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幽默打油詩100首(這才叫打油詩引人一笑)
2023-10-15 07:02:45 2
打油詩,相傳由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清翟灝在其《通俗編•文學•打油詩》中,曾引張打油《詠雪》云: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張打油固然算不得詩詞大家,但寫有這類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詩打油的,其實不泛名流。
李白《戲杜甫詩》:
飯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
司馬光《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歸一望。
蘇東坡《喜兒》: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註:這首詩表面上是為孩兒而寫,而且其期待明顯地有悖於常情,卻抒發滿腔激憤,諷刺了當時「愚且魯」的公卿,鞭撻了不公正的社會現實。
蘇東坡《竹筍燜肉》: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不過,善作打油詩的蘇東坡,也曾被人戲弄過——廣東有一為夫送飯的老婦,是個地道的鄉巴佬,一次為蘇東坡逃逗,她反唇相譏,出口成詩。詩云:
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
是非只為多開口,記否朝廷貶汝無?
這首打油詩前兩句出自蘇東坡之口,後兩句為老婦人所言。
當時大名鼎鼎的蘇東坡謫貶廣東後,幾乎家喻戶曉,無人不知。
顯然,老婦人這兩句打油詩是針對蘇東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蘇東坡的老底、瘡疤,戳到了他的痛處。
歐陽修《猜謎》:
大雨譁譁飄溼牆,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
註:據說這首打油詩寫於一次飯後。
歐陽修到一家新開張的酒家吃完飯後,店主詢問菜的味道如何。
歐陽修於是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題寫了這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簷」,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楊萬裡《早餐》:
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早餐。
註:宋代詩人楊萬裡,每日堅持晨讀,十分刻苦,不許人去打擾,每每忘記了早餐。還寫就一首打油詩作為自嘲。
唐伯虎《除夕》: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閒無一事,竹量寺裡看梅花。
註: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一度因生活困頓不堪,到了除夕年貨還沒置辦齊全,一首打油詩生動地吟出一種別樣的「除夕」味道……
◎本文轉載自「詩詞世界」,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