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643課睥睨(說文解字第643課睥睨)
2023-10-23 10:20:59 1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講「目」部的一個漢字:「睨」。「睨」是現代漢語通用漢字,收錄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其詳情如下:
睨。讀nì。《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衺(xié)視也。從目,兒聲。」形聲字。本義是斜視。這裡的「衺」,通「邪」,古文「邪」通「斜」。
(斜視)
《淮南子·修務訓》:「今夫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之銜腐鼠,蒙蝟皮,衣豹裘,帶死蛇,則布衣韋帶之人,過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現在如果讓毛嬙、西施這樣的天下美女嘴裡銜著腐鼠、身上蒙著刺蝟皮、穿上豹皮衣、腰間纏著長長一條死蛇,那麼就是那些身穿普通衣服的平民百姓路過她們身邊時,沒有一個不左右斜視著掩鼻而過。
這是「睥睨」一詞的出處,指斜著眼看,側目而視。其中的睨,用本義,就是斜視。後又引申有厭惡或高傲之意。比如「睥睨一切」(成語)、「睥睨天下」。
(影視劇裡睥睨天下的曹操)
《史記·李將軍列傳》:「廣詳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李廣假裝死去,斜眼看到他旁邊的一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一縱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馬。
又指偏斜。《莊子·天下》:「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太陽剛正中就偏斜,萬物剛出生就死亡。
「睨」在本義之外,還有其他用法:
(1)視;望。《廣雅·釋詁一》:「睨,視也。」《左傳·哀公十三年》:「旨酒一盛兮,餘與褐之父睨之。」甜酒一杯啊,我和貧苦的老頭對著看。王灣《奉使登終南山》:「漸平逢車騎,向晚睨城邑。」
(2)回視。《楚辭·劉向》:「遊蘭皋與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王逸註:「顧視為睨。」在長滿蘭草的水邊和蕙林遊玩啊,回眸又見一片玉石之林千姿百態。
(回眸)
又指尋視。《墨子·經說上》:「慮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張純一《墨子集解》:「《校釋》:例如睨而視物,其視雖比泛視為精細,然能見其真與否,究未敢定。」
(3)窺伺。姚鼐《書貨殖傳後》:「方秦始皇統一區夏,鞭菙夷蠻,雄略震乎當世,及其伺睨牧長寡婦之貲,奉匹夫匹婦而如恐失其意。」
(4)明。《方言》卷十三:「睨,明也。」未見典籍有應用實例。
(5)通「婗(ní)」。小兒。《墨子·雜守》:「睨者小五尺,不可卒者,為署吏。」張純一《墨子集解》:「《廣雅·釋親》云:』婗,兒子也。此睨即婗之假借字。」那些身高僅五尺不能當兵的人,就讓他在官府中當差。
睨的小篆寫法如圖:
(睨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643,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