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少數民族樂器有哪些名稱(少數民族樂器集錦)

2023-10-18 05:10:47 3

壯族田螺笛

田螺笛,靖西壯族民間的一種擬聲樂器,曾在靖西縣民族博物館陳列多年。2002年10月,靖西縣組織壯族博物館和當地民間藝人根據有關壯族民間口碑和地方志記載,通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從多試式樣、多試品種、多試音質等大量的策劃和改進工作,終於試製出音色渾厚的田螺笛。

壯族擬聲田螺笛,在靖西等地歷史悠久,只是多年來沒引起人們注意。田螺笛的製法很簡單。只要選擇大個田螺,剪掉尾部尖端處為出音孔,去掉內肉,在離大口處約2釐米處開一笛孔貼上笛膜即可。吹奏時嘴貼笛口,模擬歌曲調子進行吹唱,聲音經笛膜震蕩,變成笛音由出音孔傳出,音質既像男低音,又具有喉管樂器的聲音。田螺笛可吹奏民間曲調和壯劇、巫倫等曲調,與壯族馬骨胡、葫蘆胡、葫蘆琴搭配演奏音色更佳。

京族獨弦琴

樂器結構簡單而所奏樂曲音調豐富、音色優美是獨弦琴的最大特色。獨弦琴音量較小,曲音清雅,彈奏時,用一根小竹片撥弦線,彈出的聲音娓娓動聽。在一根獨弦上可以彈奏出複雜的樂曲,那琴聲時而高山流水,時而魚翔碧波,時而百鳥朝陽,時而驚滔拍浪。

演奏時,置琴於雙腿或桌上。右手執撥片挑彈,手掌外側輕觸弦的三分之一至八分之一處,發出泛音和基音的複合音,取得g、c1、e1、g1、c2等基本音。左手握搖杆推、拉,改變琴弦張力,可使每個音升高大三度、降低純四度。定弦A,音域E—#c3。右手技巧有彈、挑和觸弦。左手技巧有拉、推、揉弦、拉揉、推揉、打、撞、搖、顫音和滑音等。傳統獨奏曲有《高山流水》、《騎馬》等。創作獨奏曲有《激戰邊陲》、《漁村晨曲》等。

琴師彈奏時大多不看樂譜,全憑記憶彈奏。優秀的民間琴師,在伴奏民歌時,全憑靈敏的聽覺,歌聲唱出什麼音,琴師就能彈奏出什麼音,其技巧的高超之處在於彈奏的曲子多帶裝飾和長顫音。而漂泊流落到中原各鄰國的獨弦琴也因嫌其音量小而被文壇戲班所排斥而最終絕跡。唯在盛產楠竹的廣西澫尾、巫頭、山心三個海島上的京族人將這個樂器留傳了下來。因為京族人說話的語調與獨弦琴的音調非常吻合,又是祖傳,因而已被演繹成了廣西京族的傳統樂器。

1980年代以來,一些琴師對這民族傳統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在琴聲安置拾音器,然後連接擴大器,由音箱將擴大了的琴音傳輸出去,這就是電聲獨弦琴。 老式獨弦琴只彈奏器樂獨奏樂曲和民歌伴奏曲,電聲獨弦琴在保持原有的民族樂器特色的基礎上,吸收了聲電樂器的特色(如音域廣,音色豐富等),可以彈奏器樂孤奏曲,民歌伴奏曲,流行歌曲等。

幾千年來由於統治者的封閉,未經恩準而外傳,必遭殺身之禍。 民間藝人的保守——只以父子相傳的形式秘授琴法,外人難以窺探問津,使這一樂器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而幾乎絕種失傳。有緣投在獨弦琴大師李平門下學藝,並在旅居美國多年的周子櫻,有感於獨弦琴將成為絕響,因此正在海外致力於推廣這們跡近失傳的樂器演奏藝術,並也已經分別在美國和新加坡成立了指導中心,相信在她和弦匏琴資深專家們的共同努力下,將會讓這門樂器,在海外發揚光大,為中國民族樂器大放異彩。

巴烏

在雲南、廣西的彝、哈尼、苗、傣、佤、布朗等少數民族中,流行著一種外形和演奏方法都和竹笛都非常相似的吹管樂器,它就是巴烏。

巴烏,彝族稱「吉非裡」,傣族稱「篳」,哈尼族稱「梅巴」或「妞巴」,佤族稱「拜」。它的管身用毛竹製作(也有用木製的),一般開有4-8個音孔,各民族的巴烏在形制和演奏上有一些差異,也沒有一定的規格。現在比較通用的巴烏,長約27.5釐米,開有八個音孔(前七後一),一端的側面開有一個吹孔。巴烏和竹笛的最大區別,在於巴烏的吹孔內嵌裝有一個小三角形的銅質簧片,吹奏的時候,氣流振動簧片發音。

巴烏有橫吹和豎吹兩種。橫吹者管身較粗,豎吹者管身較細。巴烏的音色柔和甜美,優雅圓潤,它常用於舞蹈和說唱的伴奏,適合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流行於紅河流域彝族地區的巴烏,音色柔和而略帶鼻音,尤其適合演奏抒情性的樂曲。

傳統的巴烏音量較小,音域也不寬,表現力受到很大的束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音樂工作者對巴烏不斷地進行改進,加粗了管身,使用音鍵,使巴烏的音量增大,音域加寬,極大地豐富了巴烏的表現力。現在用於舞臺演出的改革後的巴烏有兩種,一種是十八孔F調加鍵巴烏,一種是十七孔F調加鍵巴烏。這兩種巴烏都採用塑料管作管身,由裝有簧片的上段和裝有指孔指鍵的下段串接而成,前者的音域可以達到G-f2近三個八度,後者的音域也可以達到c-f2兩個多度八。加鍵的巴烏不影響原有的滑音、打音、飛指、抹音等技巧的表現。

水族銅鼓

水族民間樂器主要有銅鼓、大皮鼓、蘆笙、胡琴、嗩吶等,多在節慶與喪葬時使用。這些樂器中歷史最久,最響最廣,最具民族特色的要數銅鼓。

銅鼓

水族銅鼓

水族地區過去曾稱為銅鼓王國。每個村寨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人家藏有銅鼓。廷牌鄉附近幾個20來戶的村寨,每個寨藏有6面到8面銅鼓,九阡地區的水各大寨30來戶人家就有13面銅鼓。據估計,僅三都水族自治縣,以前曾保存銅鼓300多面。由此可見銅鼓在水族民間流傳之廣、數量之多。

水族地區的銅鼓,面寬1.5尺到2尺之間,大多是未經入土的傳世品,鼓面和鼓身多為雲雷紋和幾何圖案,型制多屬麻江型和石寨山型。

銅鼓是一種比較笨重的打擊樂器,演奏時,用繩索系住銅鼓的一耳或兩耳,離地1尺左右懸吊起來,演奏者二人,一人右手執鼓槌彎腰敲擊鼓面中心的太陽紋,左手執竹鞭敲打鼓腰作伴音,另一人雙手用木桶,對著鼓腹一前一後地拍動,搖動空氣,調節鼓的聲音,使音按節奏要求,忽高忽低,時強時弱,增加演奏的效果。

節慶演奏銅鼓時,常用大皮鼓伴奏。大皮鼓用空心的大圓木削製成鼓身,蒙上牛皮,面徑在1尺至1.5尺左右。

水族傳統多在節日期間演奏銅鼓。另外,在喪葬或祭祀時,也有敲擊銅鼓的。

銅鼓的來歷

關於銅鼓的來歷,布依族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傳說是這樣的。

從前,布依族的老人死了,總是上不到十二層天去成仙,只是下到十二層海的地府裡去。

天上的太白星是個慈善老人,有一晚,他駕著一朵彩雲下凡來,託夢給布傑說:「凡間的老人死了,要想上十二層天去成仙,這並不難,只要你們到天上去向天神討一面銅鼓下凡來,若老人死了,就敲三聲銅鼓,因為只有銅鼓的聲音傳得遠。天神聽到銅鼓聲,才會差仙人下凡把死者接引上十二層天去。」太白星捋了捋鬍子又說:「布傑呀,你是個能人,能上天下地。你就從青龍山頂上那棵長齊天的馬桑樹上爬到天上去,向天神討一面銅鼓來吧。」

第二天,布傑醒來,按照太白星的指點,爬上高高的青龍山頂,又順著長齊天的馬桑樹,爬呀爬呀,爬了九天九夜,周身被樹椏戳了幾多血眼,但他一心想得到銅鼓來超度死了的老人上天,就咬緊牙繼續往上爬,又爬了三天三夜,終於爬到了南天門。守門的天兵見了,正想上前阻攔,一見是以前捉雷公的那個能人布傑,就急忙閃開一條路,讓他進天庭去。

布傑進了天庭,向天神把來意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天神想試他一下,看他有無孝心,還是善於吹捧?就說道:「你要一面銅鼓下凡去超度死了的老人上天是可以,但我要問你一件事,你若答得對,就送你,答不對,就不給。」布傑忙說:「你問吧。」天神說:「天上地下,哪個為大?」布傑聽了,心想:「這天神想要我奉承他,誇他為大吧?不!我不能為了得一面銅鼓說與良心不合的話!」想罷,就一本正經地說:「天上地下,爹媽為大!」天神聽了,心裡高興,但故意馬起臉說:「你答得不對!應該數我為大!」布傑並不改口,認認真真地說:「不!你再大也是爹媽所生呀。沒有爹媽,你從哪裡來呢?」天神聽了,捋著白鬍子哈哈大笑,說,「看來你是個真正有孝心的人,不說假話。好,就送你一面銅鼓吧!」

布傑謝了天神,背著銅鼓,高高興興地走出南天門。因為過於高興,他腳下絆著南天門門檻,一跟鬥摔到地下跌死了,銅鼓也被摔了個洞。至今,銅鼓的那個洞還保留著哩。

從此,凡間有了銅鼓。人們就敲起銅鼓把布傑超度上天成了仙。

三玄

「九月寒風凜冽,讓人小跨彈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我國傳統彈撥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後,就徵發黎民百姓去邊疆修築有名的萬裡長城,為了調劑繁重的勞役,我國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種有柄的小搖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栓了絲弦,製成了圓形、皮面、長柄、可以彈撥的樂器,當時稱為「弦鞀(táo)」。這就是三弦的前身,最早在北方邊疆的軍隊中使用。清代毛其齡《西河詞話》曰:「三弦起於秦時,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響,謂之鼓鼓,唐時樂人多習之,世以為胡樂,非也」。

三弦的音量較大,音色渾厚,變化的幅度較大。分小三弦與大三弦兩種。北方各種大鼓、單弦等曲藝,多用大三弦伴奏,南方的彈詞類曲藝、崑曲等劇種和絲竹類器樂合奏,多用小三弦。三弦的演奏技巧很多,有彈、挑、雙彈、雙挑、掃、輪、搓等。

中國許多民族都使用三弦。蒙古族用於器樂合奏和歌舞伴奏的三弦,形制和漢族的大三弦完全相同。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也流傳著漢族的大、小三弦,尤其是小三弦,不僅南路壯劇樂隊使用,在靖西、德保的莫倫演唱中也作為伴奏樂器。雲南彝族火把節、結婚等傳統節日和喜慶的日子,人們都要身著盛裝,歡聚在一起載歌載舞。男子手持三弦邊彈邊跳,女子則邊舞邊雙手拍掌和用腳踏地,多在村寨以內選擇場地進行,伴奏樂器主要是葫蘆笙、三弦、笛子、樹葉、小悶笛等,近幾年來也有用口琴、月琴、小號伴奏。

三弦因流傳地區和用途不同而有很多品種,如小三弦、雙面小三弦、板面小三弦、大三弦、短杆大三弦和電三弦等。

一、南音三弦

南音三弦:簡稱南弦,是曲弦的一種,流行於閩南和臺灣一帶的小三弦,因演奏民間音樂福建南音而得名。

南音三弦系高音樂器。它的結構和全國通用的三弦基本相同,全長98釐米。琴頭造型古樸,有的呈扁鏟式,但稜角較圓;有的雕刻出獸頭。琴杆用烏木、琴鼓框板用荔木等質硬木材製作。共鳴箱外型多為圓角長四方形,也有的製成八角,其共鳴箱內膛比一般的小三弦為大。三條琴弦採用絲弦,由低到高分別稱為母線、中線或子線。定弦為(a、d1、a1)。發音較暗,音色較柔和。

二、大三弦 小三弦 電三弦

大三弦:又叫「大鼓三弦」或「書弦」,全長約115公分左右,以伴奏北方說唱音樂大鼓書而得名。它是中音樂器,也可作低音樂器使用,音色渾厚而響亮,多用於北方說唱音樂如鼓書、彈詞、單弦之伴奏和曲劇,呂劇等地方戲曲伴奏,並可獨奏或參加器樂合奏。在曲藝伴奏中常居於主弦地位。

小三弦:又稱「曲弦」,全長約90公分左右,因伴奏崑曲而得名。因為流傳在南方,又有「南弦」、「南三弦」之稱。它是高音樂器,音色明亮而清脆,多用於南方的評彈等說唱音樂的伴奏和江南絲竹、十番鑼鼓、潮曲、南管、等器樂合奏,並適於為崑曲、京劇、豫劇等地方戲曲伴奏。廣東音樂、崑曲和蘇州評彈中所用的小三弦都有差異,它們分別適應於各自的特色。

電三玄:於80年代研製成功。保持了傳統三弦的民族風格,在琴鼓正面的蟒皮內腔裡,附有一層楸水薄板,起安置拾音器和使音波反射的作用。電三弦具有音量大、餘音長、音色柔美、表現力強的優點,既能演奏傳統樂曲,又能模擬琵琶和電吉它等樂器的音色,滑音效果與夏威夷電吉它相似,演奏抒情樂曲很有藝術表現力。

三弦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彈弦樂器,它不僅可以獨奏和參加民族樂隊合奏,還多用於說唱和戲曲的伴奏,尤其在說唱音樂的伴奏方面,演奏技巧已發展到較高水平。三弦分為大三線和小三弦,大三弦主要用來伴奏京劇等,小三弦用來伴奏一些地方戲種,三弦因琴鼓兩面都蒙以皮膜而聲音特別獨特動聽,演奏三弦時採用坐姿,兩腿自然分開,左腿稍向前伸,或將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置於右腿上,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輕扶琴杆,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手勢呈龍爪式,右手用拇指、食指持撥片或戴骨制指甲彈撥琴弦發音,其餘三指握於手心,也可用五指彈奏。

哈薩克「SEBEZGE斯布孜額」又稱草笛

「SEBEZGE斯布孜額」又稱草笛。最早見於十一世紀的《突厥語大辭典》記載,早先用扎拉特等植物的草杆製作(現也有用木頭製作的)管壁上有三、四個孔(也有更多孔或無孔)。演奏時管口抵牙,喉嚨吹出氣流與管腔產生共鳴。國內藝人多見於新疆呼圖壁、沙灣及阿勒泰等地。藝人說「斯布孜額」,意為「發出心聲的管子」。

「斯布孜額」歷史久遠,成書於公元11世紀的古籍《突厥語大辭典》,其上載有「斯布孜額」為「一種簫」。可見,早在11世紀以前,「斯布孜額」就已出現並流傳於民間了,而且世代相傳 、流傳至今。哈薩克族人民以畜牧為生,「斯布斯額」是老牧工經常吹奏的一種簫。

「斯布孜額」管身原用草原上或背陰山坳裡生長的一種粗壯的蘆葦製作,現多用楊木、松木或氈房的蓬杆製作。管身一般長50釐米、管徑1.5釐米,管體中空,無簧哨裝置。管身上開有三個或四個按音孔,管上端將外壁削薄作為吹口,管外綑紮羊腸或細繩,以防氣候乾燥管身開裂,起保護作用。

吹奏「斯布孜額」前,先用清水衝溼管身內壁,以使發音圓潤。吹奏時,管身豎持 ,以左手食指按上孔(四孔者,左手按上兩孔),右手拇指和食指按下端兩孔。嘴含吹口,並略偏於嘴唇的左邊,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留一小口為吹孔。先由喉部發一長音(持續低音),同時將氣流送入管內,衝擊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出筒音,吹完一句之後才能換氣。

喉音與「斯布孜額」的筒音音高相同,為C音,兩者協調而融合。三孔「斯布孜額」音列為:c1、e1、g1、c2,吹奏高音完全靠氣息控制,並能奏出下列泛音:d2、e2、f2、g2、a 2、b2、c3。演奏技巧有滑音、顫音、倚音等。音域c1—c3,有兩個八度。常用於獨奏,適宜遠聽。擅於演奏抒情性的樂曲。

哈薩克族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對自然、宇宙有獨特的理解,「斯布孜額」神秘而空靈的音色恰好對應著這種感悟。「斯布孜額」是多泛音的吹管樂器,所發之音低音區稀疏,高音區密集。音色飄逸、悠遠,宜奏抒情性樂曲,並能用顫音、裝飾音等奏法模擬大雁等動物的鳴叫。

著名的「斯布孜額」傳統樂曲有:《思念》、《綁著的棗騮馬》、《額爾齊斯河的波浪》、《賽駝》、《白色的走馬》等。樂曲描寫了哈薩克牧民的勞動、生活和美麗的自然風光。流傳至今的相關曲目有:《孤女》、《兩個想法》、《悲傷的母駝》、《獨身漢》、《孤女的悲哀》、《白哈巴河之波》、《加尼別克的四歲青馬》《序曲》等。

由於哈薩克民族樂器的發展和創新,「斯布孜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斥;現代哈薩克族樂曲,多以器樂合奏形式演奏,或Midi化,「斯布孜額」逐漸被冷落;精通「斯布孜額」的前輩們已過世,願意學習「斯布孜額」演奏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隨著我國對傳統民俗文化資源,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日益關注,「斯布孜額」這一哈薩克傳統民族樂器的演奏也得以繼承和延續。目前在布爾津縣較具代表性的傳承譜系有兩支,分別為家族相傳與師徒相傳。哈德勒別克·好安為家族相傳。新疆阿勒泰地布爾津縣闊斯特克鄉哈薩克族樂器「斯布孜額」吹奏者哈得裡別克·好安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哈薩克民間老藝人拜力汗·哈利阿克拜爾是當代新疆哈薩克族重要的「斯布孜額」的傳承人和演奏家,自幼吹奏斯布孜額,是家族裡演奏斯布孜額的第七代傳人。幾十年的練習和演奏使拜力汗老人的演奏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他在繼承演奏哈薩克傳統樂曲的同時,自己創作了大量優美的斯布孜額曲目。

在長期的演奏和創作過程中,拜力汗老人不斷研發、創新、改良著這一古老樂器的材質和音色,甚至使用建築家裝常見的白色PVC水管也製作出了音色優美的「斯布孜額」。為這一傳統樂器家族增添了全新的具有工業化特色的新成員。

2012年12月,拜力汗老人受邀參加「2012八音盒音樂節」演出;

2015年4月,在嬉遊livehouse舉辦的紀錄片《牧魂》展映會上作現場表演。

2014年,拜力汗與摩登天空唱片公司籤定唱片合約,將推出一套雙張斯布孜額專輯,專輯目前已經完成前期錄音工作,將在今年內出版發行。

此次嬉遊2周年慶典音樂節,拜力汗老人將和他的兒子、也是家族中斯布孜額下一代傳人朱馬哈孜共同演奏哈薩克傳統斯布孜額曲目和自己的創作曲目。

維吾爾刀郎熱瓦普(DOLAN RAWAP)

刀郎熱瓦普也叫多朗熱瓦普,是維吾爾族古老的彈撥弦鳴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瓦提、巴楚、麥蓋提和莎車等地。因流行哈密地區而得名。是「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之一。又譯稱多蘭熱瓦普。

相傳,刀朗是古維吾爾語的「吐蘭」(即「群」之意)。古代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西部邊緣一帶的人合群從事勞動、生息,形成了維吾爾族的一個支系,所以被叫作多朗人。也說這是對塔裡木河畔人的通稱。

形制多樣、造型各異的刀朗熱瓦普,是刀朗人不斷改進樂器製作的真實寫照。傳統的多朗熱瓦普,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製作,全長80釐米左右。共鳴箱的上半部與較寬的琴杆相連,其上開有若干個圓形小音孔。共鳴箱的下半部呈中空的瓢形,正面蒙以驢皮、馬皮、犛牛皮、山羊皮或蟒皮,面徑22釐米左右。

琴杆短而粗,上窄下寬,正面按弦指板較寬,不設品位。琴頭向後呈直角彎曲,弦槽通透,兩側置有三至六個T形弦軸,一般多為五或六軸,用於張主奏弦。琴杆左側面置有四至十三個T形弦軸,一般多為七至十軸,用於張共鳴弦。琴弦全部採用鋼絲弦,也有個別共鳴弦使用腸衣弦的。皮面上置竹或木製長橋形琴馬,琴底設有縛弦。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製作技術的提高,在流傳過程中,為了攜帶和演奏方便,共鳴箱逐漸縮小,但要比喀什熱瓦普較大,形狀也演變為半葫蘆形。

演奏多朗熱瓦普,常採取坐姿,將琴斜抱於腰間,共鳴箱置於右腿根部,皮面斜向上方,琴頭在左方抬起、呈45°角,左手虎口託持琴杆,常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取音,右手拇指、食指執握撥片彈撥琴弦發音。

2012年「八音盒音樂節」上,吐爾遜老人就曾經為我們帶來過精彩的彈唱作品,他也和嬉遊livehouse音樂總監馬木爾老師共同合作表演,作為一位喜歡開拓民族樂器嶄新可能性的音樂家,馬木爾自己對刀郎木卡姆也有精深研究,他像曾經在冬不拉上施展魔法那樣,馬木爾使用貝斯各種效果器。給刀郎熱瓦普這個傳統民族樂器注入新的音樂風貌,古老樂韻和現代電聲的完美應和至今令人難忘。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