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開放已經經歷了幾個階段(浦東開發開放是怎樣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
2023-05-30 12:10:27 2
「『詩』是一種激情,什麼叫激情?站在浦東的土地上,人一下子熱血沸騰。懷著這份激情,我寫下了《浦東史詩》。」今年恰逢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作為浦東圖書館(新館)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今天以「浦東,往事如詩」為主題做專題講座,他2018年底完稿的40萬字大型報告文學《浦東史詩》,近日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了30周年紀念版。
「其實,上海在浦東開發開放過程中碰到的難題,比人們想像的多得多。無論是招商引資,還是各種零的突破,都需要吃螃蟹的勇氣與使命擔當。」何建明歷數浦東開發開放歷程中多位醞釀者、決策者、領導者、投資者、勞動者的家國情懷,勾起不少臺下讀者的回憶。
從阡陌縱橫的農田到全世界矚目的改革開放試驗田,浦東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留下深深足跡,三十年的奮鬥歷程繪就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作為第一部全景展現浦東開發開放歷程的長篇報告文學,《浦東史詩》以獨特的視角、詳實的資料和生動的故事反映了浦東所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沾泥土、冒熱氣、帶露珠的講述,「史」「詩」結合,凝聚著作家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全面再現了浦東開發開放歷史進程,生動提煉了浦東建設者大氣磅礴的家國情懷;不僅真實再現了浦東開發開放「應運而生」的歷史機遇,更生動書寫了浦東開發開放「與時俱進」的時代風採。
業內評價,這部直面當下、謳歌時代、弘揚改革開放的重大現實題材作品,既是當代浦東的創業史,更是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史,代表了當下中國報告文學創作的新高度。
隨著「中國報告文學浦東創作基地」暨「何建明上海工作室」揭牌近兩年,何建明對這片熱土的熱愛與日俱增。他在講座中以浦東高樓為例談到,陸家嘴那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建築,就像一首沒有標點的長詩,更像一曲如支支春筍般破土而出的現代化建築交響樂章,每時每刻都演奏著優美旋律。流光溢彩下,若夢若幻的東方明珠,直躥雲霄的上海中心,還有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香格裡拉、震旦大廈等建築,無不婀娜多姿、風韻萬般。
此前為了寫好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何建明多次走訪並與相關工程負責人交談,比如,金茂大廈底部,是640根插入地下81米深的鋼管連接成的64米乘64米的巨大「底座」,當時灌注這塊大基坑,建設者調動了全上海所有重要的水泥攪拌機,日夜奮戰64個小時;為了確保上海中心這麼高大的樓宇在不同天氣有好的光線,大廈每一塊內幕牆玻璃放置了24個陽光感應器,通過智能窗簾自動「追著太陽跑」,達到自然的照明效果……
入夜後,陸家嘴地標建築一片流光溢彩(袁婧 攝)
「寫上海是一件幸運的事,除了有機會認識那些偉大建築的出生過程和肌體結構,也了解其中凝聚的汗水和智慧,這體現了上海吸收先進科技、開放包容的特質。」何建明認為,浦東開發開放的歷程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傳奇,用文學作品表現、反映時代的進步是報告文學作家的責任,也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上海精彩貢獻力量。他查閱了逾千萬字材料和文獻檔案,採訪了上百位浦東開發開放親歷者,只為將文學筆觸直抵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火熱現場。
「如果讓我打個比方,浦東就像中國駛向世界中心未來的船頭,站在船頭的時候,就有一種乘風破浪的豪邁感。」何建明動情談到,即便今年疫情期間他因偶然因素留在浦東200多天,但他無比慶幸大疫之下被一個偉大的城市所庇護著。「什麼樣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就有什麼樣的城市。浦東正是上海這座人民城市的生動縮影,而對做得好、為人民創造幸福、安寧和美麗的城市,作家理當禮讚。」
作者:許暘
圖片:除署名外出版方供圖
編輯:徐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