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有內涵的女生該有的樣子(溫柔的含義)
2023-10-05 01:45:52
「對我溫柔些。」
或是在隻言片語中暗示,或是被明確地表達出來,「被溫柔對待」這一要求幾乎是人人都會面對的。不管是孩子還是伴侶,甚至是家人和長輩,「溫柔」可以說是人最基本的訴求之一…也往往是我們嘗試達到的目標。
提到溫柔這一詞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舒適的,讓人放鬆的。一個溫柔的人不應讓你感到壓力,並且能安撫你心靈的創傷。相比所謂的「長者風範」帶來的陣陣急迫感,或是單純的「治癒樣的舒心」 提供的純淨心理安慰,它似乎具有兩者的特點,並且與「愛」和「理解」息息相關。
可它究竟是什麼呢?
「溫柔」會隨著個人的不同而改變標準,但它的種種特點也的確是有規律可循的。
事實上,「溫柔」事實上是簡單的,隨著不同人而異的,從「為了現在幸福的」和「為了將來幸福的」之間做取捨。
換個說法:在對待一個人時,在「對ta現在好」(比如單純的安慰性語言)和「為ta將來好」(諸如各種大道理)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點時,你在對方的眼裡便是溫柔的。*
——
是的,正因為如此,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同群體所需要的「溫柔的」交流方式也是不同的,這一點也正加劇著各個群體之間的互相不理解。
根據價值觀,性格,和生活方式的差異,更加「成熟」或是「理性」的人如果單純進行感情的安慰可能會感到不被尊重。對於他們來說,最有效的並不是僅僅「陪伴」他們,提出可行的對生活中的解決方案(自然要用正確的方法提出)也是一個溫柔的人需要做到的。一部分年輕人和許多長輩都是如此。尤其要注意的是,理性上的幫助通常需要在建立互信關係後才能達成。
與之相反,大多數人需要的更多的並非所謂的道理和行動,而是精神上的支持。人往往都清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將來的走向,他們需要的是可以陪伴身邊的人。但要清楚的是這一點不能過度,若是會加劇一個人將來的痛苦(例如為了安慰對方同意對方會傷害自己的觀點),便是不可行的。我們需要認清的是精神上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若是單純的「講道理」,便會失去他人的信任。尤其是與後輩交流時,需要特別注意給予對方精神上的鼓勵,越是所謂「不成熟」的人就越是這樣需要你對他們感情上的關心。事實上,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們需要的並不是智慧和知識,而是勇氣和認可。
即使是同樣的人,在面對不同的事情時依據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會產生不一樣的判定。一般來說,越是嚴重的事物,一個人就越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安慰,而非道理。與之相反,越是並不傷害到個人利益的事件,(用合適方法表述的)理性解決方案或是評論就越適合。舉個例子,同樣的人在快遞收不到時和家人去世時所需要的「溫柔」便會完全不一樣。
因此,只要在附和對方的價值觀(對方認為什麼是重要的)的情況下,使用合適的語言,在情感的陪伴和提供解決方案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便能做一個溫柔的人。
這樣,在他人難過時,你便是對方最美好的伴侶。
若是你認為需要教授對方更多做人的道理,請先別著急。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對方的信任之後,潛移默化或者明著能改變對方的能力會增加的很快,且相比消費對方對自己期待換來的幾句別人不會接受的語言要有效得多。
成為一個溫柔的人吧,是的,這並不簡單。你需要克制住自己告訴別人大道理的欲望,或是要說服自己鼓氣勇氣嘗試與對方交流平常不會談論的問題。用自己的耐心限制自己的第一反應後,你會發現他人將會對你比以前更加的依賴。*
他人的生活會因你而改變,而你以前所擔心的事也不會發生。
*當然,溫柔的目的並不僅僅是讓他人依賴,更重要的是通過他人的依賴得到真正改善他人生活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