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合格的創業者具備的三項素質(成功創業者的基本素養)
2023-10-09 18:42:01
對於創業者而言,簡潔既是效率,簡潔又是效益,簡潔就是金錢。培養簡潔,一是用省工原理認識事物,懷疑事物,追求簡化;二是運用「三點」原理,談問題歸納為三點,演講用三分鐘,既不單薄,又不冗長;三是運用5W2H法發問,然後用IE法簡化。簡化要全員參加,簡化要體現在方方面面。
一、
相傳舍衛城中有一人,在聽了佛陀的說法後,便決定出家修行。當時有一位佛家尊者為他介紹戒律∶"這個為一種戒,這個為二種戒,這個為三種戒·······這個為十種戒·····這個為小戒,這個為中戒,這個為大戒。這個名為根本的制戒,這個名為行為的淨戒,這個名為常品使用戒……」
這人聽了尊者的解釋後想道∶「嗬,戒的數目實在不少,我要受這樣多的戒,恐怕不容易吧?我既然做不到完全守戒,那我的出家還有什麼意義呢?倒不如不出家,在家做些布施等善行,養育妻兒為好。」於是,他對尊者說∶「尊者啊!我守不了這許許多多戒,我不能守戒,出家又有何益呢?我還是還俗吧,將這衣缽奉還給您吧!」
尊者說「既然你要還俗,就去向佛陀告辭吧」
佛陀見了他們,問這人為什麼非要還俗,尊者告訴佛陀,這人說他不能守那麼多戒。佛陀便對那人說∶「你不必守那麼多戒,有三種戒,你一定能夠遵守吧?」那人說∶「如果只有三種戒,我是可以守的。」
「好!以後你只須守身、口、意這三門戒,其實就是慎防身口意的惡業。現在你可以去了,要受持這三種戒。」
於是,那人的心便踏實下來,向佛陀發願必能守此三戒,然後隨眾尊者修行去了。佛陀將那麼多的名目繁多的戒,歸為三門,這就是簡潔。化繁為簡,既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智慧。其實,守住身、口、意這三戒,還有什麼戒守不住呢?繁瑣的東西讓人眼花繚亂,卻抓不住要領簡潔的東西既清晰,又深刻,易於入眼入心。
二、
簡潔是一種美,化繁為簡是人們認識問題的必要手段。科學是自然規律的理論表現。自然界的具體呈現形式是紛繁複雜,甚至雜亂無章的。如果把自然現象一一羅列,也就無所謂科學與科學美了。而如果能在繁雜中概括出一種簡潔明了的規律性的東西,無疑會給人以一種美的感受。
簡單並非淺薄,而是用簡單的前提概括最大量的事實。這樣,簡單才能同時顯得深遠。哥白尼建立劃時代的「地心說」理論的出發點正是基於對託勒密「日心說」體系太繁雜的不滿。有趣的是,託勒密建立理論之初,也是以簡單性為原則的。後來者也繼續以這樣的標準來對待前人的科學成果,以決定自己的取捨。
科學正是向簡潔方向發展的∶牛頓的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一步一個臺階,形式更簡單了,內容卻更豐富、更深刻了。愛因斯坦在總結他的研究時深刻地指出,科學理論就是試圖把大量現象加以整理,把它們化成一種簡單的形式,"一直到我們能藉助少數簡單的概念來描述可能是很大量的現象」。簡潔,應當視作愛因斯坦的科學原則。
簡單的言語容易引起記憶。有的人為了讓人家重視自己的發言,總喜歡滔滔不絕,一說就是一大堆,其實,你最精彩的思想和觀點反而淹沒在一片滔滔言語之中,顯示不出它的光彩。人家連發現都沒發現,又如何去記住呢?
卡爾頓旅店公司的總裁舒爾茲最喜歡用簡單問句,每當他見到員工時,特別是在新店開張慶典大會前,他都向參加會議的員工們提出兩個問題∶「六個月內你希望自己能成為怎樣的人?」「六個月內你希望你的部門有什麼進展?」舒爾茲發現所有的人回答都是相同的∶「要成為最好的!」舒爾茲的簡單問句促使卡爾頓旅店公司成為佼佼者。
迪斯尼世界36000名員工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會用最簡單的言語告訴人們有關他們工作的遠景,「我們創造歡樂」,雖然僅僅有六個字,但是意義講得十分清楚。
三、
大家都希望開短會,但很多情況下會議就是「短」不下來。每一位發言人都希望聽眾認為自己的發言比別人更有水平,更值得重視。於是,就在發言時間上做文章,一個比一個講的時間長,似乎發言時間越長就越有水平。當代人的生活方式是習慣快節奏的,講演人不應當沉溺於冗長、閒散的開場白,不應當想到哪說到哪,而應當簡單、精練,做到言中有物,言中有理,言中有章。
簡單的形象易於識別,也易於迅速傳遞。例如標誌,它作為企業的視覺記號,必須單純、簡潔、明快、醒目,讓人一眼便識,過目不忘。圖中的幾幅標誌的外形都很簡單,但內涵又十分深刻。
如中國鐵路路徽,該標誌以「工人」二字組成火車頭、鋼軌的圖案,簡潔、形象,便於記憶。又如德國一家保險公司的商標,商標圖案是手護殘燭,圖形簡練且形象,表達出公司對「風燭殘年」的老人進行生活保障的業務。
當代商人在營銷、定價、陳列、服務等諸多方面也開始注重簡潔。
例如定價。也許有些顧客會把在購物時與商家進行「討價還價」當成一種時尚,甚至有的國有大商廈也不甘落後,打出「本店所售商品均可討價還價」的招牌以招攬顧客。
然而在香港,「討價還價」已不再是絕大多數店家的經營手段。他們所售商品,明碼實價,拒絕討價還價,實行「一口價」。實行「明碼實價」一方面可以增加顧客對其商品價格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一口價」不必花時間討價還價,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這對生活節奏很快的香港人來講十分重要。
近年來,全國許多城鎮出現了許多「十元店」、「九元店」。這些商店的商品大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商店裡寫著「百樣商品一個價」,全部商品均開架售貨。這些店一般不設存包處,店主認為所售的商品本身才十元錢,價格便宜,沒必要讓顧客存包,萬一丟一兩件商品也沒什麼,畢竟大多數顧客還是自覺的。
再說若讓顧客存包,又得多付一名營業員的費用,還要佔去有限的營業場地。香港的「一口價」和許多城市的「十元店」,都是在價格上化繁為簡,不少消費者還挺喜歡這種簡潔的價格做法。
例如銷售。專賣店就是一種化繁為簡的銷售形式。在香港,一些服裝連鎖店,專門售賣日常便服、T恤、牛仔褲,由於顧客平均滯店時間僅10多分鐘,大約相當於吃一個漢堡包的時間,因此,這些服裝連鎖店被顧客稱為是服裝界裡的快餐店。服裝連鎖店在短短的20年中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簡潔就是其成功的訣竅之一。
由於商品結構簡單,省去了許多市場調研、產品開發費用,少品種、成批量的產出,降低了生產成本,從而降低了服裝的價格。二是方便了消費者選購。服裝專賣店的服務對象是年輕顧客,年輕顧客普遍追求購物方便、迅速、簡捷,簡單的商品品種使顧客很容易作出選擇,不會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而煩惱。買件衣服就像吃快餐一樣輕鬆、快捷。
例如商業建築。從國內大中城市冒出來的各種「購物中心」看,第一是其建築一定很高,樓不高不能叫中心;第二是裝修必得豪華、炫耀;第三是商店龐雜。
美國的購物中心卻以簡單為特色。美國的商業建築遠遠不如我們的高大、豪華和顯赫。美國的購物中心,在建築上一般也就是個長方形的大盒子,兩三層樓的高度,既不高聳人云,也不奇形怪狀,不顯山不露水的。外觀也簡單,沒有什麼落地玻璃窗或者玻璃幕牆,連霓虹燈也沒有,只有幾個射燈在晚間照在企業名稱上,更沒有五顏六色、斑斕繽紛的彩旗、橫幅。不單購物中心是這樣,超市、倉儲商店也都這樣。
美國的購物中心,由於只有上下兩層,給人的感覺是簡單明快,眼界開闊,空間開敞,光線明亮而自然,再加上通道的寬敞,使人心境也隨之開朗。兩層之間,有自動滾梯通連。上層也有同樣寬敞的通道,從二層向下望,照樣可以看得很遠。
結構簡單,不但使消費者視線開闊,而且空氣流通和置換既快捷又便當。美國的購物中心,不重外表重內在,不講排場講氣質,不要華麗要紮實。美國購物中心從建築到經營管理,都挺簡潔的,也挺「實在」,這種簡潔,我們是不是也該學學?
例如信息溝通。傳統的溝通模式是鏈式溝通,等級分明,信息由最基層傳遞到最高層,指令由最高層下達到最基層,中間環節多,傳遞速度慢。這種溝通模式效率太低,很難適應高節奏的管理,而且有可能坐失良機。服裝專賣店在信息溝通上化繁為簡、去掉一層一層的中間環節。
在服裝專賣店分店,員工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4~6人,除了相互配合執行銷售任務外,還儘可能地參與決策。每天店鋪開門前,小組每一位成員都能拿到一份詳細的電腦資料,上面有前一天的營業情況、暢銷產品和新產品的有關情況。大家根據快捷的信息,及時調整店內的商品陳列布局。
例如產品。日本東芝公司對X射線CT診斷設備,「減」去了一些一般病員用不上的特殊功能,使得設備的價格比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同類產品便宜40%以上,一舉奪得了在美國及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長春一汽集團對汽車產品「減」去了多餘的高質量,成本和售價相應降低,銷路更好。
上海市第六百貨公司實施獨特的「自然服務」,讓營業員「減」去了多餘的微笑、熱情和話語,使顧客們能夠無所拘束地從容選購,生意更加興隆。恰當地開展「減法」營銷,也不失為一條生財之道。
我國有商諺∶「效率每從簡化始。」簡化設計,可以降低成本;簡化工序,可以減少動作的浪費;精簡機構,可以提高效率。
1976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儀器公司宣布生產20美元一隻的電子手錶,幾乎嚇壞了所有的競爭者,因為在15個月以前,最便宜的電子表也賣125美元。這家儀器公司在設計方面作了改進,以塑料殼代替了金屬殼;集成電路的晶片被鑄在集成電路裡面,可以不加任何接線。這種結構節省了一些不必要的部件,又簡化了裝配程序,達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
對於企業而言,簡潔就是效率,簡潔就是效益,簡潔就是金錢,那麼如何培養簡潔呢?
第一,認識事物,追求簡化。
事實上,對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個工作,應當保持永遠「懷疑」的態度,因為它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法,更簡便的方法。任何一項制度,任何一項工作,在確定目標後,在執行過程中,應儘量力求簡化。
為簡化而認識事物,可以把任何--件工作,像工程分析那樣、把工作分割成片斷,再加以有系統的組合,對每一個片斷的工作或每個組合都要去「懷疑」它,看有什麼更好的做法,並運用省工原理來思考。
第二,遵循「三點」原理。
每次準備開口說話時,為了讓對方能夠輕易地明白你要表達的內容,可以將你談話的內容概括歸納為三點。有調查表明,一般人在心理上對三點特別有好感。如果內容只有一點時,總覺得似乎太單薄;而只有兩點時,會感覺不夠充分;然而,如果是三點時,使人油然地生出安定踏實的感受;如果列出四點、五點,聽者極可能感到不耐煩。
無論什麼事情,大致內容都只要3分鐘即可說明。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話語間必定充斥有許多無關緊要的內容,使人產生沉悶的感覺。
因此,在述說某件事時,最好不要超過3分鐘。3分鐘正是足夠自我表現的時間,也是談話可以告一段落的時機。在沒有資料和任何準備的情形下,要長篇大論地談話,就會無邊無際、廢話連篇。1分鐘太短,5分鐘太長,3分鐘恰好。給人以清爽感。一般而言,適合各種聽眾的演說時間,以3分鐘左右最為恰到好處。
不論古今中外,呆板冗長的演講大都遭人討厭。尤其是在生活緊張忙碌的現代社會,更是不受歡迎,因為誰都沒時間聆聽無聊的閒話。簡明扼要的演說受人歡迎,然而簡單也要有度,簡單還應當有物。
3分鐘時間,應該可以單刀直入地將重點講出來。3分鐘的講稿,大約相當於兩張稿紙,是恰好能使一般聽眾集中精神的時間,也是剛好令大家觀察、欣賞演說人的時間。3分鐘,以「導入」30秒,「展開」2分鐘,「終結」30秒為宜。
第三,運用5W2H法發問,運用IE法簡化。WHY,為什麼這樣去做,是否有必要?
WHAT,這工作的目的是什麼,這工作可否考慮去掉?WHERE,有沒有比這裡做更合適?
WHEN,時間安排得好不好,有沒有更好的安排方法?WHO,誰來做,幾個人做?有沒有更適當的?HOW TO DO,該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HOW MUCH,這樣做需要多少成本,那樣做又需要少成本?IE是分析方法,如製品工程分析、作業者工程分析、工廠布置與搬運分析。運用IE手法剔除、合併、重排、簡化,尋求更簡潔高效的新方法。
通過5W2H法和IE法,就很容易把一些耗時費力的工作,反覆性的工作,浪費材料的工作,不合理的工作挑出來並改進它們。
五、
要簡化就要作出改變,企業生存之道在於創新求變,固化不變就會落伍,落伍就是等待淘汰,因此簡化首先要消除對「變革」的牴觸。上至領導班子,下至員工,都需要一起參與到「簡化」的工作上面。這樣,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更可以提高員工隊伍的士氣。
簡化要體現在方方面面。任何一個方面,不但有簡化的必要,而且也有簡化的可能。簡化,應當是一個系列工程。
簡化,減輕了企業發展的沉重負擔,而且大大節約了整個社會財富。不要以為把競爭集中於廣告、包裝、分銷及產品的附加值上,企業就一定穩操勝券,今天人們在這條路上似乎走得太遠,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包裝和促銷,帶來的不是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而是使他們不知所措。
事物總是向它的對立面轉化,物極必反,一個簡化營銷的革命即將到來。
簡潔是一種思維智慧,是人生的「減法藝術」。在生活中,不少人總是做加法,「多多益善」。但其實人和企業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的。經營者應當學會簡潔,學會放棄,掌握「減法藝術」;應當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化繁為簡,以少勝多,創造生命的最好效益,創造企業的最好效益。
#廣州頭條##清遠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