能用攝影機才能捕捉到這暗夜間在空中遊走的精靈。
篇四:農村遊記 謝欣彤
踏著春的盈盈腳步,懷著滿滿期待,我漫步於鄉村的田野,前來輕抿一口這鄉村的春酒。
在溫暖的天氣裡,在明媚的春光中,藍天似打了蠟,樹葉都似打上了軸彩,世界忽然變得明朗起來了。
漫步在鄉村的小徑上,微風輕拂而過,淡淡醉人的春綠充盈在草間,猶如一杯清酒,恬靜而淡雅。
陽光灑在鄉村的小徑上,把春光調得很淡卻很醇,淺淺地斟在每一個杯形的野花裡,好像在等待一位有緣人,前來輕抿。世界突然安靜了,只留下綠色在眼瞳裡流連:探頭的小草是嫩綠的,待放的油菜是黃綠的,抽芽的樹葉是紅綠的,還有爬山虎的翠綠及常青綠的蒼綠,熙熙攘攘擠滿了整片田野,用飽含生機的綠去點綴春天。
漫步在小徑上,踏著微潤的泥土,濃濃的芳香薰人如醉,宛如一瓶濃酒,醇香而濃烈。
微潤的土地,混點春草和新翻泥土的氣息,擠進我的鼻腔,讓人無法拒絕卻又讓人如此貪婪。越過一片池塘,池岸停著一葉小舟,仿佛靜靜等待我去撐一支櫓漿,池邊一株桃樹靜靜佇立,那粉嫩的花瓣是否等待著落上我的肩頭,池中那對小鴨是否等著跳上我溼熱的掌心輕啄一縷柔發。登上小舟輕劃微波,花瓣散落在肩頭,散落在我撐開的裙兜裡,散發著絲絲清香,小鴨也調皮起來跳上我的手掌甩給我一身春水,又咯咯笑著跳走了,哦:這俏皮的春天!
漫步在鄉村的小徑上,攜著淡淡陽光,心也被樹林變得安靜下來。若如一壇陳年的老酒,清香而如醉。
輕輕踏入桃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陽光透過片片樹葉,似乎我也被染成了粉紅色,投在臉頰,投在身上,溫暖而芳香。鳥兒也興奮地跳出家門,從這棵樹跳上那棵樹,在桃林中跳起了樹的舞蹈;有的還不忘一展歌喉,鳴聲上下,形成一首首悅耳的交響曲;有的鳥兒調皮地飛過我的肩頭,留下一片掠影,存入我心中永恆的記憶中。
我不禁一笑,哦,這絕美的春天!
吻著淡淡春光,抿著醇香春酒,漫在在鄉村的小徑上,我將片片桃花瓣夾入書頁中任香氣漫延,洗滌著自己的靈魂。
抿著這鄉村的春酒,我醉了,醉在這春光裡,醉在這似夢般晶瑩剔透的春天裡。
篇五:農村遊記
第二天的活動是田間活動——捉蟈蟈
在北京的時候給子軒買了兩隻蟈蟈,五塊錢一隻的價格真是讓人咋舌,想想我小時候都是自己去田裡捉來玩,根本不用花一毛錢,想捉多少就捉多少,回家用罐頭瓶子加工或是自己扎一個小的蟈蟈籠也是養得美哉美哉的,天氣變涼的時候把它放到爐子邊上,一直可以養到冬天下雪。蟈蟈分兩種,一種是夏蟈蟈,顏色一般為深褐色,這種蟈蟈天氣稍變涼的時候就會死掉。另一種叫冬蟈蟈,顏色一般都呈淺綠色,這種蟈蟈只要照料得比較細心,可以養到下雪以後。這次決定帶子軒去親自體驗一下自己動手捉蟈蟈養蟈蟈的樂趣。
我小的時候每到秋天周末或是放學後,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去倒花生,這裡的「倒花生」不是把花生倒掉,是人們在收穫花生的時候,往往在地裡會落下一些零散的花生,人們會先把生長在花生枝上的果實摘下來晾曬在房頂上,然後再回到地裡去撿拾落在地裡的零散的花生,或者用工具去刨一下在地底下是否還有殘留的果實,收穫這些零散的花生的過程被稱做是「復收花生」,但如果不是本家來「復收」,而是由外人比如說我們這些孩子,或是一些家裡沒有種花生但又閒著沒事想勞動勞動的人去收穫這些零散的果實的話就被稱為「倒花生」。(俺的個神呀!終於把這個詞解釋清楚了,本來挺簡單的俗語,想要用書語解釋明白還真是不容易!長假山東之旅——鄉村遊記三,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但也只能解釋到這份上了,呵呵)。
當時的我們在秋天的時候周末或是放學後也沒有什麼別的活動,就會成群結夥地去「倒花生」,把倒來的花生晾乾後剝成花生米,再拿到集市上去賣,用賣來的錢去買一些自己嚮往以久的寶貝。現在回頭想想那時的歲月雖然很拮据卻很充實且很有意義,雖然事情很簡單但那種精神卻是現在的孩子難以體會到的,儘管我知道他不能體會到我們當年的心情和環境,但還是想帶子軒去體驗了一次「倒花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