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來歷風俗簡單介紹(帶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
2023-10-19 20:02:05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歷。
在我國春秋時期,晉獻公有個兒子叫重耳,為了避免被迫害,於是他就選擇了逃亡到其他國家去。有一天,他又餓又累走不動了,隨從的幾個人就到處去給他找吃的,找了老半天也沒找到。
大家正在愁眉苦臉時,其中的一個隨從叫介子推,偷偷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塊下來,煮了一碗湯給重耳喝,重耳喝了後,就慢慢的恢復了精神。後來知道這個事情以後,重耳感動得都快哭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歌谷奉君逃亡。
十九年以後,重耳重回晉國登基,繼位成晉文公。他繼位以後要重賞當初跟隨他的那幾個人,但唯獨把介子推給搞忘了,介子推一想,把我搞忘了,那算了,我也不在乎你那個,於是他就背著老母親,去了山西的綿山過隱居生活。
晉文公一聽,感覺到很羞愧,於是他就派人去找,找來找去也沒找到,於是呢就有人出了主意,乾脆把山給燒了,燒三面留一面,這樣就能把他給逼出來,晉文公一聽覺得有點兒道理,那趕緊操作吧,譁啦譁啦的燒把山都給燒沒了,然後人還是沒看到,於是就趕緊又派人去找,結果找是找到了,發現介子推背著他老母親,靠著一棵老柳樹被燒死了。
還發現他背後的那個地方有個樹洞,樹洞裡面有一封血書,上面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意思就是說,我割肉給你表示我的忠心,但願你能夠成為一個明君,晉文公一看非常悲痛,於是就把這一天定為了「寒食節」並且規定這一天,任何人只能吃冷食,不能生煙火。
第二年的同一天,晉文公再次登山拜祭,發現那棵老柳樹長出了新的柳葉。於是就給這棵老柳樹賜了一個名字,叫「清明柳」並且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了「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