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佔卜明夷卦(周易八卦推算口訣)
2023-09-23 05:14:26 1
王陽明是如何金蟬脫殼躲過錦衣衛追殺的?
首先,身體素質好,身體不好連逃都逃不遠,其次,隱姓埋名,儘可能的減少自己的蹤跡,最後,他確實聰明,能想到擺脫的辦法
王守仁卜卦世家
沒有影響,易經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卜卦。
你覺得明朝十大人物是哪些人?
我覺得吧, 排名應該以德、才、貢獻為主。
所以我排名的話。
第一名 于謙 主要成就: 十年巡案、保衛北京
年輕時期即嶄露頭角,後在平定朱高煦叛亂中被宣德皇帝看中,此後是十年的巡案山西河南,民眾好評如潮。在正統時期和王振作了堅決的鬥爭。北京保衛戰避免了明朝重蹈北宋的覆轍。能夠成為西湖三傑之一可見其影響力。那首「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他人生的追求寫照。 德才兼具,一戰扶危。
第二名 王陽明 主要成就:開創心學、平定寧王叛亂
王陽明似乎在中央沒有待幾年,早年因為得罪劉瑾而被廷杖貶謫。七年的「流放」生活堅定聖賢意志,最終在貴州龍場悟道。文治武功都取得很大成就的能臣、思想家、軍事家。 明代「心學」的開創者,明末思想界是堪與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而王守仁對於此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近代日本海軍名將東鄉平八郎曾佩戴「一生俯首拜陽明」腰牌,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文治武功,集大成者。
第三名 鄭和 主要成就:七下西洋
中國的海軍於2008年聖誕節後,遠赴索馬利亞驅逐海盜。殊不知600年前我們的海軍就已經楊威非洲東海岸。 鄭和的下西洋,不同於其後西歐各國的搜尋和掠奪,也不是單純的炫富。是遠播中華文明的出航,是主持正義的遠徵。 600年內,國人遠航無出其右者。
第四名 孫承宗 主要成就: 關寧防線、 收復四城
孫承宗是一個悲劇人物,曾被《明史》認為是明末唯獨有能力保持「明朝守勢」的文官將領。嘉靖年間出生的他,正好經歷了明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早年並不急於科舉的他以家庭教師身份跟隨主家在宣大等地生活,親歷了邊疆戰爭,青年時代的苦學和良好的軍事悟性,使得他成為了一名儒將。在考取榜眼之後,很快成為了兩代帝師。可惜他的兩次經略遼東都為明末混亂的「黨爭」所毀掉。天啟末年,遼東局勢岌岌可危,他一方面核查領取空餉的兵將、任用袁崇煥趙率教等有能力的將領。一方面以步步穩守的策略逐漸收復以前的失地。其力主構建的關寧錦防線,終努爾哈赤等三代人都沒有辦法逾越。崇禎初年,由於皇太極繞過古北口直接危及京師、袁崇煥的戰略失誤。京城再次告急,是他又一次力挽危局,主持了明末最後一次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同時在短時間內就收復了遵化等關內四城。 1638年,清軍大略河北等地。孫的家鄉高陽無兵,他帶領全家守城。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淪陷,孫承宗拒不降清,自縊殉國。 真正的脊梁在這裡!
第五名 張居正 主要成就:萬曆大改革的決策者、執行者。 萬曆中興締造者。 被史學家譽為救世宰相。
不用多說了吧?嘉靖出年生,少賦異才。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隆慶初年入閣,萬曆元年任首輔。 於經濟和上深化了隆慶以來的新政,並將改革進行到底。 修明,行考成法,一改嘉靖中後以來官場拖沓低能的作風;經濟改革,行一條鞭法,清丈土地。使得萬曆前期成為了明朝財政最充裕的時期。 任用潘季馴治理河道,使得大江不為患禍。整個明朝為之一振,再度出現興盛氣象! 有人說他心眼小、貪財好色。 在這裡我也不予爭論,因為事實我也不熟也不清楚。 就借用袁騰飛老師的一句話, 老百姓都能開得起吉普了,您開奔馳坐寶馬我們也不反對。 張居正,正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家。是讓老百姓都生活幸福的決策者。 萬曆年第一首輔,明朝第一首輔。如果他能多活十年,或許沒有後面的亂子??
第六名 戚繼光 主要成就: 創戚家軍 南平倭寇 北御胡虜
他是明初世襲的軍官,卻童年貧困。他是威名遠播的將領,卻晚景悽涼。 戚繼光,因嘉靖中的《備俺答策》收到了賞識,因平定東南的倭亂而受萬民敬仰。直至東南事平後,揮師北上,駐守薊遼十餘年。萬曆初年的邊境安定,有相當的功勞是因為戚繼光。 不僅如此,他的步兵操練法成為了典範,他的戚家軍在其死後依然揚威於抗日援朝的戰場上!成為了日軍的一大剋星! 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抗日將領!
第七名 徐達 主要成就: 北伐元孽 光復北平
燕雲十六州是五代十國時期丟失的,我們都能記住出賣十六州的人是石敬瑭,但我們可能對收服他的人不甚了解。其實他就是徐達。1368年8月,徐達大軍進入元大都(北平城),此時的他已經創造了歷史。是唐末之後收復北平第一人,也應該是古今北伐成功的第一人。 為人寬厚、愛兵如子。 明初第一名將,實至名歸。
第八名 第八名 黃宗羲 主要成就:明末思想家 抗清領袖
黃宗羲親歷了天啟的魏閹禍亂,崇禎的內外兩難,以及最後明清易代的天崩地解。我認為他把對大明的忠誠保持到了最後,以自己的方式。早年曾經參加過反清軍隊,晚年在復明無望的情況下歸隱不出。 他反思了明亡悲劇的原因,對君主專制提出了批判。一切的思想都凝結在《明夷待訪錄》這一部書中。 「明夷」為八卦中的一個卦象。指有智慧者處於危難,也有的說是光明受損。 「待訪」指期待後來的明君訪納。 有人說,這部書是中國的最早的民主啟蒙,沒有讀過,不敢妄下評論。但是,黃梨洲先生的這部著作,卻飽含了對明朝的懷舊和對滿清之後重回光明的一種期冀。
第九名 李定國 主要成就:聯合永曆、重創清兵、西南大捷
嚴格的說,李定國聯合永曆政權對抗滿清時,明朝已經被史學界普遍的認為滅亡多年了。他原屬於張獻忠的部隊,是反明的。但是最後再民族大義面前,義無反顧地聯合了南明流亡,在西南七省高舉義旗。與鄭成功的東南鬥爭相呼應,曾經迫使滿清放棄西南諸省,也差點有機會保住半壁江山。 可惜因為政權內耗嚴重,沒有成功。他更因為永曆皇帝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而悲痛過度病死於軍中。反清鬥爭隨損失一位偉大將領。
第十名 盧象升 主要成就:經略西南、絞殺亂軍。 力主抗清,犧牲於將傾。
盧象升是又一位儒將,天生神力。天啟年中進士後任大名知府,從來是辛勞愛民。尤其是從不對魏忠賢的閹黨阿諛奉承。崇禎二年自募軍隊入衛北京。後來在對抗農民軍的戰爭中屢立戰功,經略西南。後升任宣大總督。1638年,清軍大略華北,象升奉召保衛。對於部分官員的和談夢想,他指出言能戰方能言和。力主出戰。然而由於內部意見不統一,盧象升面對傾巢出動的清軍主力,僅僅能指揮五千兵馬。最後,悲憤的盧象升提殘族與清軍決戰。最終戰死於河北巨鹿。 死時身中「四矢三刃」…… 倒在了大廈將傾之前。
古人言,文死諫、武死戰。盧象升作為明末著名的諸儒將之一,在當時可謂家喻戶曉,在今日也漸漸被我們所回憶起。相比後來的洪承疇,盧象升無疑是幸運的。相對於後來的吳三桂,盧象升是高尚的。因為他沒有背叛國家,能夠死得其所。值得一提的,後來清軍攻入盧象升家鄉宜興時,盧象升一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記得是一個弟弟戰死,一個從此出家。
明朝是個很有趣的朝代,他曾北逐胡虜,恢復中華。他曾遠播威名,遠邁。然而他也曾固步自守,不思進取。也曾君臣離心,廷杖威嚇。他的盛世不為大部分人所知,他的黑暗卻被後來人所無限放大。可以說,是歷史上被誤解最深最多的朝代。距離明朝滅亡70年了,我們要記住的是,在起初那個承平日久的盛世裡,有著這麼一群不畏廷杖,不怕皇權,敢於直諫死劾的官員和百姓。在最後那個天崩地解的亂世裡,依然有著這樣一群不懼死亡,不願為奴,敢於捨生取義的布衣和英雄。 明朝是個什麼樣的朝代,是一個教育發達的時代, 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最後,提名人物還有:海瑞、葉向高、孫傳庭、史可法、左光鬥。
詳解 月明飛錫下天風
王陽明在赴謫龍場途中,寫有《泛海》一詩:「險夷原不帶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表現了他身處逆境,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的曠達胸襟。
該詩題於山廟壁間,先生時年三十六歲。這年夏天,王陽明在錢塘逃脫劉謹的暗中加害,乘商船遊舟山,偶遇海上颶風,一日夜吹到福建。上岸以後,王陽明奔山數十裡,求宿山寺不得,在一個野廟裡安睡。當晚,老虎繞屋大吼,但就是不敢入。山僧以為非常之人,就邀請他到寺裡暫歇,在那裡,王陽明遇到一個異人。
約二十年前,王陽明新婚之日,偶然散步到鐵柱宮,看見一個道士趺坐榻上,就上前叩問養生之道,不覺對坐忘歸,直到天明才返回。不料想此番海上再次相見,那道人有詩曰:「二十年前曾見君,今來消息我先聞。」
道人和王陽明相談,得知先生且將遠遁,有山林之志,就對他說不可以,因劉謹可能遷怒於王陽明父親,勢難兩全。他是先聞消息之人,就為王陽明卜蓍,得「明夷」卦。王陽明於是決定返回,並在寺壁題詩《泛海》。
後人讀《泛海》,見夜靜月明,海濤天風,覺其境界澄明,動靜非常,這原是不錯的,然考其當日境遇,這首詩乃是實情,並且,詩中藏有「明、夷」二字,暗合卦象。
周易中的具體算法~~~
摘要: 本文認為,《周易·繫辭傳》「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等以生命為本並強調生命演化的思想都與西方新興起的遺傳算法(基因算法)精神一致。文章在介紹了已故著名科學易學家潘雨廷先生對遺傳密碼的理解後,進而介紹了西方遺傳算法的內容和結構,並把DNA本體看作計算硬體,把易數看作軟體。最後比較了象數思維與遺傳算法的思維,並提出了八卦空間。
關鍵詞:遺傳算法;易算算法;數術記遺;曆法推步術;內算;外算�
Calculation in genetics and that in image-number school of Yi� ��
LI Shu-qing�
(Earthquake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t first pointed out that the ideology basing on human life and emphasizing life development in I Ching learn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pirit of the rising western genetics calculation mods. Secondly, the paper introduced late expert in scientific I Ching learning, Mr. PAN Yu-ting's understanding on genetic code,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genetic calculation, regarding DNA-in-itself as the hard ware for calculation, the numbers in Yi the soft ware. At last, the paper made a contrast between the image-number thinking of I Ching learning and that of genetic calcul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pace illustrated by the 8 tri-grams.
Key words: genetic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by Yi numbers; calculation in calendar; internal calendar; external calculation
一、引 言�
從伏羲畫卦到《連山》易的出現,即有象的觀念,數已開始萌芽,數與筮聯繫即有筮數,主要用於佔卜。春秋時期,「象」和「數」同時出現在《管子·七法》篇中:「則,象,法,化,決塞,心術,計數。」但象數在春秋初期仍是兩個鬆散聯繫的概念。到春秋末期,象與數的概念聯繫比較密切,在《周易·繫辭傳》中提到「極數定象」,已初步出現象數理論。這時,《繫辭傳》中只初步論及象數的內在聯繫,並未詳細談到象數理論的程序。孔子在教書時六藝教學大綱「禮樂射御書數」中的數,是當時日常用的實用數。到孟子時代,即到戰國末期,象數理論乃大備,曆法推步術也成熟。當時的不少學者會推步術,而星命學為孟、荀二位大儒所不齒。孟子所說的「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是談的曆法推步術;荀子說:「善為易者不佔」。這時,在古算經算法和曆法推步術之外,已有經典術數如「三式」等的出現和應用。這兩類數的算法,在後漢徐嶽《數術記遺》中有提要式的概括總結。對其中提出的14種算法,沒有明確指出何者為曆法推步術算法,何者為術數算法程序。亦可能是綜合的、渾元一體的算法程序。總的看來,有數必有算,有算必有法。形成古算經算法和術數算法是很自然的。在古代可能有互補的趨勢。《周易》大衍之數很可能與古六歷所用的算法程序有關。唐代張遂的大衍曆以及宋秦九韶《數書九章》均涉及大衍算法,而秦漢時期的《九章數學》中則對大衍算法避而不談。這可能是由於古代大儒亦是視大衍之數帶有神秘內容,不敢與正規的應用數學算法相提並論。實際上,大衍之數只是一種現代所說的「不定分析」而已!阮元論曰:「推步之法至大衍備矣,……後來算造者未能及也。然推本易象,終為傅合,昔人謂一行竄入於《易》以眩眾,是乃千古定論也」。〔1〕由此可知,就算法而論,推步術自為推步術,數術自為數術,各成系統,不相涉也。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數術算法程序中無合理內容。英人李約瑟常提到術數「內算」很有用。〔2〕但未作深入探究。宋秦九韶《數書九章》序中論內外算,涉及經典術數三式,其論頗正:「今數術之書尚三十餘家,天象歷度,謂之綴術。太乙壬甲謂之三式,皆曰內算,言其秘也。九章所載即周官九數,繫於方圓者為鏰術,皆曰外算,對內而言也。其用相通,不可歧二」。〔3〕以上所論均涉及數字信息。�
21世紀已成為資訊時代,信息與象數息息相通。故《繫辭傳》象數思維應當在今後大放光芒,與西方計算機文化成就攜手並進,逐漸融匯成一體。《周易·繫辭傳》「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強調生命演化思想;卦爻的設置上採取乾坤六子的形式,這都與西方新近興起的遺傳算法的精神與具體計算步驟內容相近。�
二、遺傳密碼與象數�
近些年來,國內外對於科學易感興趣的學者,無不重視生物遺傳密碼的研究成果,並展開《周易》象數與遺傳密碼細部結構對比的探討。這方面,尤以已故著名科學易學家潘雨廷教授的研究具有代表性。潘先生博古通今,既深鑽過象數理論,又熟悉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密碼的生物化學含義,他在「科學易」一文中以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為例,來考察其分子結構的變化情況,及其化學鍵的「象數」。〔4〕�討論結果如下表所示(暫略):
為了使讀者深入理解象數與生物遺傳學及遺傳密碼的對應關係,有必要將有關科學名詞加以扼要的解釋:�
1、遺傳密碼: DNA(脫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順序和蛋白質中的胺基酸順序之間的關係稱為遺傳密碼。遺傳密碼是由鹼基的三聯體(相當於《易經》八卦的三爻),可在DNA分子上順序讀出,且互不重迭)。DNA是一切生命形式的普遍遺傳物質。DNA有四種不同的鹼基:兩種嘌呤,即腺嘌呤和鳥嘌呤,以及兩種嘧啶,即胸腺嘧啶和胞嘧啶。DNA的結構呈雙螺旋結構形式。�
由三聯體密碼重迭,可形成與六十四卦相對應的符號系統。這並非出自偶然,而是自然物的發生和演化合乎易數的自組織作用造成的。潘雨廷教授在《周易縱橫錄》論文中已作了詳細的象數論述,可以參看。�
2、核苷酸:上述四種鹼基之一與脫氧核糖結合,叫作核苷。核苷的磷酸酯衍生物稱之為核苷酸。DNA分子是由核苷酸構成的,許多單元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多核苷酸長鏈。�
3、核糖核酸(RNA):RNA和DNA一樣,都是長鏈分子,亦是由重複的核苷酸單元組成。RNA的構成單元有兩點與DNA不同。首先,RNA的糖組分不是脫氧核糖,而是核糖。其次,四種鹼基中雖然有三種,即腺嘌呤、鳥嘌呤和胞嘧啶,在RNA和DNA中都一樣。但第四種,即胸腺嘧啶,在RNA中為尿嘧啶所代替,它少了一個甲基。在三種RNA類型的一種類型中,還偶爾出現別的鹼基。�
4、信使核糖核酸(mRNA):〖HTSS〗mRNA在把密碼翻譯成專一性蛋白質時起模板作用,並且能把遺傳密碼的信息從細胞核的DNA運送到細胞質,以便促進合成蛋白質的作用。攜帶著所需要的信息,以決定一個蛋白質分子的整個多肽鏈的mRNA的長度,稱為作用子。某些mRNA分子攜帶著不僅合成一個蛋白質分子的信息,這樣的mRNA稱為多作用子。在合成過程中,當密碼由DNA轉錄到mRNA上時,後者即離開細胞核,通過核膜進到細胞質中。在細胞質中它移動到蛋白質合成的場所,即轉移到核糖核蛋白體處。核糖核蛋白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5、轉移核糖核酸(tRNA):〖HTSS〗其作用是把細胞質中的胺基酸轉移到核糖核蛋白體上蛋白質合成的場所。因此,tRNA是在特定胺基酸與對它編碼的mRNA三聯體之間起媒介物或轉接分子的作用。每個胺基酸都有其互不相同的、專一的tRNA分子。每種tRNA含有大約80個核苷酸。�
6、反密碼子:tRNA分子上與mRNA連接的一定部位是一個由三個鹼基組成的順序,與mRNA上的密碼子互補,稱為反密碼子。�
7、簡併密碼:試驗表明,雖然任何特定胺基酸密碼子的開始兩個字母總是不變,然而第三個字母有時卻不同。例如,編碼絲氨酸的不僅是AGU,也有AGC。因此,Crick 1966年提出「搖擺」假設,這種搖擺在於第三對鹼基之間的配合與前兩對鹼基的精確要求相比多少有些鬆弛。凡是同一個胺基酸有不同的密碼者,這種密碼稱為簡併密碼。�
三、遺傳算法概要�
在遺傳算法中,可以將模型的一個參數表示為一個二進位數碼,全部參數用許多串聯在一起的二進位數碼組成的字符串(類似一個染色體)代表。從一組初始模型,即一些具有不同染色體的個體組成的種群開始。〔5〕��
遺傳算法的基本思想正是基於模仿生物界的遺傳過程。它把問題的參數用基因代表,把問題的解用染色體代表(在計算機裡為字符串),從而得到一個由具有不同染色體的個體組成的群體。這個群體在問題特定的環境裡生存競爭,適者有最好的機會生存和產生後代。後代隨機化地繼承了父代的最好特徵,並也在生存環境的控制支配下繼續這一過程。群體的染色體都將逐漸適應環境,不斷進化,最後收斂到一族最適應環境的類似個體,即得到問題最優的解。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現在的遺傳算法是受生物進化論學說的啟發提出的,這種學說對我們用計算機解決複雜問題很有用,而它本身是否完全正確並不重要(目前生物界對此學說尚有爭議)。�
遺傳算法的基礎思想是在本世紀50年代初,由於一些生物學家嘗試用計算機模擬生物系統演化時而提出的。�
遺傳算法是模擬生物通過基因的遺傳和變異,有效地達到一種穩定的優化狀態的繁殖和選擇的過程,從而建立的一種簡單而又有效的搜索方法。它運用隨機而非確定性的規則對一族而非一個點進行全局而非局部地搜索,它僅利用目標函數而不要求其導數或其它附加限制,它雖然在特定問題上效率也許不是最高,但效率遠高於傳統隨機算法,是一種普遍適用於各種問題的有效方法。遺傳算法的主要思路有:�
1、繁殖(reproduction):繁殖是根據現有各個體的目標函數值,確定其生存概率,模擬生物界的自然選擇,劣者淘汰,適者生存。在遺傳算法中,我們人為地保持種群包含的個體總數不變。比較優秀的個體(模型)有較大的生存概率,並可能繁衍,比較差的個體(模型)可能會淘汰。這樣產生的下一代的個體,一般都具有較大目標函數值,因而有較大的生存概率。
2、交配(crossover):從種群中隨機地選擇兩兩一組的雙親,分別隨機地交換部分染色體,各自產生兩個新染色體。�
3、變異(mutation):染色體按一定概率(一般很小)可隨機地產生變異。�
遺傳算法能夠解決的問題不僅限於最優化問題,但無論哪種問題,都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1)必須能將問題的解答用一組二進位數碼表示,即建立解答與二進位數碼間的映射(mapping)關係。(2)定義一種對最佳解的定量量度,即適度函數。�
四、自然DNA「計算機」的「硬體」與軟體——象、數�
算盤由木框、竹棍、算珠構成,其各類珠算口訣和規則是計算程序。算盤建立了一個珠算空間;易算卦爻,杭辛齋稱之為卦材、爻材,相當於易算硬體,《繫辭傳》所論「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八卦空間。《序卦》所論相當於宏觀程序。「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等有關卦爻功能的論述,相當於基因染色體數的作用。�
遺傳算法所取法的自然DNA的「硬體」(象)經生物化學家多年進行的DNA結構分析的研究,相當 圖1 DNA四種鹼基糖環系統及其原子標準指數(暫略)於高分子結構式所表示的原子結構。〔6〕具體化到DNA,則是雙鏈螺旋結構的形象。DNA的參數有化學邊界距離(以旋轉角度表示),邊界角(兩相鄰化學邊界間的夾角),扭力角(DNA螺旋的扭轉角度,0~360°)。然而,前二者是常量。只有扭力角是時常變動的變量。遺傳算法主要利用扭力角變量。今將遺傳算法所取法的象數——鹼基結構式及DNA中軸(只表示一個核苷酸單位)扭力角分布等敘述如下:�
圖1表示DNA四個鹼基系統及其原子標準指數,圖2(暫略)上部表示基本環,其扭力角為χ�i,其下表示糖環,其扭力角為P(i),γ�n(i),鹼基系統的全過程是自由的,原則上沿單個化學邊界「擺動」,就這樣與DNA糖環連接起來。意即基本環與糖環沿公共邊界而「擺動」。這種擺動可能是在傳遞信息。沿化學界面在糖環上的內循環扭力角χ在空間上受到制約,因為糖環需要閉合。已發現每一核苷酸單位都有八個主要結構參數:χ,ν�m,P,α,β,γ,ε,ζ(2),〖JP〗這八個參數都限制在一個有限的距離內,原則上,扭力角α,β,γ,ε,ζ(2)及χ位於0~360°之間;δ是中軸和糖環的一部分,這裡把δ叫做ν�3,δ是一種冗餘信息。P,ν�m距離可以推導出。典型的距離分別是150°~225°,25.0°~50.0°(距離用扭力角變化值表示)。如果DNA的8個結構參數已知,則排列位置已知的DNA,包括其中所含的N個核苷酸即可完全確定。�
DNA探針:這種探針(圖3)(暫略)在探測環境信息方面,從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變形蟲原生質中就存在其原始形態。這種探針機構隨宇宙和生物演化而逐漸變得複雜起來。瑞士學者方迪《微精神分析學》一書把這種探針式的嘗試作用叫做「伊德」。〔7〕「伊德」在心理學界受到重視。DNA的探針是一種複雜的綜合體,在生物分子結構研究方面享有廣泛的盛名,稱之為DNA探針級的研究。探針綜合體一部分是由於其核苷酸自補償作用而出名的。DNA探針由一個雙鏈杆和一個環組成。探針最重要的部分是這個環。探針在演化過程中非常守恆(穩定),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探針形成於細菌噬菌體最原始的重複功能。DNA染色體組存在有複雜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能被其他生物分子所識別、利用,亦可由原生質來識別。�
DNA相當於一個微觀世界,其細部結構和功能遠未認識到。可以預料,它作為遺傳算法的自然樣板,其有用信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想改進遺傳算法,一定要先取得自然DNA的新探索成就。最近對DNA的假結點的觀測,對DNA三叉結構的觀測就屬於這方面的新探索。DNA雙鏈結構相當於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一分為二的渾沌二分叉結構。將來對DNA三叉結構的認識可能引導到對《太玄經》一分為三,中醫「三陰三陽」的認識。這並非遙遠的囈想,可能是不久的事情了。�
五、易算程序問題�
易學象數理論自戰國形成後,由於社會制度與士大夫意識形態的原因,易數不能走西方公理化的道路。徐嶽《數術記遺》積算、太乙算、九宮算都有比較獨立的算法。其餘不一定有獨立的算法。其中提出的14種算法是:積算,太一算,兩儀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宮算、運籌算,了知算,成數算,把頭算,龜算,珠算,計算(心算)。對每種算法的敘述,只有三言兩語,看不出所以然。迄今尚未有人作深入研究。原因是「文獻不足故也」。要想恢復14種算法的原樣,只有走到基層農民和隱居型的知識分子那裡作調查。可惜多少年來無人問津,所以困惑一直未解。我認為調查重點主要是山東半島蓬萊,鏐罘沿海一帶山區農村。�
《九章數學》「寓理於術」,文中的「術曰」會有算法理論和程序背景。�〔8〕現在唯一可了解的就是珠算算法,此已有全國珠算學會在研究。其中不少口訣規則,堪稱算法。可從此入手以及從歷代曆法推步術的演化中追索易算算法。古有《綴術》,為南北朝祖衝之所創,用於五星的推步(宋秦九韶《數書九章》第三卷天時類有「綴術推星」章)。《綴術》在《算經十書》中有名無書,書已失傳。�
總之,恢復古代易算程序的研究是一大課題。南京大學天文系朱燦生教授曾擬研究恢復綴術。究竟古代易算詳細內容如何,尚待考證恢復。秦漢前後出現的三式(太乙、六壬、奇門)經典術數的推演中可能有易算算法程序的影子。其中既含科學因素,又有不少神秘內容,今後應作開發研究。�
六、象數思維與遺傳算法的比較�
本人研究科學易多年,研究遺傳算法已有七、八年,迄今已初步得出易的象數思維基本上等價於遺傳算法的性質與功能的初步看法。所謂象數思維主要是包含在孔子及其弟子所作的《易傳》中,且主要是《繫辭傳》。經對比發現,無論用自然遺傳過程,生物演化觀念,整體觀或根據實際觀測來認識自然,在問題優化,生物遺傳基因交配、變異,以及在溯往和預測問題上都表現了象數思維與遺傳算法的相似性。《詩經·小雅》說:「唯其有之,是以似之。」意即兩種事物相似的根本原因是二者之間有共同的東西。這亦是《內經》「賢者察同,愚者察異」之意。今將二者比較如下:�
1.遺傳算法(以下用GA簡寫表示)和《易》都重視生命現象,特別是遺傳過程。《繫辭傳》說「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2.GA和《易》都重視演化,重視從混沌到有序的觀念,而認為確定不變的存在是暫時的。實際上,GA和《易》都有逼近論思想。�
3.二者都有整體觀思想:GA用相當染色體的種群(population)數作為基礎,用相當基因的二進位數串輸入計算機運算。所用數的設計都是一個集合,而不是用單個數。易算用大衍之數50(虛一不用)作為演算基礎,亦是整體觀。�
4.二者都是以實際觀測為研究根據。GA是西方實測方法的繼續,自不待言。伏羲氏是根據仰觀俯察、遠取近取進行比較後而畫八卦的,不是憑空臆造。�
5.GA以求得問題優化解見長。孔子謂《易》是寡過之書,趨吉避兇之書,從廣義上看也是一種優化。元吉(大吉)為全局優化,吉或悔而後吉是局部優化。 特別是《易》有《既濟》、《未濟》二卦作為綱領卦。《既濟》乃優化的結果,《未濟》也設法使其轉變,向《既濟》發展,很多卦爻辭字裡行間,多有此意。�
6.二者重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係。GA用交配來表達此意,《易》則以「天地鐶�,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禮記·月令》)來表示。�
7.二者均重視質變,GA謂之變異,《周易·繫辭傳》則說:「窮則變,變則通。」�
8.二者均涉及數學空間的理論和應用。GA常用結構參數空間,《易》則有八卦空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9.《繫辭傳》說:「神以知來,智以藏往」。GA既能探索已往解決問題,又能用於地震預報。�
GA的作者提出算法的改進問題,主要是深入挖掘DNA結構的潛力。而東方思維則有「巢居知風,穴居知雨」的說法,這種說法是科學的,即鳥類和昆蟲類(如螞蟻)均有預測天氣變化的功能。如能開發鳥類和螞蟻體內信息大分子結構奧秘,可以用以改進GA算法的功能。�
附註:已故學者劉紹光一元數理論的研究是根據易學象數發展出的一種易算數學分支。這一分支後繼乏人或無人。關於一元數理論已出版《一元數理論初探》�〔9〕一書,其中不少與GA有相通之處,如其中提出的位元、序元、結元三個計算程序理論概念,以及磁子、電子、聲子、光子、熱子、引子、張子等開闔角的問題。均可與GA相互作用,而創造新的算法。
��
參考文獻:�
〔1〕 (漢)徐嶽.數術記遺〔M〕.阮元.疇人傳〔Z〕.光緒海鹽常惺齋刊本.〔2〕 (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數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小組譯.�
〔3〕 秦九韶.數書九章〔M〕.宜稼堂叢書〔Z〕.民國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
〔4〕 潘雨廷.科學易〔A〕.唐明邦.周易縱橫錄〔C〕.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5〕 D.E.Goldberg Genetic Algorithms in Search, Optimiz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New York.
〔6〕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1.Haudbook of genetic algorithms p251~280.(1
8. A Genetic Algorithm for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of DNA, Written by C.B.Lucasius.etc.) Published by Van Nostrand Reinbold, New York.
〔7〕 (法)方迪.微精神分析學〔M〕.三聯書店,1993.尚衡譯.
〔8〕 劉紹光.一元數理論初探〔M〕.中國展望出版社,1984.
八卦順口溜是什麼?
八卦的順口溜是: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是易學體系的基礎,先秦易學主要是「三易」即夏代的連山(連山易)、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後世人們熟悉的是周易,它分為易經和易傳。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國的哲學思想,除了佔卜、風水之外,影響涉及中醫、武術、音樂、數學等方面。
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和無極代表中國傳統信仰(儒,道)的終極本體「道」。
卦形記憶歌:宋代朱熹的《周易本義》寫了《八卦取象歌》幫人記卦形: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的類型:分為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後天八卦。
八卦的五行:只論後天五行:乾、兌為金,坤、艮為土,震、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
八卦配九宮:有先天配法、後天配法、太乙配法。
八卦的文化影響:
Unicode 字符集收錄了八卦符號,並以伏羲八卦次序分配了從 U+2630 到 U+2637 的八個碼位:☰ ☱ ☲ ☳ ☴ ☵ ☶ ☷。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中最早出現了「八卦爐」,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美國電視劇《迷失》中,達摩計劃研究機構的標誌是以文王八卦為基礎的圖案。
動漫《火影忍者》中,日向流的主要攻擊體術為八卦六十四掌。京劇中有被稱為「八卦衣」的服飾,是黑紫色或寶藍色的袍服,上繡八卦和太極圖,是有道術或軍事謀略角色所著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