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八大姓氏是哪八個姓氏(遠古的聖賢帝王)
2023-10-19 02:11:48 1
堯,在現代人的眼中,他是遠古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
【圖片:清人繪製的堯】
那時的首領,相當於帝王,歷史上封建皇帝就將堯視為了遠古帝王。
有推測,堯生於公元前2188,死於公元前2067年,距今約4000多年。
堯的母家在伊侯之國,後遷徒於祁(今山西祁縣),所以,他的姓是個複姓:伊祁。
堯的父親是帝嚳,母親是慶都。他的父親是黃帝的直系血脈:
黃帝—少昊(又名玄囂,黃帝長子)—蟜極—帝嚳—堯(帝堯)……
父親帝嚳繼承了帝王之位。所以,堯13歲時被賜封於陶(今山西襄汾縣陶寺鄉),輔助他的哥哥摯;到了他15歲時,堯被改封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因而又號為陶唐氏;堯20歲的時候,取代摯成為帝王,定都平陽。
堯姓伊祁,名放勳,史稱:唐堯。
【圖片:堯的全身像】
這反映了他母親家、父親家、還有被賜封等等信息的流傳。
堯姓伊祁(也被稱:伊耆),在歷史上發展成8個姓氏:
01伊祁(伊耆)繁衍:
02伊、
03衡、
04祁、
05堯、
06陶、
07唐、
08陶丘
09房
第4位的祁姓,它的分支繁衍出4個姓氏:
10向、
11薊、
12黎
13劉
【圖片:厚重的中國姓氏圖案】
第13位的劉姓,接著往下繁衍,又有2個姓氏:
14御龍、
15韋
第7位唐姓繁衍出的分支姓氏1個:
16杜、
杜姓的分支姓氏1個:
17士、
士姓的分支有4個姓氏:
18隨
19司空
20彘(zhì)、
21範
第21位的範姓繁衍出分支姓氏2個:
22冀、
23宗政
另外,舜有一個兒子,名字叫做丹朱,在歷史上比較有名。
堯上位後,把兒子丹朱賜封到房地為諸侯,丹朱後人以封地為姓:
房(與第08號「房」重複,不計入)、
【圖片:房姓圖案】
其後,丹朱後人還繁衍出1個姓:
24狸
最後的結論——
堯和其後人,為中華民族,一共繁衍了24個姓氏!
【圖片:百家姓石牆圖】
出自帝堯及其後裔的姓氏,其史籍記錄資料匯總於此,供大家參考:
伊祁,亦作伊耆,帝堯之姓。《帝王世紀》:「帝堯陶唐氏,伊祁姓。」從母居地為姓。
伊,出自伊祁姓。《世本》:「伊氏,帝堯伊耆氏之胤,其後伊尹名摯,相湯,生陟奮。」帝堯後裔伊尹,為商湯王之相,為伊姓。
衡,出自伊祁姓。《世本》:「衡氏,其先堯之苗裔伊尹,在殷之世,世號伊尹,為阿衡,因而氏焉。」伊尹之後有衡姓。
祁,出自伊祁姓。帝堯之後,伊祁姓一支簡化為祁姓。另有一支祁姓,出自帝嚳之後。/堯,出自伊祁姓。帝堯之後,以祖上諡號為堯姓。
陶,出自陶唐姓。堯先居陶(山東定陶縣陶城),後封唐(河北唐縣),因而稱陶唐氏。其後有陶姓。另有兩支陶姓,一支出自帝嚳之後,一支出自帝舜之後。
唐,出自伊祁姓。帝堯陶唐氏之後,夏封於唐國(山西翼城縣西),子孫以國名為唐姓。
陶丘,出自伊祁姓。帝堯之子丹朱,居於陶丘(山東定陶縣西南),子孫以地名為陶丘姓。房,出自伊祁姓。夏禹封丹朱於房國(河南遂平縣),其後以國名為房姓。
向,出自祁姓。夏禹封帝堯之後於向國(山東臨沂市),子孫以國名為向姓。另有兩支向姓,一支出自炎帝之後,一支出自帝嚳之後。
薊,出自祁姓。周武王封帝堯之後於薊國(北京市西南隅),子孫以國名為薊姓。
黎,出自祁姓。周武王封帝堯之後於黎國(山西黎城縣),子孫以國名為黎姓。
劉,出自祁姓。帝堯之後封於劉國(河北唐縣),子孫以國名為劉姓。劉累,即其後。另有一支劉姓出自帝嚳之後。
御龍,出自劉姓。劉國之後劉累,以擾龍(養馬)服事於夏王孔甲,受賜御龍[3]氏。
韋,出自劉姓。商王武丁時,滅亡彭姓豕韋國(河南滑縣東韋城),改封劉累之後,《左傳》雲:「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豕韋之後,以國名為豕韋姓,省文為韋姓。另有一支韋姓出自帝顓頊之後。
杜,出自唐姓。帝堯之後,夏朝封於唐國(山西翼城縣西)。周成王滅唐,移封於杜國(陝西西安市南),伯爵,稱杜伯,子孫以國名為杜姓。詩聖杜甫,即其後。
士,出自杜姓。周宣王殺杜伯,其子隰(xí)叔逃奔晉國,任士師,以官名為士姓,稱士隰。
隨,出自士姓。《世本》:「隨氏,士隰之孫隨武子,食採於隨(山西介休縣境),隨會為氏。」另有一支隨姓,出自帝嚳之後。
司空,出自士姓。士隰仕晉,任司空,子孫以祖上官名為司空姓。另有一支司空姓,出自夏禹。
彘(zhì),出自士姓。春秋時,晉厲公被弒,大夫士會之子士魴與荀瑩,迎立晉悼公,悼公任士魴為卿,封於彘邑(山西霍州市東北),子孫以地名為彘姓。
範,出自士姓。士隰曾孫士會,食採於範邑(河南範縣),稱範武子。其後以地名為範姓。
冀,出自範姓。《世本》:「冀氏,範氏之族。」範氏之後封於冀國(山西河津市與稷山縣之間),子孫以國名為冀姓。另有一支冀姓,出自帝嚳之後。
宗政,出自劉姓。漢朝楚元王劉德王后,為宗正,子孫以祖上官名為宗正姓,又改作宗政。
【圖片:堯舜禹人物石刻】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懸疑大師/文(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