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看不上的五種人(商鞅僱傭十幾個保鏢護身)
2023-10-19 03:02:48 2
商鞅是衛國國君的後代,血統優良,作為秦國的最大功臣之一,他通過自己的法家思想,幫助秦孝公打造出一個強大的秦國,士兵勇猛無比,國力十分強盛。
商鞅
但凡事過猶不及,法家思想太過嚴厲,也給商鞅帶來了殺身之禍。
一天商鞅外出巡遊,身邊帶著十幾個保鏢,陣勢浩大,人群紛紛避開,不敢阻礙,一個叫趙良的人看了,連連搖頭,不住的嘆氣。
隨從問他怎麼了。他說:「我看商鞅要大難臨頭了啊。」隨從不解,說:「商君有這麼多保鏢,怎麼會有危險呢。」
趙良說:「當年五羖大夫百裡奚任宰相時,出門從不帶保鏢,連隨從都沒有,但卻絲毫不怕有人來刺殺,因為他施仁政,凡事都為百姓考慮,深得人心,城中百姓都對他感激涕零,認為他是一個為民造福的好官。
而再看商鞅,嚴刑峻法之下,百姓痛苦不堪,得罪的人很多,所以不得不帶保鏢護身,現在有秦孝公給他撐腰,秦孝公一死,想殺他的人恐怕要排長隊。」
果然,幾個月後,秦孝公駕崩,仇家都來尋仇,商鞅不得不倉皇出逃。途中商鞅想在一家客棧住宿,拿出一錠金子拍在店家桌上,說道:「給我來間最好的客房,再打二斤酒,一斤牛肉,送到房裡。」
店家問道:「有通行證嗎?」
商鞅說:「大膽,我是商鞅,通行證的規矩都是我定的,我還不能住嗎?」
店家還是面無表情,說:「沒有通行證,誰都不能住,否則我都要被株連。」
商鞅沒有辦法,只能繼續逃命,半路被人抓住,後來被五馬分屍。也不知道是不是店家告的密。
被自己訂的法律害死,商鞅也算是很慘了。
商鞅盡心盡力讓秦國強大,卻為何落得個如此下場呢?
首先,商鞅變法,設置了軍功制度,取消世卿世祿制度。
這使得貧民也可以通過上戰場立功的方式當官,但秦國貴族就不能子承父業了。這直接侵犯了秦國貴族的利益。秦孝公一死,公子虔等貴族勢力便編造商鞅謀反的罪名,秦惠文王也正好想除掉這個獨攬大權的人,便順勢而為,殺了商鞅。
秦惠文王殺掉商鞅後卻並沒有廢除他的新法。一是他也知道變法的好處,秦國通過變法,躋身一流強國。
秦惠文王
二是他也不願意貴族勢力崛起,新法正好能遏制這些貴族的勢力發展。
其次,商鞅執法嚴酷,用嚴刑峻法壓制民眾,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商鞅對百姓極為苛刻,秦國百姓當時只有2個選擇,要麼種地提供軍餉,要麼上戰場打仗。長期的戰亂讓百姓苦不堪言。
商鞅的執法手段也很殘忍,他曾經在渭水邊一次處決700多人,河水都被鮮血染紅了。因此他招致了許多人的怨恨,可謂是四處樹敵。
商鞅用嚴刑峻法壓制民眾,實行的是法家思想中的弱民之術。
法家認為,不斷的削弱人民,才有利於君主的統治。讓他們僅僅能活下去就夠了。這樣他們就會對君主無條件的服從,也沒有了反抗的力量。
極端的性惡論是法家的思想核心,看誰都是壞人,處處提防,不能有一絲懈怠。老婆是壞人,孩子也是壞人,人人都想害自己。對他人的不信任也是法家喜歡用嚴刑峻法的原因,他們只相信武力和權術。
韓非子
再次,商鞅殺了秦惠文王的師父
秦孝公的兒子嬴駟年輕時觸犯了律法,因為不能對太子用刑,商鞅就盯上了太子的2位老師。他把公子虔的鼻子割掉,在公子賈的臉上刺字。
秦孝公還覺得不夠,就放逐了太子,讓他體驗體驗人世間的痛苦。
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連太子的師父都敢侮辱,這件事在秦惠文王的心中埋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繼承王位後,秦惠文王就開始了他的復仇行動。車裂商鞅時,他一定感覺出了一口惡氣。
但在放逐期間,他充分體會到了在商鞅新法下的秦國有多強大。自幼有著遠大抱負的秦惠文王雖然殺了商鞅,卻留下了他的新法。
商鞅用他的法家思想將秦國變成了一架戰爭機器。可以說是極限的壓榨百姓,沒有一絲的彈性,猶如一根被拉長的皮帶,時間久了,終會斷裂。
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百裡奚注重維護百姓利益,實行仁政,死的時候百姓都失聲痛哭。
商鞅對百姓統治殘暴,秦國雖強,但百姓並不買帳,在他被車裂之後,百姓沒有絲毫的惋惜。
戰國時代,硝煙四起,在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商鞅的變法確實極大的激發了秦國的軍隊實力,為一統天下打下了基礎。
但秦朝建立後,天下已定,在沒有外部威脅的情況下,秦朝不趕緊休養生息,卻還是沿用舊制度,繼續壓榨百姓,二世而亡也是咎由自取。
怎樣才能抓起最多的沙子呢,手握的太松或太緊,沙子都會流走。只有鬆緊適度才能成功,商鞅將人變成戰爭機器,最大限度的壓抑人性,結果只能是玉石俱焚,皇帝和百姓一個都沒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