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不吃鴿乳能活嗎(所以不能叫乳鴿)
2023-09-23 03:53:59 4
原文:[鴿子]:鴿子加好火腿同煨,甚佳。不用火腿亦可。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鴿子,鴿子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鳥,是一種善於飛行的鳥,小巧玲瓏,羽毛顏色多,世界各地廣泛飼養,鴿子品種很多。我們平常所說的鴿子只是鴿屬中的一種,屬鴿形目鳩鴿科鳥屬鴿種,亦稱家鴿、鵓鴿,對於什麼樣的鴿子是好鴿子,說來也是各有各的看法,有人說好血統,有人覺得血統無所謂,成績最重要,當然這是指觀賞鴿、信鴿而言。鴿子是認家的,由其是信鴿,不論放多遠都會飛回來的,這本來鴿子優良品德,不知何時在蘇滬一帶,有一種人在收取了別人的錢財之後,把自己的女人去給別人做妻子或者小老婆,事成之後,這女人再趁人不防備的時候卷財逃走,導致受害人最終人財兩空的做法,黑道上叫「放鴿子」,後來把已定下了約會而沒有赴約的不遵守諾言,以及帶有欺騙的行為統稱之為「放鴿子」。
家鴿中最常見的是信鴿,主要用於通訊和競翔。我認為如果就是吃,是不論品種的,信鴿、家鴿都一個味,還是以肥的好。《聊齋志異 鴿異》有個故事說的是山東鄒平縣有位張幼量公子,特別喜好鴿子。視鴿如命,為拍馬屁將名鴿送給縣官的,過幾日過府問「前天我送的鴿子可中意?」回答說:「也挺肥美。」張公子驚訝地說:「大人把鴿子烹了?」某公回答說:「是啊!」張公子大驚地說:「這不是尋常的鴿子,就是平常所說的佳種『靼韃』的。」這大官回想了一下說:「是嗎,味道也沒什麼特殊的。」張公子聽罷,悔恨地回到家裡,從此張公子大病一場。
鴿子世界各地都廣泛飼養,但外國基本不吃。《聖經》裡記載說:世界末日發生了特大洪水,諾亞造了一個方舟在水上漂流。有一天他放出一隻鴿子,要它去探問洪水漲落的消息。鴿子飛回的時候嘴裡銜著一根新鮮的橄欖枝,諾亞高興地知道洪水已在開始退去,出現了陸地。於是鴿子在外國人眼裡成了和平使者。1950年11月,為紀念社會主義國家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卡索特意揮毫,畫了一隻昂首展翅的鴿子,當時,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稱為「和平鴿」,鴿子成了世界和平的象徵。
許多西方國家都不吃鴿子,比如在美國吃鴿子就是犯法,不過雖然美國不吃象徵和平的鴿子,但也沒少幹破壞世界和平的事,遠了一戰二戰不說,上世紀韓戰、越南戰爭也不講。從八零年以來什麼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索馬利亞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想打誰就打誰,想揍誰就揍誰,想滅誰就滅誰。最近又要幹敘利亞。所認世界和平與吃鴿子無關,這一點不如中國,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天下太平。
我國民間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吃鴿子補人,由其作完手術醫生就建議喝鴿子湯,因為術後不能大補,油水也不宜太大,要循循序浙進的進補,乳鴿中還有豐富的胺基酸,其中含有的精氨酸可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加快創傷癒合。鴿子比雞湯油少,營養比雞、魚、牛、羊肉,以及其他禽類要更多些,所以鴿子是手術後的最佳補品。現代醫學認為:鴿肉壯體補腎、增強活力、健腦補神、提高記憶力、降低血壓、調整人體血糖、養顏美容,皮膚潔白細嫩,延年益壽。秋冬多喝鴿子湯,可以增強體質,增加皮膚彈性,改善血液循環。鴿子肉對人體來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它的蛋白質含量極高,而且非常容易被腸胃消化,脂肪含量也比較低,與其他的禽類不同,更適合人類食用。經常吃鴿肉還可以改善皮膚細胞活力,增強度膚彈性,改善血液循環,使面色更加紅潤。
吃鴿子在國內北方多烤,南方多炸。烤鴿子是北方燒烤的一個重要的品種,這是受「燒麻雀」的啟示,這種味道,是歲月深處味蕾的記憶,是鄉野孩子的樸素情懷,是一種久違的溫暖,孩子們的夢中美味。冬天農閒時孩子們在地上挖個坑,坑沿上壘幾塊土坯,坑裡生柴火,把用彈弓打來的麻雀開腸去肚,撤上點從家裡偷來的鹽,包一層樹葉,再用黃泥巴將麻雀裹成個圓球,扔到火裡燒。等泥燒乾的時候,用根小樹枝從火灰中扒拉出來砸開,一股濃香沖天而出,野孩子們一擁而上,大快朵頤。
黃泥燒鴿子,聽名字就知道和叫花雞的做法八九不離十。用黃泥把鴿子糊住,在炭火中慢慢烤,直至把黃泥燒得發紅,從黃泥的裂縫中飄出濃濃的鴿肉香味時,打開泥殼,香氣瞬間溢滿整個廚房,但此時的黃泥鴿子卻仍然不能躍於飯桌之上,直見把烹任當成藝術一樣來追求的大廚們,小心翼翼地拆去包裹在鴿子外層的錫紙,此時的鴿肉已呈黃色,他們將對鴿子進行二次燒烤。塗抹上秘制的獨特醬汁,再經過一番妙手之炊,一道「黃泥燒鴿子」終於大功告成。滿屋飄香,入口酥爛肥嫩,風味獨特。
「脆皮炸乳鴿」則是南方菜中的翹楚,製做工藝為炸,具有皮脆肉嫩、色澤紅亮、鮮香味美的特點,這是廣東菜中的一道傳統名菜。所謂的乳鴿,就是生長期在25天左右的的雛鴿,其體型嬌小,但胸肉飽滿肥厚,具有肉質鮮香細嫩、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等特點。最好選用每隻淨重6至7兩的乳鴿。不過專業對乳鴿這名稱有些爭議,因為鴿子不是哺乳動物,鴿子沒有奶,應該叫雛鴿才對。雛鴿剛孵出時,眼睛未睜開,身帶胎毛,斜臥於親鴿的腹下。24小時左右,會覺得飢餓。此時,它們會不斷地伸展頭部,觸動親鴿的腹部和嗉嚷。大鴿子會把吃下的食物變成半消化的糊狀,然後吐出來餵小鴿子。親鴿即用喙含住雛鴿的喙,慢慢吐出雛鴿在嘴中,讓雛鴿吸吮。
雛鴿食量很大,發育較快,長至20餘天,其大小和親鴿相似,其體重甚至超過親鴿。這時的鴿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妙齡鴿。所謂的妙齡鴿,就是生長期在25天左右的的雛鴿,其體型嬌小,但胸肉飽滿肥厚,具有肉質鮮香細嫩、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等特點。最好選用每隻淨重6至7兩的乳鴿。在布場購買鑑別鴿子的老嫩,我們首先可以觀察鴿子的表皮,表皮毛孔細小均勻且平滑,說明鴿子較嫩;也可以用手指掀下胸骨,胸骨手感較軟的,說明鴿子較嫩,相反則肉質較老。還要注意鴿子的表皮是否完整無損,否則影響菜品的美觀。
脆皮乳鴿製作講究,有熟炸、生炸、烤制三種,所謂熟炸法,就是將鴿子放入特製的滷水中滷熟之後,再掛脆皮水炸制的方法,成品皮脆肉嫩、味感豐富,回味悠長。生炸法,就是將宰殺好洗淨的鴿子加料醃漬入味後,燙水、掛脆皮水風乾,直接油炸製成。所謂烤製法,就是將宰殺好洗淨的鴿子加料醃漬入味後,燙水、掛脆皮水風乾,用錫紙包裹翅尖和腿尖,放入烤爐中烤熟後,再經過油炸上色製成,三種方法各俱千秋。無論那種製作方法,都是在鴿子經過一系列的加工,掛脆皮水後再加工而成,成品外脆裡嫩,色澤紅亮,香氣馥鬱。
三種脆皮乳鴿製作不同,口味各俱千秋,無論是那種製法,脆皮水的調製是確保乳鴿成品質量關鍵的第一步。其製法為:將上海白醋1.5千克、大紅浙醋210克、麥芽糖80克、白酒15克、食粉5克混合在一起,置小火熬至麥芽糖融化後攪勻即可。掛脆皮水的掛刷方法,無論是滷熟後油炸的乳鴿,還是燙過水後生炸和烤制的乳鴿,都不能馬上掛脆皮水,掛脆皮水後也不能馬上油炸或烤制。因為燙過的乳鴿,表皮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析水現象,直接掛脆皮水難以掛得均勻。掛脆皮水後如果立刻油炸,油就會把脆皮水衝刷掉,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烤制時也會造成著色不均勻。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將燙過的乳鴿用幹毛巾擦乾水分再掛脆皮水,這樣掛得均勻,且不至於脫落,然後掛在陰涼通風處風乾,再入油中炸制或入爐烤制。
鴿子除烤、炸以外,還適用多種方法烹製,比如燒鴿子、炒鴿松等,論名貴有鴿吞翅、鴿吞燕,鴿子脫骨釀入魚翅或燕窩,鴿吞燕窩被譽為「天下第一湯」的湯。說起脫骨,有一道河南名菜套四寶,絕就絕在雞、鴨、鴿、鵪鶉四隻全禽脫骨,層層相套,個個通體完整,無一根骨頭。展現在食客面前的是那體形完整、浮於湯中的全鴨。其色澤光亮,醇香撲鼻。當食完第一層鮮香味美的鴨子後,一隻清香的全雞便映入眼帘;雞肉吃後,滋味鮮美的全鴿又出現的面前,最後又在鴿子肚裡露出一隻體態完整,肚中裝滿海參丁、香菇絲和玉蘭片的鵪鶉,集雞、鴨、鴿、鵪鶉之濃、香、鮮、野四味於一體,一道菜餚多種味道,不肥不膩,清爽可口,回味綿長。
過去老北京還有一道鴿子肉餅,看起來皮薄和門釘肉餅一樣,但是比門釘肉餅大。用鴿子做的餡兒,好手藝烙的肉餅吃不出骨頭渣子來的,據說是用整鴿子剁餡,剁好後用大白羅卜把骨頭給沾出來,然後下調料,加生抽、鹽、香油、薑末、蔥末拌勻。鴿子肉吸油,要放比平時的肉餡要多用兩倍的香油烙才香,因鴿子珍貴,有人也拿小雛雞剁碎替代。然後用麵包成團上餅鐺烙至兩面金黃,肉味鮮美,滿口飄香,看到鴿子肉餅,真由衷的佩服咱大中國,真不愧為是一個吃貨的國家。
鴿子製法雖多,最常見的還是燉湯,鴿子的營養價值很豐富,特別適合燉湯,可加入各種菌菇、原料十分滋補。隨園食單就有鴿子加好火腿同煨,其味甚佳。也可不用火腿亦可。現在製作隨園菜火腿煨鴿子:將宰殺好的鴿子除淨食管、氣管及多餘的內臟,去淨茸毛,將鴿子斬成大塊,最好去掉頭和屁股,放置在清水中浸泡20分鐘以上除去血水洗淨,將鴿子塊,也可用整鴿,放入鍋內,加上熟火腿塊,放鍋裡加料酒、蔥姜、上火燒開改小火煨燉成熟調味,撿出蔥姜上桌,也可不用煨法改為蒸,但此法雖為蒸,確叫隔水燉。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絡,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