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有沒有修形怎麼辨別(的和田玉籽料是什麼樣的)
2023-10-30 16:36:50 4
大家去和田玉市場時,和商家溝通和田玉籽料交易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老闆提到「大開門」這個詞兒。那麼這個「大開門」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樣的和田玉籽料能稱得上是大開門的籽料呢?大開門的和田玉籽料都是好料嗎?
「開門」這個詞吧,最早是在古玩市場上用的黑話,主要是指開門見山的意思,打開門(器物)就看見山(器物的特徵)。就像好多行家嘴裡的「一眼真」。就是看一眼,就能從所看到的籽料表面特徵來判斷其真假。換句話說就是其籽料特徵非常明顯,造假一般造不出來。
大開門的籽料其實也比較好判斷,如果籽料能看出來明顯的水草沁和釘子紋,那麼基本就算大開門了。大開門的籽料一般特徵非常明顯,像綹裂或者汗毛孔,再或者老熟度都非常突出。但是只能判斷它是真的和田玉籽料,僅此而已。品質另說。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和田玉行當裡還有一個詞叫「一口氣」,這個大家可能聽得比較少。「大開門」和「一口氣」區別很大,大開門說的是一眼真,而一口氣說的才是一眼好!所以大開門的籽料品質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為本身也是有了這些瑕疵,才讓它變成大開門的籽料。不過並不是說大開門的都是瑕疵過多的籽料。因為畢竟之後還得巧雕嘛,你確定是真籽料後,然後把瑕疵去除,或者利用,不就又成一塊好玉器了嗎?
市場上大開門的籽料大多數是秋梨皮,黑皮或者油煙皮的居多,因為這些皮色造假的比較少,而且特徵也比紅皮更加明顯。對了,也有「半開門」的籽料,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就是一眼看著像假的,仔細看發現是真的籽料,特徵不是很明顯的或者有些特殊品相的籽料。像下面這種,看著毛孔比較假,像人工機器整出來的。但它確確實實是一塊正兒八經的籽料。
這就又說到毛孔了,其實籽料毛孔的特殊形態是有很多的,像常見的水返沙、幹坑料等等,毛孔很粗糙,一眼看上去跟「滾筒籽料」似的,但人家確實是籽料,只是長得比較假而已。
再比如下面這塊籽料看起來皮色模糊,很薄,也沒色根,顏色還飄,新手一看絕對「一眼假」的染色料,不過其實你再多玩個幾年,也許就能發現這其實是一塊非常好的金包銀籽料。
而且之前說過造假二上皮燒色的假籽料一般都會比較幹。可是真籽料裡也有油性一般的。像下面這個油性極差的籽料。其實仔細看,它的表皮只是有一層白鹼,拿回家多盤玩一段,油性也就出來了。
因為籽料形成需要千百萬年的積澱,經過不同的環境和地質,導致了其形成特點千變萬化,市面上真假難辨的籽料多了去了,有人看一眼假就放棄了,而行家一般會對看著假又有點真的籽料多看兩眼,有時候還真能發現不錯的好料呢。像沁的很深的紅沁或者黃沁,瑪麗豔產出的非常豔麗的紅皮等等,往往都會被看一眼假的,但它們其實都是非常不錯的籽料,只是不是很開門而已。
其實說到大開門的籽料,我再提個事兒,和田玉裡的學問其實真的是很大的,一些真正極品的籽料,剛入行的新手是看不出來的,因為它完美的就像假的一樣,但其實這種籽料只是達到了一種極致,細如玻璃,紅如染料,凝白如脂。同樣價格也不菲。
說說價值方面吧,大開門的料子一般價格會比較高,因為不用去分辨,是個人稍微懂點的都能分辨出真假。新手一般比較喜歡玩,因為技術含量低,其實籽料開不開門是相對經驗來說的,好多新手還覺得品相極差的垃圾料很開門呢,但是你懂得越多,越會發現開不開門其實並不重要。好東西就是好東西,就看你能不能發現了。
還是那句話。和田玉收藏道路上沒有那麼多漏可撿,踏踏實實的多看,多問,多聽慢出手,每天更新文章,讓大家少交學費,多交流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