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回眸(西廂往事一段漫不經心的鶯花邂逅)
2023-09-23 00:10:07 4
第10章:丹青晴寄畫,朗夜月窺人
我走近了一看,發現他們一干人等,正對著一幅畫評頭點足。
我一看就知道了,一定是劉恆將昨晚我給他的畫取出來大家共賞,那是怎麼一幅畫?
只見一幅中堂畫上,右上角有五個魏碑繁體大字,為「琴峰簫澗圖」,周圍幾條行書小字,寫的是一首五言排律詩。詩文且放篇尾。
內容是一副淺絳山水,畫中峰壑縱橫,典型的李唐大斧劈皴風格,一潭湖水,幾處山丘,一條曲折的瀑布,幾株蒼勁的松樹,兩三間茅廬。人物有兩個,一人撫琴,一人奏簫。
看見我進來後,一群人就問我各種問題,我喝了杯茶,就跟他們閒談了一會兒,藉此休息一陣。
閒聊片刻後,我繼續去寫字。因為天氣暖和,手不僵了,寫起來就快了很多,如今只剩下《孟子》內容的一小部分了。
看著這面最大的牆畫即將完工,我就興奮起來,一股腦地上下梯子寫著。速度益加快了,不到上課時分,當三位民工到來時,我已經徹底完成了這幅最大的。
老馬看到我坐在一旁休息,便遞我根煙搭話過來:「兄弟這手腳快嘛!」
我點燃了煙,說道:「咳,這哪能比你們快,瞧你們差不多都弄好了。」
他接道:「我們這活簡單嘛,都是些粗人,哪有你們寫文化的強,動動筆桿子錢就來了。」
我說「快別這麼說,這各行各業做精了都一樣,不然,兩千多年前的魯班師傅不就跟我們一樣專攻木匠活麼,如今不也是聖賢一般的人物,還有那隋朝的宇文愷,不僅是武將,還設計了兩座都城……」
侃了一根煙時間,大家各行其是,都開工了。因為弄好了最大的,心就放下了許多,不過還得乘勝追擊,畢竟革命尚未成功。
在我休息的時候,我正思考著接下來該弄哪。春暉明媚中,我想起了來時路上看到的牽牛花,再看看剩餘的牆壁,心意一決就這麼定了。
我打算先把那些小塊的零碎牆面畫上牽牛花補滿,此時不帶猶豫,馬上就動手了。
寫意花鳥是國畫中相對簡單的,畫起來也很快,而我這裡用的是齊白石大寫意花鳥的畫法,我看著舒服的陽光,時時吹來徐徐東風,沐浴在春光下,此中真意欲辨而忘言,就索性寄託與畫中。
提起大號毛筆蘸了原料,再點下水,一筆筆刷上牆去,這裡一團那邊一簇,很快就畫好了葉子;
然後畫出莖、梗、花和花苞,我用胭脂紅畫了花和花苞,用綠色點出花蒂,連上莖枝,就很快完成了一幅。
不待停息,繼續下一幅藍色的花。這幅大了些,我就在下面太多空白的地方,畫上嫩黃色的四五隻毛茸茸的雛雞;
接著是紫色的花,這面牆狹窄,上面點綴了兩隻並立於籬笆竿的肥鳥;
再然後是橙色、黃色……
一共七面小牆,我分別用七色各畫了一幅,分別題字「晴天」「迎霞」「向陽」「生機」「麗日」「藍天」「鬥豔」,落款就一個草書「翎」字,下面畫上硃砂色圖章,第二節課期間就完成了。
我稍微緩了口氣,就趕緊準備接著畫。今天打算把所有的零碎牆面弄完。
這些牆面雖然小,但是總共十多處,工作量也不輕。這時這剩下八面了。
歇罷就開始畫,就近搬了張桌子踩上去畫,因為桌子比梯子省事多,活動線長又可放東西。
我分別在一樓的四小塊牆面,依次畫出摺扇形、渾圓團扇形、芭蕉扇形,和一個方圓形宮紈扇面。
當我用黑色畫出來時,校長夫人,也就是子華媽媽看到我畫的圓,問我道:
「哇!畫得好圓,你是怎麼畫出來的?」
我愣了下,說:「很簡單呀,你不會不知道怎麼畫吧?」
她:「真不知道呢!」
於是我跳下桌子,揀起剛剛放在一旁毛線,線的一頭拴著根粉筆,另一頭粘著張透明膠。
「就這麼畫的。」說完,我把透明膠的一頭粘在地上定一個點,然後牽起另一頭拉直了線繞著畫了一圈。
她:「噢!我還以為你是平手畫出來的呢。」
我:「那我就畫不出這麼圓了。不過難畫的還是有的,那就是芭蕉扇形,像蝴蝶的雙翅一樣,我是先畫出一條中軸線,然後藉助線條慢慢找對稱點才畫好的。」
聽我說完,她徑直走去了宿舍,我畫完框後開始畫內容。
第一幅摺扇章法,做魚戲茨菰,畫四五尾錦鯉,有黃有紅,繞三四箭墨色菰葉,因茨菰葉呈箭頭狀向上,就題字「上進」;
第二幅團扇章法,作熊貓食竹圖,黑白熊貓淡墨竹,不用其他顏色,看那萌萌的模樣,就題「天然呆」;
第三幅芭蕉扇章法,作牡丹圖,墨色莖葉,曙紅花瓣,題「富貴」;
第四幅宮紈扇,作墨荷圖,荷葉有展有收,花朵花苞紅白相間,點綴三隻姿態不同的鼓眼蜻蜓,題「不染塵」,皆以草書題窮款作「翎」,再畫上硃砂色圖章。
校長時不時走過,一次對我嘆道「這畫畫可是講些天賦喲,我也送子華去學國畫了,他就是學不好」。
我說「這得看時間呢,現在他不喜歡,說不定將來又喜歡了,長大的事情可說不定哦」。
下課後沒過多久全部完成。這時校長夫人走過來看見了那幅熊貓圖,由於上面的三隻熊貓有一隻小崽我是畫成側身模樣,她也就跟圖畫一樣萌萌的說道:
「矮油,這個熊貓崽怎麼就畫成了個小狗熊,一點都不得熊貓萌!」
這時校長正好在巡遊,聽到後來興地告訴她:「恰恰是這樣才對,你們經常看到的熊貓都是卡通的正面形象,哪知道熊貓真正的樣子,它跟狗熊本來就長得像哩。」
「可是人家還是覺得卡通可愛嘛!」
校長說了會兒就走開了。校長夫人只是隨便說說而已,畢竟那熊貓畫得太有喜感了,於是便呆呆地看著。
幾分鐘後,我收拾了下工具,準備弄樓上的。這時她後突然想到個事,就告訴我說:
「對了,待會我們都要去鎮上赴宴吃酒,今天晚飯你就跟我阿爺一起吃吧!」
「阿爺」這個是我們這邊對父親的稱呼,可能很多外人覺得很奇怪,但這的確是一種傳統古老的稱呼,可以追溯到唐朝甚至南北朝的時候。
我聽了後,自然就想到她父親是門衛大爺,於是回應了句好的謝謝啦,就上樓繼續工作。
由於是樓上,我就索性弄簡單些,咖啡色各畫出四個大小相同條幅框,邊框部分全塗成咖啡色,裡面就寫些關於學問的對聯就行了。
內容就四對: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
「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
由於畫框體的時候,我事先用紙板做了模具,一通刷下來速度非常快,幾個字寫下來,也就花了半個小時。
今天終於可以提前收工了,隨後收起原料工具,走下樓來,此時也才四點過些。
操場上,秋萍她們幾個小女孩正在玩耍,見我走下來,圍著我轉悠了會兒,說早上都看見我練武,她們幾個也想跟我學呢,於是吵著要我教她們練功。
我就說「乖乖,你們不要以為好玩,真要練的話,怕你們會哭呢!」
「我們不怕怕,就要學!」
我:「真要學?」
「嗯呢,要學!」
我:「很辛苦的。」
「哼,我不怕辛苦!」,「我也不怕!」「不怕!」……
我:「那好吧。不過呢,我現在想休息哈,你們誰去幫我搬條凳子?」
「我去!」一個乖乖跑去了。
「誰幫我把這些拿到孔融讓梨那兒去下?」我指著原料和毛筆。
「我來吧!」秋萍拿起來便走。
「秋萍,小心別弄到衣服上,過去放下後用那塊木板蓋好」雖然這幾天她們看過我弄,應該都是知道的,但我還是在後面不放心地吩咐補充了下。
「那我呢?」有一個乖乖問我。
「可以幫我加點熱水嗎?」
「好啊!」她拿起我的杯子往辦公室跑去。「小心點兒!」我還是在後面囑咐道。
不得不說這些乖乖也真是熱情,很快就把事情辦妥了。我把凳子放到一旁沒坐,而是把外套脫下放在凳子上,就開始教她們練功。
三個女孩在我的示範下,正踢,側踢,外擺蓮,裡合腳,看完一個,就讓她們練一下,直到動作大體過得去才教下一個。
暖暖的斜陽下,群山的懷抱裡,空曠的操場上,我慢慢地帶著三個小女孩一拳一腳練功夫。
半個小時過去了,看她們都滿頭大汗,我問還繼續練不,她們回答還要練。我於是繼續,同樣儘量教她們些簡單輕鬆的動作,腿法就教了他們蹬腿和側踹,她們也都學得很用心。
半個多小時後,她們都說腳有些酸,於是我便教她們抖臂甩腿、捶打放鬆後,就結束不練了。
我坐在凳子上舒服的享受這暮光浴兼晚風浴,她們呢,就在我周圍遊去遊來。
十多分鐘後,我感到再坐下去有些慚愧光陰,於是走到辦公室裡寫字,她們也後面跟來,進了辦公室,平時有老師在的時候,秋萍她們是不敢進辦公室的。
今天老師們都出去了,乖乖們才敢大膽進來。我靜靜地練著《集王羲之聖教序》,她們也就在桌子對面一動不動地看著我寫,好久好久,直到天色暮沉方才回去。
我見天色暗了下來,我打算開燈繼續寫,一按開關頓覺不妙,居然停電了!於是我走出辦公室,門衛大爺也從門衛室出來,說停電了,就到食堂點燃氣灶弄東西吃吧。
我倆走到食堂裡,二人都沒玩過氣灶,費了好幾分鐘才點燃爐灶,我們合計裡面也沒有剩餘的蔬菜,乾脆就燙些米線吃得了。
說完大爺架上鍋燒起了水,煮沸後直接取米線燙了起來,還好早餐的佐料齊全,我、秋萍、大爺就這樣吃了晚餐,之後各回宿舍。
我是個閒不下來的人,停電的滋味相當難受,不過還好,手機上有電子書看。
走進宿舍一個人打開司馬遷的《史記》,翻到《秦始皇本紀》接著以前讀了起來。剛讀了了丁點,見外面居然比屋裡還要明亮,就拿起手機走了出去。
是夜明月如霜,星垂天宇,松風徐徐,清景無限,好明亮的夜晚呵,我嘆道,於是緩緩走出學校,沿著幽徑的馬路散步遊心。
門外是一陣松林,蓊蓊鬱鬱的罩著馬路,遮住月光。走出林子是個三岔口,那邊是個泛著依稀燈火的小山村。我不喜歡熱鬧,喜歡安靜,於是走了另一條路,通往清寂的原野,在月光下,和曲折的馬路映得分外通明。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了,好像又不是。鋪滿銀光的原野上,多是一片片碧綠油菜,開著稀疏的黃花,旁邊的荒地裡,是一株株枯萎的玉米杆子紛紛折倒在地,這生機和蕭條相應,一歲一枯榮,倒像是哲學。
田野中夾雜著陣陣松林,風輕輕地拂過,傳來沙沙的響聲,夜更清靜了。突然飛過一行白鷺,放出三兩聲長鳴,不禁想起了《後赤壁賦》中的: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今晚我不會夢見一群道人吧?
我停了小刻,就往回走了,皓月籠罩著校外松林,白雲團團遊過,依然還能找到仙后、獵戶兩個星座,而最清晰的卻是北鬥和銀河,至於銀河上有沒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我可就不知道了。
回到三岔口的時候,看到前面不遠的小賣部,隨即想起皓月千裡,雲淡風輕,如此良夜,怎麼能少了點酒呢。
於是先到了小賣部買了兩瓶啤酒回去,到得門口給了大爺一瓶,取了杯子孤身來到操場上坐下,倒了一杯慢慢斟酌作玩。
剛呷了兩口,大爺就走過來,說我們可以去食堂弄些小菜下酒,於是我們便走了過去,他邊走邊說不要讓老師們知道,不然得受責備。
取了些脆哨炒豆,大爺逕自走到屋裡喝。我便回來坐在操場上慢慢呷,一邊繼續讀秦始皇本紀。
我慢慢讀、慢慢喝,秋萍寫完了作業又,不知不覺地過來了,坐在我旁邊靜靜地聽我讀書,並掇著炒豆吃。
約摸兩個小時後,門口處有車燈照過來,這時我的酒食早已吃完,大爺開了門,知道是他們回來了。我依然在繼續讀著,地上立著一支空瓶。
他們下了車,也知道停電了,而月色如明,大家就在月下來回踱步。
此刻我停止了讀書,站起身來,這時夏姑娘走到我旁邊看見了一旁的酒瓶,登時羨慕起來,說道:
「哇!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多優雅的情調呀!」
我回道:「停電惱人,聊以讀書淺飲消時。」然後拎起酒瓶去一旁垃圾桶處扔了,她也跟著我,一邊散步一邊說話。
我沒在意她跟著我,說話間我慢慢走到旗臺邊上,旗臺不高,坐下往後就是一躺就是舒服。
她看見我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也想學學,於是也坐下躺起來。我們頭挨頭,望著天空沒說話。
沉默了小會兒,我說道:「不怕髒嗎?」
她:「不怕啊,再說這旗臺挺乾淨的。」
我:「那你隨意吧。」
她:「你平時就那麼喜歡沉默嗎?」
我:「肯定啊,沉默是金,幹嘛不喜歡哩。」
她:「其中一定有不少故事吧。」
我:「故事多著呢,前一秒鐘也算故事啊。」
她:「像你那麼厲害又多才多藝,以前應該沒少姑娘追吧。」
我:「多才多藝是個危險的東西。」
「我覺得挺好呀,神奇得讓人羨慕呢!」她疑惑的說道。
「這只是表面的」我說,然後給她慢慢解釋一番:
大部分多才多藝的人是相當怪的,比如張衡,米芾、沈括、徐渭、傅山、達文西等不勝枚舉,這些人其實本身都是相當怪異,也就是常人所說的奇葩。
因為人們在追求文藝、學術、科學等各方面的高度時,很容易卡在瓶頸期,這時候便會出現兩類人:
一類是一根筋,不顧一切拼命突破瓶頸的人,這種人總被稱作天才,由於長期強行突破,時間久了或者一開始便造就了他們偏執的性格,所以會有人說天才都是偏執狂。
而另一類人在瓶頸期時,會冷靜下來思考人性、社會乃至自然的本質,思考越深越會發現,宗教的思想和智慧才是終極真理,於是就會不知不覺的靠近大道,用這些哲學性的智慧來引導自己突破瓶頸,走出障礙,同時也避免走極端誤入歧途。
牛頓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晚年的他居然跨入了在旁人看來與科學天各一方的神學。
思想、方向、修為、素質等這些東西屬於『道』;技能技巧技法等東西叫做『術』。而張衡等這些能以『道』馭『術』的人,他們綜合素質高、目光深遠,不會出現偏執狂躁、乖張、孤傲等副作用,其結局都是相對圓滿的;
反之那些術高道低的人,久了便會受控於『術』,很容易造成乖張、偏執、狂躁、孤傲的性格,程度深了就是直接被『術』完全反噬,結果可能是瘋掉或者自殺。
不管任何領域,搞深研的人要想有成就必須有『痴』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而控制不好這個字就會被反噬,歷史到今天搞文藝科研等東西的人中,走極端的不在少數。他們可能有其他理由,但主要還是『道』根淺薄或者直接沒有。
於是,楊凝式、米芾被世人稱為瘋癲;倪瓚是個超級潔癖;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不僅是軍事家,並且書法、畫畫、詩三絕,結果晚年因瘋殺掉自己的妻子;
『北大才子』的詩人查海生於山海關臥軌自殺;梵谷怎麼樣不用說你也知道的;就算是朱熹、愛因斯坦之輩,他們的私生活毫不檢點。
包括當代很多書法家,晚年就專弄些搞怪奇異,其實他們本身是有很深的技法功力的,然而思想情操跟不上技法技巧,也就是術高道低,遲早會淪為藝術的末流。
我在高中時就已經發現自己的問題了,於是一直在尋找解決的辦法,所以專心學習唯物主義哲學;
後來發現,唯物主義似乎不能解決我所有的疑惑,於是開始尋覓大道,選擇儒道兩家思想來專研;
再後來,機緣之下接觸了佛法,發現自己很適合修學佛法,於是心中的最高大道就此定格了。
夏姑娘聽了後,說:「這麼說來,應該挺辛苦的吧!」
我說:「還好吧,修學佛法後,心境寬大了,承受力也變大了,再大的苦也就不覺得有多累了。」
……
聊了很久後,我們都覺得後背有些潮,便起身並肩散步,一路沉默不語,好久好久。來電的時候已經是十點過,其他老師都各自休息了,我們也各自回宿舍休息。
篇首畫上的文字乃是:《題琴峰簫澗圖排律》
雲松仙樂地,樵客夢初遊。
爛柯人去後,滄海世離愁。
雲去峰林掩,潮臻彼岸浮。
山光空谷寂,鳥語翠微啾。
忍顧寒林徑,卻憐白水幽。
松風迢野鶴,古月遞風流。
桐木泠泠振,簫竹款款悠。
滄波尋往憶,王孫自去留。
落款:維丙申驚蟄節末。記與劉郎共青楓山水。空谷雲林。古月亭中。琴簫合奏漁樵問答。歸來應囑作而寄之。青峰行者並識。(末硃砂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