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詩詞複習技巧(中考專題複習之準確揣摩古詩歌思想感情)
2023-05-26 07:31:55 1
中考詩詞複習技巧?中考專題複習之準確揣摩古詩歌思想感情,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中考詩詞複習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考詩詞複習技巧
中考專題複習之準確揣摩古詩歌思想感情
1.古詩題題目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⑺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下列對「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亂石穿空」描繪石壁直插雲天的景象。
B、「驚濤拍岸」描繪江濤洶湧澎湃的景象。
C、「捲起千堆雪」描繪白雪堆積岸邊的景象。
D、這幾句直接描寫赤壁雄偉開闊的景象。
(2)對這首詞的感情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表達了作者對如畫江山的讚美之泉。
B、抒發了作者思念故國的悲苦之情。
C、表達了作者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之情。
D、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
1(1)答案:D
(2)A
2. 古詩題題目
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按要求作答。
從軍行
(唐)王維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馬嘶亂,爭渡黃河水。
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裡。
盡系名王①頸,歸來報天子。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辭鳳闕,鐵騎繞龍城③。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注]①名王:匈奴王,②牙璋:調兵的符信,這裡指代軍隊,③龍城:也稱龍庭,漢時匈奴要地,這裡指塞外敵方駐地。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吹角」二句從行軍寫起,「喧喧」二字形象生動地描寫了士兵們起床後、出發前緊張忙忙碌的熱鬧場面。
B.楊詩首聯用「烽火照西京」和「心中自不平」分別寫出了軍情的緊急和人物的內心,交代了事件展開的背景。
C.「笳悲馬嘶亂」四句,具體寫戰鬥的過程,一個「亂」字,概括了雙方即將投入戰鬥時笳鳴馬嘶嘈雜一片的情景。
D.「牙璋」二句採取跳躍式結構,先寫軍隊辭別家鄉,然後寫邊塞戰鬥場面。這種跳躍十分自然,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2)「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是傳誦的佳句,「凋」字用的尤妙,請簡要賞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答案:D.「軍隊辭別家鄉」錯誤。「鳳闕」指的是朝廷。
(2)「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大雪瀰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這裡的「凋」字用作使動用法;這兩句別具機抒,以象徵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徵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
3.古詩題題目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①
李白
樓觀嶽陽②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南遊嶽陽後作這首詩。②嶽陽:天嶽山南面。
15. 下列對這首詩內容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首聯寫立足嶽陽樓下,樓的全貌和湖的浩蕩開闊盡收詩人眼底。
B. 頷聯下句本是寫月出山口,卻說是山銜來美好之月,想像新穎。
C. 頸聯描寫詩人在嶽陽樓休憩飲酒,浮想聯翩,仿佛在天上雲間。
D. 尾聯寫詩人醉酒後,習習涼風吹人,衣袖翩翩飄舞,氣韻生動。
16. 下列對這首詩藝術特點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注重詞語錘鍊,首聯「盡」「開」二字精煉傳神,營造出遼遠意境。
B. 運用比喻手法,把「愁心」比作大雁,表現詩人遇救的愉悅心情。
C. 運用誇張手法,用「雲間」「天上」極力表現嶽陽樓的高聳入雲。
D. 運用烘託手法,全詩沒有直接描寫樓高,卻無處不顯出樓高。
題型及考查內容:
設置的題型以兩道選擇題為主,每題3分共6分,常問「不恰當」的一項。常考內容(寫什麼)、手法(怎麼寫)、思想感情(為什麼寫)。
二、必要的知識儲備
1.古詩歌情感常見類型
憂國傷時——①揭露統治者昏庸腐朽 ②反映離亂的痛苦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建功報國——①建功立業的渴望 ②保家衛國的決心 ③報國無門的悲傷
④壯志難酬的悲嘆 ⑤揭露統治者的窮兵黷武 ⑥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
思鄉懷人——①羈旅愁思 ②思念親友 ③邊關思鄉 ④閨中懷人
離愁別緒——①依依不捨的留戀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③坦誠心志的告白
生活雜感——①寄情山水的悠閒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
④青春易逝的傷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 ⑥告慰平生的喜悅
2.情感術語
離愁別緒、思鄉懷人、恬淡閒適、清高孤傲、傲岸不羈、孤寂惆悵、悽苦煩悶、傷感不平、苦悶無聊、樂觀曠達、輕鬆愉悅、建功立業、壯志未酬、報國無門、憂國憂民、美人遲暮、借古諷今、懷古傷今、物是人非……
準確揣摩學考古詩歌思想感情的方法步驟
1. 關注題目
題目蘊含著諸多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詩人的心情、詩歌的意境、詩歌的類型等。抓住這一切入點,有助於我們理解詩歌的內涵。
如《渡荊門送別》是送別詩,應有離情別緒在詩中體現。
2.關注作者
作者的生平、風格、思想、政治抱負、主要經歷等等,無不影響作者的情緒。所以,在鑑賞作品時,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風格、思想抱負等。
3.關注時代
把握時代風貌特徵,把詩歌放在時代背景下評析,才能準確領悟其思想感情。
例如南宋前期的詩人,生活在戰亂頻繁的年代,目睹甚至親歷山河破碎、人民流離的痛苦,便胸懷收復中原的宏願,有的還參加抗金鬥爭,其作品大多抒慷慨憤世之情,高唱愛國熱情;而南宋後期大勢已去,只能感喟哀時,低吟黍離之悲了。
知人論世
李白:懷才不遇,不畏權貴;風格豪放飄逸
杜甫:飽受戰亂,憂國憂民;風格沉鬱頓挫
陶淵明:山水田園詩人,不慕權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灑脫恬淡
李清照:早年少女情懷,婚後與丈夫的甜蜜離思,晚年國破家亡後的悽愴
蘇軾:政治上屢遭挫折,但豁達豪邁,詞風豪放
辛棄疾: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壯志難酬,詞風豪邁悲壯
4.關注注釋
鑑賞詩歌的試題有時會加註解,凡是所加的註解,一定會對我們理解詩歌有幫助,我們一定不能輕易放過,要認真閱讀,好好利用。注釋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幾個:
①介紹寫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創作動機及詩歌的思想內容;
②介紹相關句子,一般暗示詩歌的用典或意境;
③介紹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詩歌的藝術風格及感情基調;
5.關注意象
意象是作者的主觀感情與客觀物象的完美結合,是詩人情感顯現的載體。
如「行客」「歸鴻」等意象就蘊含著漂泊在外,思念家鄉之情。
6.看關鍵
從傳達詩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關鍵詞有顯性與隱性之說。
①顯性關鍵詞
可明顯看出詩歌情感類型的詞語,如愁、怨、憤、悽、喜、樂、憐、淚、閒、悵等詞語,為情語。如「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中的「獨」是情感語言,它揭示出詩人的孤獨感;如「獨行穿落葉,閒坐數流螢」中的「獨」「閒」就是情感語言,揭示出詩人的孤獨、無聊之感。
②隱性關鍵詞
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詞語一般是隱性關鍵詞,它們雖然不是詩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為景物語。另有一些典故語,需要通過挖掘典故的本義來探尋作者的用意;還有一些表情態、語氣的虛詞,如「但」「惟」「空」「又」等,也應引起注意。
練習鞏固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完全恰當的一項是( )
A.上片首句通過視覺、觸覺的感受,來表現秋的來臨,並寓情於景,把主觀和客觀、景和情融合在一起。
B.「雲中」三句句式倒裝,句意是:我站在明月朗照的西樓上,仰頭看到大雁飛回來,讓我浮想聯翩,會有誰託它為我捎來書信呢?
C.「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即景比興,既嘆息自己的青春象花那樣空自凋殘;又感慨自己的丈夫遠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從中可見詞人內心孤獨寂寞。
D.「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二句,寫出了夫妻雖然分處兩地,但彼此之間卻是寄相思於彼此都思念牽掛著對方,足見兩人之心心相印。
2.對這首詞的理解賞析,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上片主要寫詞人的獨居生活,下片直抒胸臆,寫離愁無法排遣。
B.「紅藕香殘」是以點帶面的寫法,不僅點明時令為秋,而且渲染了一種悽涼冷落的環境氣氛,襯託了作者的孤獨閒愁情懷。
C.「雲中......月滿西樓」這三句展示的意境是屬於作者的主觀臆想,但卻飽含著對丈夫的無盡思念。
D.下片最後三句新穎別致,詞人對愁的描寫十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使讀者領略到詞人的萬千愁緒。
答案
1.A 「上片首句通過視覺、觸覺的感受」外還有嗅覺
2.C 不是「主觀臆想」,是眼前景象
《旅夜抒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完全恰當的一項是( )
A.詩的前四句寫「旅夜」的情景,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景物有細草、微風、危檣、星垂、月湧。
B.首聯寫細草在微風中飄搖,孤船漂泊獨立長夜,營造了孤寂悽涼無助的氛圍,襯託作者的心情。
C.頷聯中「垂」「湧」兩個動詞用得生動傳神,展現了平原的廣闊無邊和江水浩蕩奔湧,意境開闊曠遠,襯託出平原的廣闊和江浩蕩之勢,表現出詩人開襟曠遠的喜悅之情。
D.詩的後四句是「抒懷」,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漂泊無定的感情。
2.下面關於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詞一、二句寫近景,三、四句寫遠景,景中寓情,通過寫景展示詩人的境況和情懷。
B.頸聯以樂景襯哀情,用宏大廣闊之景來反襯內心的孤寂,表達出悽涼之情。
C.頸聯運用反語手法,立意含蓄,表現出詩人內心的憤懣不平。詩人才華出眾,胸懷天下,憂國憂民,本應得到重用,卻一直懷才不遇,遭受排擠,漂泊天涯,孤苦寂寞。
D.尾聯採用設問、比喻和襯託的手法,將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為沙鷗,且用廣闊天地襯託沙鷗,更突出沙鷗的孤獨,直接表達詩人內心漂泊無依的傷感之情。
答案
1.C 用宏達廣闊之景反襯內心的孤寂,表達詩人的哀涼之情,樂景襯哀情
2.D 不是「直接」,是間接,借景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