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夭壽不二修身以俟)

2023-05-30 07:53:43 2

夭壽不二修身以俟

來書云:「所釋《大學》古本謂致其本體之知,此固孟子『盡心』之旨。朱子亦以虛靈知覺①為此心之量②。然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① 朱熹《中庸章句序》:「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

② 心之量:朱熹的《孟子集注》中,在注《孟子·盡心篇》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此句中說「心者,心之神明。人有是心,莫非全體。然不窮理,則有所蔽而無以盡乎此心之量。」

顧東橋先生來信說,用陽明心學解讀《原本大學》的「致其本體之知」,固然是《孟子》「盡心」的本意,朱熹先生也認為虛靈知覺是心的本體,但他又進一步認為盡心是由於知性,致知有賴于格物。顧東橋要闡述的觀點是:「致良知的前提是格物,盡性的前提是知性。」

「虛靈知覺」出自《中庸章句序》:「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說的是心具有靈明和感應的功能,心的感知和靈明,與天地萬物是一體的。

「此心之量」出自朱熹的《孟子集注》:「心者,心之神明。人有是心,莫非全體。然不窮理,則有所蔽而無以盡乎此心之量。」「心量」可以理解為心的感知和靈明理論上所能觸達的範疇總和。朱熹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做到窮理,本來該觸達的地方,就會觸達不到」。

「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語然矣。然而推本吾子之意,則其所以為是語者,尚有未明也。朱子以「盡心、知性、知天」為物格、知致,以「存心、養性、事天」為誠意、正心、修身,以「夭壽不二,修身以俟」為知至、仁盡,聖人之事。若鄙人之見,則與朱子正相反矣。夫「盡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聖人之事也;「存心、養性、事天」者,學知利行,賢人之事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學者之事也。豈可專以「盡心知性」為知,「存心養性」為行乎?吾子驟聞此言,必又以為大駭矣。然其間實無可疑者,一為吾子言之。夫心之體,性也。性之原,天也。能盡其心,是能盡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又雲,「知天地之化育,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此惟聖人而後能然。故曰:此「生知安行」,聖人之事也①。存其心者,未能盡其心者也。故須加存之之功。心存之既久,不待於存而自無不存,然後可以進而言「盡」。蓋「知天」之「知」,如知州、知縣之「知」,知州則一州之事皆己事也,知縣則一縣之事皆己事也,是與天為一者也。「事天」則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猶與天為二也。天之所以命於我者,心也、性也,吾但存之而不敢失,養之而不敢害,如「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②」者也。故曰:此「學知利行」,賢人之事也。至於「夭壽不二」,則與存其心者又有間矣。存其心者雖未能盡其心,固己一心於為善,時有不存則存之而已。今使之「夭壽不二」,是猶以夭壽二其心者也。猶以夭壽二其心,是其為善之心猶未能一也。存之尚有所未可,而何「盡」之可云乎?今且使之不以夭壽二其為善之心。若曰死生夭壽皆有定命,吾但一心於為善,修吾之身以俟天命而已,是其平日尚未知有天命也。「事天」雖與天為二,然已真知天命之所在,但惟恭敬奉承之而已耳。若俟之雲者,則尚未能真知天命之所在,猶有所俟者也。故曰:所以立命。立者,「創立」之「立」,如立德、立言、立功、立名之類③。凡言「立」者,皆是昔未嘗有,而本始建立之謂。孔子所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④」者也。故曰:此「困知勉行」,學者之事也。今以「盡心、知性、知天」為格物致知,使初學之士尚未能不二其心者,而遽責之以聖人生知安行之事,如捕風捉影,茫然莫知所措其心,幾何而不至於「率天下而路⑤」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見矣。吾子所謂「務外遺內,博而寡要」者,無乃亦是過歟?此學問最緊要處,於此而差,將無往而不差矣。此鄙人之所以冒天下之非笑,忘其身之陷於罪戮,呶呶其言,其不容已者也。

① 聖人之事:《孟子·盡心篇》,原文「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註解此句「以大學之序言之,知性則物格之謂。盡心則知至之謂也……存,謂操而不舍;養,謂順而不害;事,則奉承而不違也。……盡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養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知天而不以夭壽貳其心,智之盡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

② 《禮記·祭義》:「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

③ 語出《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④ 語出《論語·堯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⑤ 語出《孟子·滕文公上》:「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陽明先生說,「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于格物」這句話是對的,但根據前後語境,我覺得您之所以引用這句話,是因為您還沒有完全清楚我的觀點。

「盡心、知性、知天」出自《孟子·盡心篇》。孟子根據人的天資悟性不同,把人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生知安行的人,生而知之,是知天的水平,屬於聖人級別的,一生下來就明白天理是什麼,所言所行,無不和天理合拍。

第二類是學知利行的人,學而知之,是事天的水平,屬於賢人級別的,隱隱約約能看到天理是什麼,霧裡看花的感覺,能大概看得明白,但不知道怎麼到達天理,於是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慢慢的向天理方向走。

第三類是困知勉行的人,困而知之,屬於我們大多數人這類,悟性天資很一般,還不知道天理究竟是什麼樣子,只是知道應該堅持一些基本的原則,努力按照它做事情,堅持著往前走,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能隱隱約約能看得到天理是什麼樣子了,也就是到達賢人的級別。在這個基礎上再接再厲,繼續努力前行,最後就會到達「知天、知命、知性」這高度。

而朱熹先生把「盡心、知性、知天」看作格物、致知;把「存心、養性、事天」看作誠意、正心、修身;把「夭壽不貳,修身以俟」看作知至、仁盡,看作是聖人的事。

我是贊同孟子的說法,朱熹先生完全把這個事情說反了。我的理解,「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事,是聖人的事情;「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是賢人的事情;「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乃是困知勉行,屬於普通大眾的事情。怎麼能單單認為「盡心知性」為「知」,「存心養性」為「行」呢?

把「生知安行」說成初學者的事情了,就相當於把一道微積分的題,直接扔給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並且要求他能解出來。這顯然是很不靠譜的事情。這個小學生經歷這個事情以後,內心一定是崩潰的,估計會直接放棄學業,這一輩子就別指望上學了。

正常的順序應該是符合人類學習的常識,先從12345678的數數開始,再學習1 2=3,3 4=7等等,加減乘除法一步步慢慢來。小學、中學、大學一步步來,當年的小學生最後肯定能做微積分的題了。

而最底層的困知勉行,「夭壽不二,修身以俟」的狀態,就相當於小學三年級的水平,對數學只是知道一百以內加減乘除,別的啥都不知道。要求初學者做到「盡心知性」,無異於要求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能解微積分,這不是存心難為孩子嗎?

您冷不丁聽到我這個說法,估計又會大為驚詫。但事實的確如此,我展開說一下。

陽明先生說,心的本體是性,性的本原是天,是一條線順下來的。能儘自己的心,也就是能儘自己的性。汽車設計的最基本原則是能在公路上走,能在公路上走的前提是先有公路做參考,汽車設計的好,自然就能適應所有符合標準的公路。「心」、「性」、「天理」,本身就是一個體系的,理解的時候,不可分割開來。

《中庸》中說:「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又說:「知天地之化育」,「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這是「生知安行」的事情,屬於聖人份內的事情。

「知天」的「知」字,如同「知州、知縣」的「知」字,知州管一州的事兒,知縣管一縣的事兒,自己地盤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要想做個合格知州/知縣,自己管轄範圍的事情,要清楚明白。這句引申意思是,「知天」就是與「天」完全合拍。

「事天」就像子事父、臣事君一樣。「子」和「父」還是兩部分,還沒有完全融為一體。

需要存養心,是因為不能做到盡心,因此必須有存養的功夫。必須堅持存養,時刻不斷,從量變到質變,等到不需刻意存養的時候,才能算是到達「盡心」的高度。

「天」、「性」、「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體系,是以「天」為基準的順序下來的。我們努力存養這個「心」、這個「性」不偏離「天(理)」,如同「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一樣。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意思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應該終身潔身自愛,不做任何汙損損害身體的事情」。

所以,「學知利行」,是屬於賢人份內的事情。

「夭」是早亡,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壽」就是長壽,安享天命。「夭壽不二」講的是境遇的變化,無論壽命長短,無論窮富,都堅持一個方向不變。「夭壽不二」指的大多數普通學習者,還看不到天理究竟是什麼樣子,只是努力堅持做好自己認可的方向。顯然,「夭壽不二」的人和賢人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既然大家天資悟性不同,為學功夫的方式方法就不一樣了。賢人是能看到「天」的大致輪廓的,也就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賢人已經懂得如何存養本心,雖然賢人還沒有做到天人合一的程度,但大方向是沒問題的。

「夭壽不二」這個階段,還看不到「天」的樣子,還可能會因為境遇的變化而變化,做不到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和「天」合拍,立心還不夠專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斷斷續續,最近比較閒,立志要好好修身,過一段時間忙起來了,就把修身放在腦後了,不一定什麼時候再想起來。如果連「存心」的標準都達不到,還談什麼「盡心」呢?

對大多數普通學習者,暫且讓他們不以境遇的變化而改變為善之心。人的天命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人力可及的,另一部分是人力不可及的。「窮通夭壽」就是天命中人力所不及的部分。坦然面對,做好人力可及的這一部分,修養自身以待天命,就是坦坦蕩蕩的吾心光明。

平常心面對人力不可及的部分,按照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恰好說明「夭壽不二」的普通學習者,還不知道天命究竟是什麼。

在「事天」這個階段,賢人雖然還做不到所想所行完全符合天道,自己和天還是分隔為二,但已經真切地知道天命之所在,看到「天」的輪廓和方向,只需要心存敬畏,恭敬地存養本心,慢慢的趨近,最後就會天人合一。

「俟[sì]」是等待的意思。「立」字是「創立」的「立」,如同「立德」、「立言」、「立功」、「立名」的「立」字,是「建立、樹立」的意思,之前沒有,現在開始建立的意思,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思是普通學習者還不能真切地知道天命之所在,所以要「盡人事,聽天命」,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努力堅持,才能「立命」。

也就是孔子說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的層次。所以說,「困知勉行」是大多數普通學習者的事情。

現在把「盡心、知性、知天」認為是格物致知,讓普通初學者完全摸不到頭腦,茫然四顧不知如何是好。同時用聖人「生知安行」的高度來苛求普通初學者,無異是讓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做微積分,純粹是坑初學的事情。

事情不是這個搞法的,這點是我和朱熹最大的區別。當年我也是按照他說的方式去修,發現這條路根本就走不通。而我說的東西,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證明是可行的。朱熹的搞法會讓學習的人疲於奔走,勞而無功的。

「率天下而路」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是:「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意思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事情,合理的社會是有分工的,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如果一個人身上所需的用品一定要自己製作而後使用,就會導致天下的人疲於奔走的。」

您所說的「務外遺內,博而寡要」的人,根本問題就出在這裡,這個地方也是學問最要緊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整個「格物致知」之學的地基,地基有問題,後面無論怎麼蓋樓都是沒用的。

陽明先生最後說,天下被誤導成這個樣子了,我不得不冒天下人的非難和譏笑,冒著自身可能陷於罪名羅網的風險,絮絮叨叨的出來正本清源,堅持弘道天下。

當時朱學是天下正統,影響極大,是壓倒性的優勢。陽明先生正本清源面臨的難度,不亞於愛因斯坦剛提出相對論的樣子,天下都在笑,說你精神分裂了。

《孟子·公孫丑上》:「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自反」是反求諸己,反省自己。「縮」是「直」的意思(《禮記、檀弓》記載:「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孔穎達註:「縮,直也。」因為《禮記》中「縮」與「衡(橫)」相對,所以推斷「縮」有「直」的意思)。

反省自己,如果我的所作所為都是不符合天理的,就算是面對卑賤的人,我也會忐忑不安;相反,反省自己,如果自己所作所為是符合天理的,就算面對千軍萬馬,我依然一往無前!

陽明先生正是如此,胸有浩然正氣,自然就能做到理直氣壯的正本清源,弘道於天下!

劉長志

儒學學者、陽明心學踐行者

正本清源,吾輩本分!

劉長志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