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祝壽禁忌(六十花甲與祝壽的文化習俗)
2023-10-20 08:08:07 1
中國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講究孝道,長輩到一定年齡都會舉行祝壽習俗。民間有「不到花甲不慶壽」的說法。人們把六十歲後的每十年稱為「大壽」,要舉行慶祝活動。
壽日這天,兒孫及親戚們要來祝賀,所以壽星家中要備上豐盛的的宴席招待賓客。賀壽人所送之禮叫「壽禮」,如果是掛麵稱為「壽麵」雞蛋稱為「壽蛋」,紅糖稱為「壽糖」。凡是出嫁的姑娘,要給父母準備壽餅(糕)。城市居民購置西式蛋糕,在農村,人們大多是手工製作。壽餅是用小麥麵做成的,內包紅棗和紅糖。
祝壽為什麼「不到花甲不慶壽」呢?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花甲」。
人習慣稱六十歲為「花甲」,稱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
「花甲」是「花甲子」的簡稱,這一名稱的來歷和我國古代的幹支紀年法密不可分。 幹支,即天幹、地支。天幹本稱「幹」,地支本稱「支」,是上古時代就已出現的一種計數、計時符號。
天幹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個,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組合時單數配單數,雙數配雙數,如甲子、乙丑,而不能是甲醜、乙子)組合為六十對不重複的計數單位(成語「丁是丁,卯是卯」即源於此。因為「丁」和「卯」分別屬於天幹和地支,混誤不了,所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辦事認真,毫不含糊)。組合時,以十幹為主,自「甲」開始,依次與十二地支相配合。到第十支時,十幹已全部配完,那麼再從第一幹開始與第十一支相配,依次類推下去,共得六十組,稱為「六十甲子」。六十年周而復始,所以六十歲是「花甲」之年。
據考證,公元前十三世紀的商代,我國就已經有用幹支記日的記載,而用幹支紀年,一般認為開始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54年)。在此以前的幹支,是後人加上的。幹支紀年從東漢開始一直沿用至今。
「花甲之年」也叫「耳順之年」。
60年甲子的具體排列順序
1甲子13丙子25戊子37庚子49壬子
2乙丑14丁丑26己丑38辛丑50癸丑
3丙寅15戊寅27庚寅39壬寅51甲寅
4丁卯16已卯28辛卯40癸卯52乙卯
5戊辰17庚辰29壬辰41甲辰53丙辰
6已巳18辛巳30癸巳42乙巳54丁巳
7庚午19壬午31甲午43丙午55戊午
8辛未20癸未32乙未44丁未56已未
9壬申21甲申33丙申45戊申57庚申
10癸酉22乙酉34丁酉46已酉58辛酉
11甲戌23丙戌35戊戌47庚戌59壬戌
12乙亥24丁亥36已亥48辛亥60癸亥
其實,就是萬事萬物一個輪迴而已,生生不息的輪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