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亞海盜最新動向(索馬利亞海盜成功勒索950萬美元)
2023-10-25 07:49:48 1
2008年,鑑於索馬利亞海盜活動日漸猖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該年6月2日和10月20日分別通過第1816號和1838號決議案,允許外國軍艦進入索馬利亞領海追捕海盜,並可使用「必要方法」打擊在國際水域活動的海盜。 隨著2008年底中國宣布派遣軍艦至索馬利亞海域之後,韓國也開始積極規劃護航事宜。在2009年1月中旬韓國與日本的元首會談中,日韓就索馬利亞護航任務達成相關合作共識,雙方各派遣艦艇至索馬利亞海域,可依照申請兩國船舶相互護航,並分享船舶航行與海盜的情報。
2009年3月13日,韓國派往索馬利亞的首艘艦艇是KDX-2的文武大王號(DDH-976)從韓國鎮海軍港出發,艦上額外搭載30名韓國海軍特種部隊 (UDT/SEAL),攜帶一架超級大山貓直升機以及一艘RHIB突擊艇,以執行各種護航、臨檢與海/空救援活動 ;而韓國方面稱派往亞丁灣執行護航的兵力(包含海軍艦艇與特種部隊)為「青海部隊」。 「青海部隊」加入以美國為首的第151特遣群(Combined Task Force 151,隸屬於美國部署在中東的第五艦隊,以巴林為駐地),一同執行打擊海盜、反襲擊等任務,以保障行經索馬利亞海域的韓國船隻的安全。
2011年1月15日,一艘韓國三湖海運的一萬噸級化學原料運輸船「三湖珠寶號」在安曼與印度之間的印度洋北部水域遭到索馬利亞海盜劫持,而當時在亞丁灣海域輪值護航勤務的韓國海軍KDX-2型艦崔瑩號(DDH-981)隨後便趕去救援 。由於先前三湖海運的「三湖夢想號」在2010年4月4日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連人帶船扣押217天之後,韓國政府在2010年11月初以天價的950萬美元將之贖回,創下史上最長劫持時間以及最高額贖金的紀錄;僅兩個月後,索馬利亞海盜又故計重施找韓國同一家公司開刀,顯然是食髓知味。因此,韓國政府立刻決定「不談判,不付贖金」,不惜一切代價救回人船,而營救行動的代號為「亞丁灣黎明」(Dawn of Gulf of Aden)。
2011年1月18日夜間,青海部隊趁海盜搭乘小船企圖劫持另一艘蒙古籍船隻時,首度發動進攻並嘗試登上三湖珠寶號,結果被海盜的火力擊退;此次行動中有數名海盜落海,韓國特種部隊則有三人中彈受傷。在1月21日 凌晨,由於獲知海盜母船即將接近,青海部隊便再次發起進攻;崔瑩號在凌晨4時28分首先以艦炮射擊來轉移海盜注意力,隨後韓國海軍特種部隊二十多人分乘三艘RHIB小艇逼近三湖珠寶號;在艦上大山貓直升機以12.7mm機槍射擊三湖珠寶號船橋的掩護下,特種部隊登上該船,後與海盜展開激戰;在登船過程中,直升機上的狙擊手成功射殺一名在船橋的海盜,迫使在海面上的其他五、六艘海盜小艇退避。
韓國特種部隊奪回船橋後,花費三個多小時逐一搜索全船,最後順利奪回三湖珠寶號並解救所有船員,整個作戰持續了4小時58分鐘。13名劫船的海盜中,有8名被擊斃,另5名都遭到生擒;在交戰過程中,三湖珠寶號的船長在船橋操船,遭海盜以槍射擊腹部,槍戰結束後被美軍直升機送往附近醫院;在21日的交戰中,韓國特種部隊無人傷亡。「亞丁灣黎明」不僅是韓國展開索馬利亞護航勤務之後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更是韓國軍方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海外獨立執行實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