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霍元甲為何而死(大俠霍元甲42歲離世)
2023-05-30 05:41:05
通過大量影視劇的傳播,霍元甲及其弟子陳真的故事早已是人們熟悉的故事。
在真實的歷史上,霍元甲的弟子中沒有陳真這個人物。真正讓霍家拳開宗立派的人是霍元甲和及其大弟子劉振聲,而讓霍家拳遠傳海外的是霍元甲的二兒子霍東閣。
清末時期,是中國人最受壓迫和倍感屈辱的時期。在接連遭遇甲午之辱和辛丑之敗的幾年間,中國社會瀰漫著一種不自信。
振奮國人精神的大俠霍元甲在無數尋求中國救亡圖存道路的英雄中,霍元甲是當時中國人的一劑強心針。當時西方的大力士和格鬥家紛紛來華表演,通過炫耀武力來羞辱中國人。
霍元甲在此時挺身而出,在比武中屢屢擊敗來自西洋、日本等國的大力士和格鬥家,從此霍元甲聲名威震上海灘。
霍元甲的故事經過報紙雜誌大量傳播感染了無數國人,使中國人不如外國人的悲觀論調一掃而空。
有趣的是,最早報導霍元甲事跡的媒體是當時陳獨秀做主編的《青年雜誌》(《新青年》雜誌的前身)
在多次打敗洋人格鬥家後,霍元甲的聲望日隆,全國上下也因他而掀起一股習武的熱潮。霍元甲在農勁蓀的建議下,趁著武學熱潮的興盛,創辦精武會。
精武會在創立之初,聲勢浩大,參會的人絡繹不絕。精武會的火熱引起了日本人僑民的注意,日本人對打敗過自己的霍元甲一直耿耿於懷。
為了擊敗霍元甲,日本柔道協會在國內挑選了十多名柔道高手組成挑戰隊,由柔道協會會長作為領隊,遠渡重洋上門挑戰霍元甲。
霍元甲與弟子劉振聲一同出戰,比賽時劉振聲連挫日方數人。日本領隊見勢不妙,便提出自己與霍元甲單挑。
在交手中,霍元甲完全佔上風,日本領隊自知無法打敗霍元甲,欲使用陰招傷害霍元甲,此邪招被霍元甲識破,霍元甲反而借力把日本領隊摔成手臂骨斷裂。
日本人挑戰不成,就借交流的名義設宴款待精武會門人。在席間,看到霍元甲有咳嗽的症狀,日本人假意關心,得知霍元甲有肺病後,日本人推薦霍元甲到日本醫院就診。
心胸坦蕩的霍元甲不顧勸阻,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在日本醫院就診後,霍元甲的病情沒有絲毫好轉,反而日漸嚴重。
精武會門人果斷放棄日本醫生,請來中國醫生,此時才發現霍元甲已中毒過深,醫生回天無術,霍元甲在創立精武會不到三個月,一代大俠就憾然離世,年僅42歲。
事後精武會門人專門化驗了日本給霍元甲的藥,發現這份藥是慢性毒藥,在日後檢驗霍元甲的屍骨時,也發現了霍元甲中毒的痕跡。
日本人要消滅的不是霍元甲,他們真正要消滅的是霍元甲身上那種讓國人振奮的自強精神。日本人企圖通過毒死霍元甲來打擊中國人能夠自立自強的信心。
日本人陰險的小人之舉更加彰顯霍元甲坦蕩的胸懷和高尚武德。一代民族英雄就此離世,兇手卻因為是外國人一直相安無事。
這種不公平的情況也反映出在那個列強橫行中國的時代,普通中國人悲慘的境況。
子女多為平常人 只有二兒子發揚父親遺志
霍元甲去世後,留下遺孀王氏和兩兒三女。王氏一直在老家照顧兒女。長子霍東章一直在老家務農,從未有其他新聞。
三個女兒嫁的也是平常人家,在時間的流逝中早已沒了消息。接過霍元甲遺志的是其二兒子霍東閣。
當時精武會由霍元甲的兒子霍東閣和族人霍元卿繼承。霍東是霍元甲是最喜歡的兒子。霍東閣時年不過15歲,卻頗有父親遺風。
世人看到霍元卿和霍東閣的精湛武藝之後,紛紛加入精武會,。在霍東閣和霍元卿的操勞下,精武會的聲勢更勝霍元甲時期。
霍元甲去世後,精武會不僅沒有作鳥獸散,反而發展的更加迅猛。
這個情況是日本方面意想不到的,日本在20世紀初一直有吞併中國的野心,所以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自強意識十分忌憚。
可是日本人對中國的認識還是淺薄,通過毒死一個霍元甲就能壓抑中國人反抗外族欺壓的意志是十分可笑。
霍東閣在上海教授武藝十年後,在廣東當地人士的邀請下,霍東閣舉家來到廣州開辦精武分會。廣東人向來崇尚習武,霍東閣來到廣東是如魚得水,迅速獲得當地人的大力支持。
廣東地區也是華僑之鄉,霍東閣在廣東通過華僑了解東南亞地區的武術發展情況,經歷了解後。霍東閣認為比起競爭激烈的國內,精武會在東南亞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經過認真考慮後,霍東閣正式決定繼續南下,把精武會的事業拓展到東南亞。而此時他的家庭成員卻對他下南洋的想法表示反對。
霍東閣的妻子是典型的北方人,在廣州時她已經對南方的氣候產生了相當的不適應,她表示不願意隨霍東閣前往更熱的東南亞地區。
霍東閣在無奈之下只得把妻兒送回來北方老家,和家鄉親友做了告別後,霍東閣毅然的孤身上路,踏上了印尼這塊熱土。
初到異鄉的霍東閣嘗到了獨自闖蕩的艱難,只能通過一次次小型的登臺表演積累名聲。經過多次表演,霍東閣把霍家拳法傳播到了印尼各地,很多華文學校紛紛邀請霍東閣任教。
霍東閣在印尼的名聲越來越大,他也如願在印尼的首府雅加達建立了精武印尼會館。隨著會管規模的擴大,霍東閣叫來了侄子霍壽嵩一起掌管會管事務。
霍東閣和霍壽嵩從此一直在印尼開展霍家拳的教學事業,直到去世。他們的後代在印尼當地開枝散葉,形成了一個大家族,而霍家拳法也在東南亞一直在流傳。
文/史海觀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