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寄宿好還是走讀好(住校和走讀)
2023-10-04 20:19:16 2
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家長心中的頭等大事,但在整個學習生涯中,家長們還需要面臨各種細微的抉擇。
例如對走讀和住校之間的選擇,眾所周知,在初中時期,同學們就需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這種選擇並不是強制性的,但也給家長帶來了巨大難題。
「住校」和「走讀」的區別,3組圖看清利弊,後悔沒讓孩子走讀獨立能力上的差距
一般在初中階段,學校會為同學們創建寢室,也會對同學們有嚴格的管理規定,需要遵守寢室的規章制度,而在這種被約束的環境下,同學們的獨立能力是比較差的。
但是當同學們走讀之後,他們會更加愛護自己的居住環境,同時適應能力以及自理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在時間管理上的差距
初中的學習並沒有那麼緊張,即便是有晚自習也不會到很晚,但是當同學們進寢室之後,會遵守嚴格的熄燈時間,也就是這個階段,同學們就需要保證睡眠。
但是在走讀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只要做好時間上的規劃,在學習成績上得到提升是不成問題的。
日常飲食上的差距
一般走讀過程中,父母會給予更多的陪伴,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一般走讀的學生都會自己帶飯,父母提前給做好飯,包括晚上放學之後,飲食健康是能夠保證的。
而住校的學生只能去食堂滿足自己的溫飽問題,雖然學校也會對食堂有嚴格的審查,但也無法避免存在一些衛生問題,飲食上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綜合分析:
可能在初中階段,同學們無法分辨出走讀和住校之間的區別,但是升入高中之後就能夠明顯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走讀生是比較自律的,而且他們也會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刑罰。
而住校生可能長時間在學校的嚴格管理下,會變得更加叛逆,尤其是進入高中之後,如果學校的管理上比較鬆懈,同學們就像是被放出牢籠一樣,行為舉止上更加違反學校相關規定。
但對於不同的學生來說,走讀和住校如何進行選擇,還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定,並不是說看到走讀的優勢比較多,所有同學都適合選擇走讀。
主要是根據同學們自身的性格特點、習慣愛好以及父母的時間條件有直接的關係,而且也並不意味著同學們住校就沒有優勢。
住校期間也能夠培養與同學們之間的感情,畢竟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也會對其他同學做出充分的了解,並且也能夠促進和老師之間的關係。
所以如何選擇主要還是看同學們自己的意願,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不要有過多的參與,尊重同學們的選擇就好。
什麼樣的同學適合住校?自制力差的學生
每位同學的自制力都會有所不同,主要還是從小養成的習慣,而對於那些自制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適合住校的。
在學校裡,同學們可以接受到嚴格的管控,不允許同學們玩手機、玩電腦,減少熬夜的現象,所以說住校對於自制力差的學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社交比較廣的學生
同學們的社交範圍不僅局限在校內,很多同學還會和校外的人有較多的來往,那麼之所以說這類同學適合住校,也正是因為避免同學們存在一些不適當的社交。
如果這類同學走讀,那麼放學之後一定會和校外所謂的朋友一起去玩耍,這並不是家長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住校可以更好的管理同學們的社交範圍。
父母知識水平不高的學生
走讀的學生一般都會有父母的陪伴,而這個時候就完全能夠體現出,父母有文化程度的重要性,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去輔導孩子功課,提升學習成績是非常有幫助的。
但是如果父母的知識水平不高,建議這類學生就不要選擇走讀,或許選擇住校才是你最好的選擇,因為在學校裡,有可以幫助你學習的人。
寄語:
對於住校和走讀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無論是住校還是走讀,都會存在相應的優勢和弊端,最主要的是同學們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那麼也是給同學們提出一點建議,無論選擇住校還是走讀,都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唯有學習成績才能夠論成敗,而至於住校與否,是同學們自己的選擇,還需要仔細去評估其中的利弊,也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和弊端。
今日話題:你覺得學生應該走讀還是住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