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轉供電環節加價行為清理專項整治行動(打擊轉供電加價)
2023-10-07 03:00:31 1
開展轉供電環節加價行為清理專項整治行動?來源:荊門日報-荊門新聞網生活中,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明明物價部門公布的電價執行標準是每度五毛或六毛多,自己每月交的電費卻是七毛多甚至更高如果出現類似情況,那麼您很可能屬於轉供電終端用戶,被違規加價收費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開展轉供電環節加價行為清理專項整治行動?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開展轉供電環節加價行為清理專項整治行動
來源:荊門日報-荊門新聞網
生活中,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明明物價部門公布的電價執行標準是每度五毛或六毛多,自己每月交的電費卻是七毛多甚至更高。如果出現類似情況,那麼您很可能屬於轉供電終端用戶,被違規加價收費了!
在日前召開的全省、全市推進轉供電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各轉供電主體必須執行目錄電價,禁止違規加價,我市將重拳打擊轉供電加價及搭車收費行為。
電價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電費在日常生活開支中的佔比不容小視。我市此舉無疑是順民意、得民心的惠民利民之舉。消息一出,立即引發關注。
由於電力供應技術等種種歷史原因,有時候電網企業無法直接供電到終端用戶,需由小區物業、產業園區等其他主體轉供,這也給一些投機鑽營者帶來可乘之機,轉供電終端用戶被違規加價收費現象普遍。2018年以來,國家和我省相繼出臺了多個關於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收費的政策文件,可執行效果並不明顯。
究其原因,不外乎一個「利」字!
如果轉供電主體主觀上沒有降價的意願,即便終端用戶了解政策也是無可奈何,導致政策紅利流失。相關轉供電主體必須明白,轉供電只是電力供應的一種形式,「轉供電」不是「轉賣電」。開展電能銷售業務需具備相關資質,私自加價提供電能這種客觀上的銷售行為,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如今,我市明確對轉供電違規加價亮劍。怎樣才能儘快清除轉供電領域的各種貓膩,讓終端用戶真正享受到政策紅利?「控增量」「壓存量」,需雙管齊下!
對於新建住宅小區,從規劃設計、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環節嚴加管控,實行供電直抄到戶;對於存量「轉供電」,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分類施策,有意願、有條件的儘早納入「轉改直」計劃;暫不滿足條件的,則敦促轉供電主體強化服務,取消一些不合理收費項目。但無論是「控增量」,還是「壓存量」,要想措施奏效,都需要切實將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多一些責任擔當。比如,始終對供電直抄到戶保持高壓態勢,切實從源頭防止新增「轉供電」;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分擔居民「轉改直」的經濟壓力,更好地激發居民的改造意願,持續壓減轉供電存量。
誠然,由於電能商品的特殊性,轉供電用戶總表與分表之間會客觀產生一定的電能損耗,但這不能成為轉供電主體加價或巧立名目收費的理由,應按規定通過物業費或公共收益解決。這就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曝光、處罰,以提高違法成本。
近年來,從國家、到省裡、到地方出臺了多項降低電價的改革措施,就是為了減輕居民用電負擔,打擊轉供電環節不合理收費行為便是其中重要內容。「電價降一分,民生加一分」,期盼相關企業和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全力打通電費降價「最後一公裡」,切實讓電價改革紅利傳導到每一個終端用戶。(評論員 陳琳)
本文來自【荊門日報-荊門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