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吃素的人都怎麼樣了(憑什麼瞧不起吃肉的)
2023-05-26 03:57:38 1
△1985開始每年的3月20日是「世界無肉日」,由總部設在華盛頓、非贏利的公益性組織「農場動物改革運動」發起
最近身邊的朋友好多在追吃素的時髦。「還吃肉太不健康了吧,你不知道現在流行吃素嗎?」被問到的我啞口無言。跟朋友約個飯局,不是去素食餐廳,就是非要跟服務員說自己只吃青菜並要求植物油炒……
走在街上都能感覺得到,越來越多的純素沙拉,素食餐廳興起,而且素食套餐貴到飛起。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世道開始變成了菜比肉貴了?
△一看素食火鍋就沒胃口
你 吃 素 就 吃 素
憑 什 麼 不 讓 人 吃 肉?
2月7號,央視新聞網和北京新聞頻道發布了一則名為「權威出版物將2019年稱為素食之年」的新聞,預測人類的飲食將會在未來50年內轉變成以植物為主的時代。
最新數據顯示,據Twitter在2019年一月的份數據顯示,無動物肉類飲食,在趨勢榜中排名首位。
作為素食人口增長最快的英國,素食者人數現已超過350萬,佔總人口的7%,這些數據表明,素食主義在短短兩年內增長了700%。美國素食者的數量在三年內增加了600%;大約8.7%的澳大利亞人口現在遵循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30%的芬蘭開始減少肉食的消費。
△去年臺灣「素食新聞網」稱,巴西吃素人口逐漸加,超過3000萬人吃素,比臺灣人口還多
聽起來有點誇張,但素食革命確實掀起了不少飲食風暴。就算身處在全球肉類消費最大的中國,我們也能感受到這種飲食觀念的變化。
過去的中國人普遍覺得,吃肉代表體面和富有的生活。然而隨著都市現代化發展的今天,尤其以都市的白領和富裕人家為導向標。
他們不再認為大魚大肉才是象徵賦予和地位,越來越多人開始走進素食餐廳,各種檔次的素食自助餐在各大城市蔚然成風,在飲食上流行健康環保的概念。
我國的素食主義者到底有多少?《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也就是2014年,提到選擇素食的人超過5000萬,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明確的數據可查。
中國的純素市場預計將在2015-2020年間增長17%,尤其以北京和上海這兩座大城市為主。
△雖然中國是肉類消耗大國,但這幾年的漲幅有所減少
素食主義者主張吃素的原因,無非大多離不開這三點:健康飲食、動物環境保護、宗教因素。從小眾邊緣到風靡流行的素食主義,其中也有賴於聰明的商家們。
他們嗅到這些契機加以炒作宣傳,於是越來越多人也就跟風加入素食大軍。
「你看我偶像賈伯斯都開始吃素了。」
「你看那些女星,一個個不是吃素才能保持身材好嗎,素食才是防腐劑啊。」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甚至有些極端到主張自己為了拯救地球和健康才吃素,他們甚至因此把「純素食主義」當成是絕對的「宗教信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要求身邊的人也要素食。
老藝術家看到有太多父母因為素食宗教狂熱,而讓弱小的生命就此告別於世的新聞,最關鍵的是,這些父母通常都缺乏正確的科學知識和醫療諮詢。
據《每日郵報》報導,今年2月16日,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對素食主義夫妻走火入魔,只餵5月大男嬰吃馬鈴薯泥,導致兒子出生5個月後,體重僅增加0.4公斤,雙眼凹陷差點餓死,警方以忽視照顧罪名逮捕了這對夫妻。
可怕吧,但這幾年幾乎都能找到案例:去年澳大利亞一對踐行素食主義的夫婦就因給孩子餵養純素飲食而被抓捕並面臨判刑;前年還有一對比利時父母只餵養孩子「植物奶」,7個月大的嬰兒營養不良而死亡。
△澳大利亞這對父母最終承認對孩子造成嚴重傷害的罪行並被羈留,圖片來源於《每日郵報》
這些新聞實在令人髮指,老藝術家看完只想問:你吃素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讓別人不能好好吃肉呢?
吃 素 就 健 康 長 壽?
你 怎 麼 不 出 家?
首先老藝術家先聲明一點,這裡主張的立場,並不針對擁有宗教信仰吃素的人群,而是對立於那些跟風的素食主義者,以及將素食當成是唯一信條,並強迫身邊人都吃素的極端主義者。
對於那些跟風吃素,倡導吃素就健康長壽的素食主義者,老藝術家通常是避而遠之。因為一碰到這樣的人,他們準時在你吃大魚大肉的時候,透露出一種優越的時髦感:「如果你吃素,真能多活二十年。」
對啊,在他們面前,吃肉真等於慢性自殺。
但事實上,素食健康論真的能站得住腳嗎?
麥可·艾倫·福克斯所寫的《深層素食主義》一書裡對素食主義者是這樣劃分的:蛋奶素食者:吃蛋和乳製品,但不吃肉;奶素食者:吃乳製品,但不吃蛋或肉;全素(或純素)食者:不吃任何肉、乳製品或蛋(一般也不吃蜂蜜)。
英國的Dailymail《每日郵報》在2017年就有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採用全素食生活方式的人,罹患心臟疾病的概率低於平均水平,但是那些食用含高糖及加工食物的素食餐飲的人比肉食者罹患心臟疾病的比例實際上要高出32%,可見健康長壽並不是取決於吃素還是吃肉。
從營養成分來說,很多吃素者認為,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在素食中幾乎都可以獲取。但其實並不是,比如幾乎只存在動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基本上沒有的維生素B12、微量元素、動物蛋白等含有的氨基、膽鹼等。
而那些奔著要減肥而吃素的白領,餓死自己不說,還不能達到效果。素食、肉類一樣都有熱量,如果熱量過剩,無論是素食還是肉類都會讓人發胖。
長期不進食肉類食物,會造成動物蛋白質攝入不足。當蛋白質攝入不足時,人體內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就會失衡,免疫力下降、記憶力下降、貧血、消化不良就會接踵而來。
所以你非得跟肉跟正常人需要攝入的營養過不去幹什麼?
除此之外,忠實的素食者、素食時間長的人,抑鬱風險更高。2017年《每日郵報》一項對英國1萬名男性的調查表明,吃素者們患抑鬱症的風險,是愛吃肉的2倍。
當然有些素食主義者認為如果能根據營養成分全面均衡,通過補充蛋白和維生素能避免這些問題,你看退役美國世界級田徑冠軍卡爾·劉易斯不也是宣稱——我吃素後再無對手嗎?素食一度還是歐美體壇的爆款。
拜託人家是運動員,都有自己的一套飲食能量食譜標準。但對我們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吃東西前還要花很多功夫搞清楚自己對於各種營養成分的需求,以及各種食物含量多少,實在是太累了。而且通過維生素片和補充劑補充營養,也可能因為藥物作用損害健康。
既然吃素,大多數人還得吃葷素適應。很多商家還盯準素食風潮,以綠色健康作為宣傳的噱頭,讓全素者能很快在超市各找到滿足他們需求的葷素。
現在的超市冷藏柜上的貨品,一排排炸肉排、香腸和奶酪,實際上卻是由蔬菜替代品和調味料組成,就連是葡萄酒和薯條都有全素的。
△「人造肉到底算不算肉」這一問題引發美國食品行業爭論
創立於 2009 年的 Beyond Meat 一直是人造肉領域比較領先的公司,還獲得了蓋茨投資,產品開始在超市上架了。他們的肉餅是在實驗室裡用豌豆蛋白、菜籽油和椰子油做出來的。現已經在全美國的 Whole Foods 和西海岸 30 家餐廳以及耶魯的飯堂裡出售產品了,而且表示「賣得挺好」。近來英國平價快餐連鎖品牌Greggs上周還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素食香腸卷,儘管一出新品很快被一搶而空,2013年波斯特教授造出的第一塊人造牛肉餅,成本高達32.5萬美元。「人造肉」這種流行標籤在國外大行其道,但依舊受到不少網友爭議。
△午飯時分的許多Greggs連鎖店,這款新品香腸卷都被搶購一空。
要讓人造肉真正進入人們的日常食譜,還得解決一個最大難題:居高不下的成本,以及人造肉培育生產和食品監管的標準該怎麼定,到目前來說都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就算是有能為地球「減負」誕生的人造肉將端上餐桌,你會吃嗎?
要知道這類仿葷的素食,乍一看似乎是健康快捷的選擇,但其中大部分都是過度加工的工廠產品,為了能有「肉香味」添加了多少碳水化合物、添加劑和香精,吃這樣的素食,又能健康到哪裡去呢?
假 如 全 世 界 改 吃 素
會 變 成 什 麼 樣?
除了追求健康時髦的生活方式之外,素食者還秉承著為了減輕動物的痛苦,為了支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他們首先搬出了氣候變化的報告,以在全球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中,食品生產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其中大部分都來自畜牧業。以美國為例,一個四口之家由於吃肉排放的溫室氣體,比開兩輛車排放的氣體還要多。
去年的一項研究證明,生產一公斤牛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和一輛經濟型轎車行駛100公裡的排放量大致相當。生產一公斤豬肉或禽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相當於轎車行駛大約50公裡的排放。
△但是如果肉類從菜單上消失,這對全球的經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所以他們本著為人類的綠色事業做貢獻吃素,而我們這些吃肉的,就是為了一己私慾殘害生命,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天哪,看到你們吃肉,就是在殘害小動物。」「你不知道你現在正在危害地球,正在殺生嗎?」
事實上,BBC曾做過這樣的假設——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變成堅定的素食主義者,至少有數百萬人的利益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據估計,世界上約有20億人處於營養不良狀態,因此找到合適的肉替代品對於他們來說尤為重要。如果全世界改吃素,這將在發展中國家引發健康危機,因為他們將無從獲得微量元素。
全世界的農業用地約為50億公頃,其中68%都用於牲畜養殖。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乾燥和半乾燥的牧場土地,只能用來養殖牲畜。
沒有了牲畜,有些環境就可能不適宜人類居住,尤其是遊牧民族,就只能在城鎮中定居,漸漸失去自己的文化身份。
我們還要幫助那些從事畜牧工作的人轉移到別的行業中去,如果沒能為他們提供清晰的就業選擇,我們就有可能面臨嚴重的失業和社會動亂,特別是在和牲畜養殖業聯結緊密的鄉村地區。
就算我們不靠畜牧為生的人,無論在歷史、傳統的文化認同上,吃素都難以改變我們吃肉的血統。
全世界有多少種族在婚禮和節慶日上送牲畜作為禮物,如果完全摒棄肉,將會對這些文化都造成巨大的衝擊。
△ 從事畜牧業經濟,多以奶茶、奶食品、手抓肉及各種麵食為主要飲食
無論從全人類的健康,還是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穩定角度考慮,我們都無力承受一個完全吃素的世界。
活 得 太 累
為 什 麼 還 要 壓 抑 吃 肉 的 天 性?
就算素食主義者堅定不已還頭頭是道,都沒法改變人吃肉的天性。素食做得再好再美味,但你覺得能堅持多長時間不吃肉?
早在5年前的一項來自人文研究委員會的研究顯示,84%的素食者最終放棄素食,轉而吃肉,超過一半的人在一年內再次開始吃肉,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堅持不到三個月。
在11000名研究對象中,88%的人表示從未嘗試過素食,一直吃肉,10%承認嘗試過素食,但後來又吃回了肉,只有2%是從頭至尾的素食主義。
那些後來再也抵擋不住放棄素食的人,一致認為:「雞肉是最難抵抗的肉,一吃就停不下來。」
58%的前素食者認為,健康是他們素食的主要原因,但這個理由,仍舊不足以讓他們長期堅持下去。
BBC電視節目《相信我,我是醫生》的加爾斯·楊(Giles Yeo)醫生決定親自嘗試全素食一個月,體驗全素食是否適合他。但他也很快發現,全素食並不容易做到。
△加爾斯·楊醫生體驗一個月全素食的生活
因為很多你認為跟動物不沾邊的食物,其實都含有動物成分。蛋、奶酪和肉類當然不能碰,但是義大利麵條呢?裡面含有蛋。蛋黃醬呢?裡面也有蛋。葡萄酒一定能喝吧?但其實有些酒類飲料製作過程中使用魚骨或其他動物的蛋白質。
不僅難以抗拒肉食的美味,有三分之一的素食者重新開始吃肉,是因為他們有個吃肉的伴侶。那當然,上哪找只吃碳水化合物的伴侶啊。吃素還得搭上自己的下半生幸福,真的值得嗎?
最近幾年同樣風靡程度有的一拼的「舊石器飲食法」(Paleo Diet),就是有點回歸原始生活方式的意思,像穴居人一樣吃喝拉撒,他們主張要就吃得像原始舊石器時代一樣,新鮮肉類、魚和海鮮該吃就吃,要多粗獷有多粗獷,就差沒有跟原始人學光著腳丫在灌木叢中亂跑,赤手空拳追獵野獸。
△米歇爾·塔姆是舊石器生活方式博客寫手和作家,她實行舊石器式睡眠,當然還有舊石器飲食。(圖源自紐約時報)
這幫簇擁者才不相信現代人的飲食依賴穀類、澱粉、牛奶和加工糖類,認為它們並不是人類身體進化過程中所需要的食品,而且造成了廣泛傳播的「文明病」,比如糖尿病和心臟病等。
雖然舊石器生活方式也有不少問題備受爭論,但它的興起,也從另一個層面上在提醒著我們——這都是一種飲食風潮,無論肉食還是素食,其實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健康無公害,那麼的高尚。
當然為了健康,對飲食有所節制,偶爾吃吃素清清腸胃,調節飲食未嘗不可。但別搭上全人類的環保事業,還要everybody一起吃素,你自己的身體最誠實。
要吃肉就吃起來,畢竟活著那麼累,為什麼還要壓抑我們吃肉的天性啊。
參考網站:
1.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_fut/2016/10/161021_vert_fut_what-would-happen-if-the-world-suddenly-went-vegetarian
2.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4762624/Vegetarians-likely-glum-meat-eaters.html
3.https://cn.nytimes.com/lifestyle/20140925/t25paleo/
今日作者
周芷若
編輯 | 蟹老闆
排版 | 蘇麗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