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灶王爺的意義(小年祭灶王爺)
2023-10-15 02:00:05 2
小年,別稱祭灶節、灶王節、掃塵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日期因地域有所不同,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從小年的別稱可以看出,這個節跟灶王爺有關係,在民間,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於是大多數人在祭灶時,會用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希望他在玉帝面前不要說自己家的壞話。對於灶王爺的來歷,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家裡有兄弟倆人,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的特長是「壘灶」,因為他壘的灶牢固好用,經常被東家請西家邀,久而久之出了名,大家誇讚他手藝好,就送了他一個「張灶王」的稱號。張灶王在家是一家之主,去到別人家也「愛管閒事」,他不管去誰家壘灶,如果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兇惡的婆婆他也要說,一副老長輩的樣子。從此以後,左鄰右舍每每遇到處理不了的「家務事」時,就請他去幫忙,他也會熱情地幫他們解決問題,因此,大家都非常尊敬和喜歡他。當張灶王活到七十歲時,在臘月二十三日的深夜壽終正寢了。張灶王去世後,張家亂了套,因為家裡的事一直都是張灶王在打理,弟弟只會讀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弟弟被攪得心煩意燥,整日愁眉不展。到第二年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祭日的時候,弟弟終於想出了一個好點子,他畫了一副「張灶王」的畫像,貼在灶壁上,因為他繪畫水平高超,畫得惟妙惟肖,像真人一樣。接著他又把全家人喊醒,對全家老幼說:「我剛才做了一個夢,夢見大哥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生氣,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說完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帶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驚恐不已,連忙跪在地上磕頭。幾房兒媳婦趕快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並且從那天以後,再也不提分家的事,全家人和和睦睦,老少安寧度日。誰知這事給街坊鄰居知道了,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情況。弟弟只好自圓其說,把畫好的灶王像送給鄰居們,如此一來,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表達人們追求幸福美滿生活的願望。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當然,這些都是民間流下的傳說。所以,一般是由男人祭灶,歡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說好事,不說壞話,等到大年三十再將灶王爺接回來。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人們會稍稍放縱自己,從精神上開始放鬆。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所以娶媳婦、聘閨女不用選日子,直至年底,每天都是好日子,所以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朋友們,小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