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為什麼要改成首爾(漢城34)
2023-10-14 22:19:30 2
"如今的年輕人大多知道韓國的首都叫做首爾,但是,在多年前,韓國的首都一直都叫做漢城。2005年初之時,韓國才正式將漢城更名為首爾。
一直以來,中國、韓國、日本都是漢文化經典的傳承國度,全國上下都有著很濃厚的漢文化氣息,這與三個國家的歷史由來有著脫離不開的關係。作為漢文化的經典代表漢字更是在歷史中受到了廣泛的流傳。
雖然,如今的日本、韓國都在積極地建立自己的文化,甚至有些急於去漢化的傾向,但是漢文化對於兩國深淵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
05年時,韓國宣布改首都名稱漢城為首爾,一時間引起了國際的廣泛關注,很多人不明白為何好端端的首都名號要去改變。
雖然韓國就此給出了一個合理的答覆,可這次的更名事件還是讓人們不禁關注到了韓國首都曾用名漢城的由來與中國的淵源,以及事件背後引發的當時的韓國國內掀起的去漢化的熱潮。
對於為何將首都漢城改名首爾,當時的漢城市長李明博在記者發布會上做出了解釋:韓國首都的英文名字叫做"SEOUL",在讀音上更相近於"首爾",為了防止在中韓往來日漸密切的時候因為漢城引起很多混亂,綜合的各方面的因素,韓國政府決定更改首都名字。
而很多深知韓國與中國在歷史上就有著密切關係的中國民眾認為,韓國此舉更是希望在中韓來往密切的階段保持自身的文化獨立,不再如歷史般成為漢文化的附庸。因為在韓國很多的地名當中,用漢字命名的不在少數,比如仁川、釜山等等。
而韓國歷史上開始用漢字命名的由來要追溯到600年前,也是這個時候,韓國與中國開始了很深的淵源。
在1394年,李成桂掌握了高麗政權開始建立朝鮮王朝時,遷都漢陽,並將漢陽改名為漢城。直到1910年的時候,日本吞併朝鮮後,開始將大量的日本文化植入朝鮮,無論對於漢城的建築外觀還是城市布局包括名字都做出來一系列的改革,將當時的漢城改名為京城。
這些影響直到韓國再次獨立後,又重新開始了去日化的行動,而此時,韓國政府將首都京城改名為"SEOUL",指首都的意思。
此後,國際上都約定成俗將韓國首都成為"SEOUL",經過多年的演變,此名已經成為韓國首都的專有名詞,除了中國和其他為數不多的國家繼續稱韓國首都為漢城。
而從歷史中我們會發現,中國一直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內都對於韓國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是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尤其是朝鮮王朝開始到現今為止的600年裡,即便上個世紀90年代,韓國曾被日本侵略過,漢文化依舊滲透在韓國的各個領域,尤其在歷史中,漢文化在韓國也一直佔據著十分強勢的地位。
看過韓劇的人都知道,曾經漢語是朝鮮的官方語言,而且在整個朝鮮社會中,漢語是作為十分高級的文化而存在的。普通的尋常百姓甚至沒有機會學習漢語,而在士大夫階層中,漢語是他們必須掌握的語言。而且,全國上下都以學習漢文化、寫漢字、說漢語為榮耀。
對於漢語如此,對於來自中國的其他很多的文化傳承對於當時的朝鮮人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因為,在歷史中的朝鮮相對於中國,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其他各個方面來說,朝鮮都是中國的學生一般的存在,他們需要藉助於先進的中國文化來不斷實現自己的發展。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也使得漢文化不自而然地被朝鮮人吸納進來。
即便後來的日本積極地滲透自己的文化,可依舊替代不了漢文化對於韓國的影響。
現代韓國初期,直到1970年,全國中小學生的教材才全部去掉了漢字。所以,現代韓國的發展史中,尤其對於文化的一大發展方向就是要徹底擺脫漢文化對自己的影響,並且重新建立自己的文化體系。
對此,韓國政府在全國文化的各個領域都做出了努力。如此來看,漢城這樣一點韓國典型的受漢文化影響而來的地名同樣作為韓國最重要的城市,在這樣的去漢化的大趨勢中,改名字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通過韓國近幾十年很多政府對於漢文化的抵制反應也同樣可以看出韓國國內整體渴望去漢化的反應,比如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韓國政府曾下令去掉所有顯著建築物上的漢字。
當然,建立一國獨有的文化是值得理解並支持的。但是,無論如何,漢文化曾充斥在韓國的歷史中這樣的史實依舊不可更改,我們尊重韓國的選擇,也要尊重史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