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串鉤用什麼餌(初夏伊河樂戲餐條)
2023-05-30 22:44:48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詩句中如是描述初夏時節田園農忙時的場景。而對於路亞人來說,陽光明媚、河水透亮、魚蝦活躍的五月,同樣是一年中閒不得的好光景。
五月初,正處於水中魚蝦的繁殖期,此時大小魚兒紛紛靠岸,擇草窩枯枝,流水淺灘,尋偶找伴,交配產卵,孕育新生。
那近岸草甸中的金黃河鯽、卵石沙床間遊走的彩色馬口、還有那從大水面結構裡走出深閨的「青梢妹妹」都是這個季節釣魚人最為美妙的遇見!
除此之外,對於溪流路亞愛好者來說,另一種司空見慣的餐條魚,成了此刻那潺潺溪水中,與之戲樂的新寵!
餐條,中文別稱:條、鰷子、白鰷、白鱎、藍刀魚、遊刁子、青鱗子、尖嘴子、浮鰱、餐條、餐子、川條子。其體延長而側扁,背緣較平直,腹緣稍凸,腹稜自胸鰭下方至肛門。
頭稍尖,側扁。吻短,吻長大於眼睛。口端位,斜裂。眼中大,眼間寬而微凸。餐條體背青灰色,側面及腹面為銀白色,全身反光強,無其他任何花紋。
尾鰭灰黑色。雄性在繁殖季節身體變成紅藍相間的彩色,非常漂亮。屬我國初級淡水魚。是低海拔常見之魚類,喜歡群聚棲息於溪、湖及水庫等水之上層。
主要攝食藻類,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殼類及水生昆蟲等,特別喜食河中的小型蝦類。繁殖力及適應性強,能容忍較汙濁之水域。
提起餐條,對於喜歡玩兒手竿的釣友自然是愛恨交加。愛的是它數量龐大,拉餌施釣輕輕鬆鬆便可釣的一個盆滿缽滿。
恨的是它生性貪吃,一手鬧窩的本事兒讓潛心釣大魚的釣友頭痛不已。而常言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世間事兒假若換個角度、換個方式去體驗,便會有新的認識。
而釣餐條,亦是如此!
擬餌釣餐條,路亞釣和飛蠅釣均可。路亞釣拋投距離遠,操控性好,是河道中大水面、障礙區的首選。而飛蠅釣釣線翩翩,毛鉤輕盈,是空曠河道、清清小溪中一種更具藝術的享受。
路亞釣以常見的軟調UL馬口竿配800-1000型號紡車輪、0.4-1.0普通尼龍線或0.05-0.25號PE線、1.5克-2.8克單鉤或迷你三本鉤的小克數亮片便可勝任。
此外,準備一枚五克以內的迷你浮水鉛筆,在水面滑出狗步,挑逗交配期的餐條,更具樂趣。
飛蠅釣餐條,以1-3號溪流飛釣竿為主,再配上與竿相匹配的輪、主線、變徑前導線,可以獲得更為順暢的拋投。
餌則以#21——#16的小鉤形毛鉤進行作釣,以便於嘴巴較小的餐條吸入。飛釣餐條,乾濕式毛鉤皆可,諸如銅頭若蟲、連珠蜉蝣、搖曳假蚊、白翅飛蛾等,釣效極好。
相比於手竿釣餐條,擬餌釣餐條時那尋找到魚群的驚喜、餐條攻擊小亮片時的微秒觸碰、毛鉤入水便被劫殺的視覺刺激,令無數溪釣者著迷。當然,我也不例外!
五月七日,周未,晴天微風。初夏天陽光雖然耀眼,但空氣中還逗留著幾絲春的涼意。
平日裡常與我逗樂的馬口君此刻正身披豔美的華服,忙於求偶,對於小亮片的興趣顯然驟減。因此,以軟竿、細線、小餌嬉戲餐條,便成為了我初夏周未午後的另一種較為愜意的消遣。
釣點選在伊河一處與下遊沙坑相連接的小支流內,河道不寬,只有十五米左右。因多卵石河沙,經過天然的過濾,此處水質極為清澈。
沙坑內的餐條會成群結隊的聚集於此,在激流中交配產卵,再加上河床所處的地勢也較為開闊,因此便成了一處路亞、飛釣的絕佳標點!
沿著熟悉的河堤一路向南,河道兩岸垂柳依依,麥浪翻滾,夏天以這樣一種熱烈的綠色悄悄接過了山花爛漫的春姑娘的班,繼續著季節更替的奇妙。
驅車只需十多分鐘,在繞過一片挺拔的楊樹林後,這條乾淨的小溪流便又一次出現在了眼前。
水依舊很清,卵石依舊多彩,較與往常不同的時,那譁譁流動的水面上,不時可以看到一片片的水花,陡然炸開,又漸漸散去。
我眼睛先是一亮,緊接著心頭一喜!看來此前的判斷沒錯,這繁殖期的餐條還當真是個頂個兒的活躍啊!
閒言不談,撐開釣竿,裝好漁輪,先以一枚1.5克的單鉤小亮片打頭陣!由於河道並不寬,所以拋投起來就更加的隨心所欲一些。
第一竿,我將亮片的落點選擇在急流上沿的緩水區中,因為就數那裡炸起的水花多而密集。輪臂輕搖,帶些小抽竿,1.5克的小亮片便加速扭擺身姿,在這灣淺水中賣弄起勾魚的風情來。
不多時,熟悉的觸碰感便通過竿尖直擊心底,自知魚不大,但心弦還是跟著釣線不自禁的繃的筆直。
又是幾圈兒收線,亮片已經被我回收到腳下,目光跟隨亮片的軌跡看去,腳下五六條緊追亮片的小餐條看著已經靠岸的亮片搖搖頭,才略帶失望的回身遊去!
對我這個岸邊的不速之客,顯然是沒有半點的敵意。我被這群可愛的小餐條逗的直了,抬手輕抖,再次將亮片拋進了不遠處的浪花裡。
這一次,我有意放慢了回收亮片的速度,並挑起竿尖,以不至於亮片掛底。果然,這一改變收到了奇效,沒收幾圈兒,只覺竿尖一頓,緊接著調的略松的紡車輪卸力聲便清脆的響了起來,中魚!
UL柔軟的竿尖來回擺動著,不多時,一尾青背銀身、眼大嘴小,體長十五釐米左右的小餐條便飛出了水來……
譁譁的流水在腳下滑過,前方水域中片片水花還在繼續綻放著。取下亮片,換上一枚3.5克的世尊五目小鉛筆來繼續與小傢伙們逗樂!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搞對像的餐條是三五條公魚對著一條母魚瘋狂追逐,示愛,時常可以看到有魚躍出水來,因此,小克數的浮水筆對於這河道中的大體格白條相較於亮片有著更為致命的誘惑力!
抖腕拋竿,送餌入水,輕抽停頓,小鉛筆便在水面上搖頭擺尾的撒起了歡兒來。
小鉛筆在水面上的魔力自然不必多說,但見它所過之處,便會從其周遭不時閃過一個個水紋,而就在我將鉛筆收回到一多半的距離時,一個較大的劍湧閃過,緊接著一個碩大的水花炸裂開來。小鉛筆也與此同時在水面消失不見了。
悅餌的卸力聲再一次響了起來,只是這一次,相比於此前上鉤魚兒的力道,這一尾顯然大上不少。雖然是餐條,卻與那二十多釐米的大馬口拉力不相上下。
隨著亂顫的竿梢,漸漸的,一尾狀若匕首,銀光閃閃、目測足有二十五釐米的超級大白條便出現在了腳下的水中!我忍不住一聲驚呼:大,真大!
記憶中,上一次釣獲這般個頭的大白條要追溯到六年前在老家那座不被汙染的水庫中了。而今天,能夠在伊河再次碰到如此個頭的白條,實為難得!
小心的摘鉤,放流,下一次的相逢,但願你再長些個頭!
時間,隨著腳下奔騰的溪水緩緩流逝,不論是小亮片奪目的反光還是小鉛筆風騷的「狗步」抑或是那群可愛的小餐條頻頻炸起的水花,是獨屬於溪流釣客最美的享受。
傍晚六點,耀眼的太陽光漸漸失去了它此前明亮,取而代之的是水面上一層金黃的霞光。微風輕吹,楊絮飛舞,在草叢中蟄伏了一天的小飛蟲開始它們傍晚的飛行,水面上的水花更密集了,選擇在這個時間段將毛鉤拋出,會引來一陣新的上魚高潮。
選擇18號的乾式毛鉤,模擬此刻水面上四起的蚊蠅。毛鉤的落點,選擇急緩交界地帶的緩流區和回水灣。
水中的餐條多會在此聚集停留,捕食飛蟲,讓魚鉤喬裝打扮、混跡其中,定會讓魚難辯真假,大膽著鉤!
抽出七八米的飛釣主線,抬竿送線,來回假拋三二下,待主線在空中形成一個平穩的倒「U」形環後,放竿出線,釣線帶著霞光,筆直的射了出去,而釣線盡頭那枚小小的「搖曳假蚊」也在線的作用下,輕飄飄的落在了那片緩水區。
毛鉤入水,還不等我抽動主線,只見數道劍湧便從四周圍了上來。不知是這水下的餐條搞了一天對象餓的慌了,還是這毛鉤太過逼真。沒想到,竟然如此受歡迎!
我心頭一樂,輕拉一下主線,毛鉤在水面輕顫一秒,一尾貪吃的餐條便叼起我的毛鉤揚長而去!我急拽主線,小傢伙哪裡跑!
在我這一反作用力下,三號飛釣竿的前梢一彎,緊接著一尾體態玲瓏的小餐條便飛出了水!
摘鉤放流,繼續拋竿。雖然此時魚情活躍,但在這魚兒有效的著鉤時間段內,快速的作釣的模式,才能不辜負這短暫即逝的黃金上魚期。
小毛鉤繼續在空中飛舞著,我站在這傍晚鋪滿霞光的溪水裡,戲樂餐條。魚雖不大,但這份繁忙生活中難得的自由,輕鬆,愜意,是我樂此不疲的唯一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