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胡同的來歷(仁義胡同又稱六尺胡同)
2023-10-07 04:59:02 3
仁義胡同的來歷?仁義胡同又稱「六尺胡同」,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大街111號傅斯年陳列館(傅氏祠堂)東臨,長約60餘米,寬2米胡同為青石鋪築,胡同南首為一木質牌坊,坊上簷下正中為清康熙皇帝題寫的「仁義胡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仁義胡同的來歷?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仁義胡同的來歷
仁義胡同又稱「六尺胡同」,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大街111號傅斯年陳列館(傅氏祠堂)東臨,長約60餘米,寬2米。胡同為青石鋪築,胡同南首為一木質牌坊,坊上簷下正中為清康熙皇帝題寫的「仁義胡同」。
在胡同北首為一影壁,壁為硬山頂,正中書有「仁義胡同」四個金色大字。傅斯年陳列館所處原是傅家祠堂,傅斯年是傅以漸的七世孫,仁義胡同的故事就是由這位清朝的開國狀元傅以漸而來的。
仁義胡同傳說。
傅以漸,清朝開國狀元,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可謂是一代名相。他天資聰慧,博覽群書,經史熟記不忘,對倫理道德尤為注重。他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儒生學士尊稱「星巖先生」,有些史官學者贊其 「道德文章實為一時之冠」。
順治皇帝對其非常器重,凡是朝中重要之事,都找他來一起商量。清朝康熙年間,傅以漸家人在東關家廟拓修建設時,傅家新建的院牆蓋住了鄰居地基,鄰居以為有礙自家的風水,於是找上門來。
傅家宅院剛剛修繕完畢,不願額外增加開支,與鄰居發生糾紛,一時相持不下,於是寫信給當時任國史院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的傅狀元,讓他給地方官員通融一下,予以照顧。
傅以漸很快回信道:「千裡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後,十分羞愧,主動將牆基退讓三尺,並主動找鄰居道歉,鄰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義,十分感動,便也退讓三尺,就成了傅氏祠堂東鄰的這條六尺胡同。後來康熙皇帝駐蹕聊城,聞聽此事,遂書「仁義胡同」四個大字以倡義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