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喜劇推薦(喜劇破圈)
2023-10-26 09:41:44 2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宇
提起喜劇,一邊是對笑聲的巨大需求,一邊是不過癮不解渴的抱怨,問題出在哪裡似乎很難準確說出個一二三。直到最近一段時間,看過即將決賽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一種新喜劇新力量的欣喜不時在心中泛起,如今,隨著蔣易「水煮」三國團隊魔性走位舞迅速普及出機場、消防版本,這種喜劇破圈的感受愈發強烈,也許新喜劇真的來了。之所以說喜劇「破圈」,是因為此次喜劇大賽有幾大突破:其一,它突破了熟面孔佔據喜劇綜藝的「常態」;其二,它讓我們看到了多種多樣的喜劇樣式;其三,它讓我們看到了喜劇是如此貼近當今社會和現實生活,不少內容和形式一樣精彩的作品,讓我們領略到了喜劇的「高級感」。
這些年,我們看到的喜劇,不管是選秀競演還是喜劇綜藝,幾乎是本山傳媒、德雲社等團體及其旗下一些頭部演員的天下,再加上這些廠牌的演員都是綜藝常客,時間一長,其固定模式和套路很容易讓人審美疲勞。但此次喜劇大賽,從創作到演員,除了金靖、蔣詩萌等幾個參加過喜劇綜藝或央視春晚的相對熟面孔外,其餘近50位演員幾乎都是「喜劇新力量」,但這些喜劇新力量並非劇場或舞臺小白,他們中很多人都有不短的話劇或舞臺劇創演經歷:
從事舞臺劇表演多年的史策、鐵男、黃澄澄、張弛、張祐維等,當然,還有非喜劇演員土豆、呂嚴,還有快吃不上飯的理工男、喜劇小白孫天宇……不管他們是曾經的老搭檔,還是臨時組隊的小夥伴,即便有賴聲川的御用男主角宗俊濤,開心麻花尹貝希這樣的舞臺劇女主角,但對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他們仍是喜劇舞臺上的次新面孔。大賽打破了多年來幾大廠牌熟面孔「壟斷」喜劇的局面,為熱愛喜劇表演的演員、小白結束散兵遊勇的狀態提供了機會和舞臺,也讓六獸等高產編劇浮出水面。
當然,演員新面孔破圈只是一方面,讓人過癮的還有大賽中創作、表演的作品,不再囿於傳統喜劇起承轉合的框架,更多地展示了喜劇的年輕和多樣性:
素描喜劇(SKETCH)、生活喜劇、音樂喜劇、陷阱喜劇(TRAP)、漫才、「狗坨子」、諷刺喜劇、即興喜劇、物件劇……甚至默劇都加上了口技、大量道具等不同的表現手法。最近幾年湧現的新的喜劇形式一股腦兒登上了大賽的舞臺,而且在比賽過程中還會有相關的編劇、演員或者黃渤、徐崢、李誕、馬東等會長介紹這些喜劇的特點,讓觀眾在歡笑的同時順便了解相關的喜劇知識。
這些多樣性的喜劇,還用了穿越、擬人、密室逃脫、劇本殺、拳皇遊戲等年輕人喜歡的形式展現作品內容,迅速吸引了年輕人的熱愛,經由他們在網絡上生發出了很多相關的喜劇話題,以至於之前未經宣傳、開播之後也沒有多少炒作的喜劇大賽獲得了空前關注。
說實話,大賽中不少喜劇形式是我們之前在《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跨界喜劇王》等競演喜劇綜藝中不多見的,新鮮多樣,歡樂且爽,一下子就擊中了絕大多住渴望笑聲卻反感老套喜劇的觀眾的心,看著從80後到60後會長們笑得前仰後合、四仰八叉又若有所思的樣子,甚至幾場比賽下來,就讓這些喜劇老炮就直接邀約新演員和編劇合作,可見大賽給他們帶來了多少新鮮感和衝擊力。
其三,喜劇大賽拓寬了喜劇創作的場域和題材,什麼主題創意賽、場景賽、行業觀察賽、假定性……等等,內容涉及生活、職場、社交、網絡、代際、愛情甚至流行文化等等方面,而且還用了年輕人喜歡的形式,湧現出了《三毛保衛戰》《這個殺手不太冷》《偶像服務生》《時間都去哪了》《最後一課》《臺下十年功》《一齣好戲》《愛人錯過》《漂流記》等一系列題材、內容和形式都堪稱優秀的喜劇。
想想看,誰沒有為夢想而付出的努力與堅守,誰沒有因刷手機和無意義社交浪費過時間,哪個社畜不同痛恨職場的扯皮,被APP消費「陷阱」過的人有多少,過度消費浪費了多少金錢和資源,被偶像洗腦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多可笑,飲食男女對愛情和婚姻的認識有多不同,年輕人為什麼恐婚,即便天天見面為什麼我們還不了解身邊最親近的人……看到半決賽,你會發現社會和生活中處處充滿喜劇。
在十幾分鐘的時間裡,作品和演員的表演直給、痛快,絕不強行煽情或硬上價值,更脫離了動不動就胳肢人,或拿自身和他人缺陷演戲的庸俗調性,就連「灑狗血」讓觀眾爆笑的《三狗直播間》這類形式大於內容的喜劇,都被擠壓到了思考要不要上場的地步。
雖然還沒有到決賽,但之前呈現的喜劇作品,小到抓梗能力,大到話題性和對喜劇的新探索等,都讓對喜劇審美疲勞的觀眾忽然有了某種新鮮感和滿足感。在這個有很深的積澱,也會有相應羈絆的行業裡,什麼是喜劇的高級感?什麼是水到渠成的高級喜劇,普通觀眾似乎從一期期節目中就能咂摸出點味道來。
生活需要喜劇,喜劇需要新鮮血液。喜劇大賽打破了多年來幾大喜劇團體頭部演員「壟斷」喜劇的局面,為很多熱愛喜劇的散兵遊勇和演員提供了展示的機會,為喜劇補充了新鮮血液和創作力量。而我們則在很多貼近社會和生活得新鮮喜劇中,疏解了減壓獲得了滿足,甚至被治癒。剛開始不知道能否辦下去的喜劇大賽賽程剛過半,就在觀眾的呼聲中打出了招募的大旗。其實,與其說我們期盼著下一次的喜劇大賽,不如說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喜劇作品和人才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