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正青春奮鬥正當時感想(五四正青春當奮鬥)
2023-10-07 07:12:46 1
1919年5月4日,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1939年,5月4日這天被定為中國青年節。
「青年」,承「青春年華」之意。在我國,14-28歲的群體被界定為青年;在聯合國,15-24歲的群體被界定為青年;在世界衛生組織,15-44歲的群體被界定為青年。
劃分界定的標準不應單以年齡為看,更應看是否有「青年人的狀態。正如當代詩人臧克家所說的:「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一個正值大好年華的人,如若失去理想、失去目標、失去鬥志,這樣的青春年華,活著也等於死去。
那一個青年該是怎樣的狀態呢?
有理想理想,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的動力、指向標、啟明星,我們為這個理想做出明確的規劃,為這個理想去努力、去拼搏、去奉獻、去犧牲。人在年少時候都有理想,經過人生潮起潮落後我們的理想可能會改變,但不管是改變了的理想還是始終堅持的理想,都是難得可貴的。這是大浪淘沙後的認知真金,是吹盡秕糠後的思想果實,是寵辱不驚融入骨血的信仰。
有理想不代表一定會實現,但比理想不實現更可怕的是沒理想!吾輩青年有理想,風雨面前勇擔當!
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讓中國的青年人開始精神覺醒。青年人紀念五四,最關鍵的是發掘和內化五四青年的覺醒精神,提醒激勵自己做一個有思想有精神內涵的人。
青年已經脫離了幼年的稚嫩和少年的朦朧,要發展出來與自身相匹配的思想境界。此時的我們不應該是幼稚愚昧、不思進取、囿於自身眼界的一種狀態,而應努力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不斷存儲、轉化、消化並創新出新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拔高自己的思想高度。
仰望星空可見夢想,腳踏實地你在奮鬥。
大部分人都不會擁有優秀的人生,但有理想,肯奮鬥就有到達目的地的可能性,歷史也從不是虛無飄渺的,而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
在這個奮鬥實踐的過程中,一切有法的,必將由我來改造之;一切無法的,必將由我來制定之。一切有因的,必將由我來探索之;一切無因的,必將由我來啟迪之。
人生的路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努力奮鬥,只有這樣才能贏得鮮花與掌聲!現在不去奮鬥,將來徒後悔!
青年該有的狀態該是怎樣的,除了青年自身之外,任何一方也回答不了,因為只有青年才是自己的主人,只有青年知道自己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只有青年知道,自己會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