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濱海縣一帶農村喪事風俗(北方農村喪事風俗的演變)

2023-10-19 07:27:53

作者:張林生、陳士元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今日頭條號:樂亭故鄉人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正文:

婚喪嫁娶乃民間之大事,建國前,樂亭縣的喪事多延續傳統風俗,內容五花八門,迷信色彩濃重。

人死了,親人們要穿白孝服,腰裡扎麻繩,即披麻帶孝。俗稱「白事情」。

一、建國前的喪事風俗

人壽終時,親人守候在身邊,看著要咽氣,就得趕緊穿壽衣,若等咽了氣再穿就意味著沒把衣服穿去。咽氣後由親人把屍體抬到堂屋的春凳子上,頭朝南,面朝天,兩手攥果子,臉上蒙白布,是為「停屍」。靈前擺供品,焚香化紙。灶火坑內點一油燈,是為「長明燈」。弄些五穀雜糧,用箭杆和絮棉紮上三個打狗棒放在靈前。兒孫們提一燈籠排隊去五道廟送「還魂紙」。五道廟即鬼神廟,平時沒有香火,只是莊裡死了人在此焚香化紙。停屍期間,親人每天早午晚要去五道廟送三遍紙。送紙時,男在前,女在後各排成單隊,男隊晚輩在前,長輩在後;女隊長輩在前,晚輩在後,一路上哭哭啼啼,步履緩慢。舊時五服以內就得送紙。在停靈期間,親屬輪流守護,主要是看好靈前的香火不斷,意在香菸永續,子孫永傳。

大門上要貼白紙,以示此家有喪事。請紙草店扎一「裹頭」,掛在大門外邊。裹頭用葦子做支架,六麵糊白紙,下飄白紙條,每歲一條,亡者壽數越高紙條越多。

請有學問的人寫殃狀和名堂。殃狀是在四開白紙上寫著亡者的生辰八字等。停屍時蓋在胸部,入殮後放在棺蓋上面用瓦壓好。名堂用長條白紙上面寫亡者壽終的時代、姓名、年齡,貼在棺材前槐頭(前臉)上。

派專人去親朋家報喪。

建國前,人們對白事情甚為重視、尤其是對父母之喪更當大事。富人家辦喪事的程序是:

1、入殮。

多數人家停屍一兩天就要入殮,即把屍體放入棺內。入殮說道很多,先由親人「開眼光」,用新汲的井水輕敷亡者五官,並叨念:「開眼光,看四方,開耳光,聽八方……」接著就「叫道」,親人喚著亡者的稱呼說:「三條道,從中間這條走啊!」還在前門上掛一面鏡子和一桿秤,也是由親人喚著稱呼說:「明的是鏡啊,靈的是秤啊!」隨後村裡一老人拿著一根長扁擔進來,讓大家迴避,開始撬殃。撬殃是用扁擔撬幾下亡者的屍體,讓殃散去,據說殃是一種「禍害」,故讓大家迴避。撬殃畢,把棺材抬到堂屋屍體旁,棺材內用紙糊好,鋪上絮棉,由長子抱頭,次子抬腳,其他親人兩側相扶,將屍體輕輕放入棺內,再把亡者生前喜愛之物放在裡邊殉葬,蓋上棺蓋,然後由木匠釘棺釘。釘棺釘時,孝子們跪在一旁,當木匠釘棺材東側時,孝子們說向西躲釘;釘西側時,要說向東躲釘。入殮後,有的人家將靈柩停放在堂屋,有的停在院子裡,用葦席打靈棚,設靈堂。靈棚前,兩側貼著輓聯,橫幅多是「駕鶴西去」。

2、弔唁。

停靈期間,親戚朋友陸續前來弔唁,一進大門就哭,孝子們要跪在靈前陪哭。姑爺弔唁要從大門算起必須哭三聲到靈前,如果院子長,每哭一聲就得拉長音才能到,否則就視為不懂禮節,弄出笑話。

3、點主。

請有聲望的人用硃筆在靈堂牌位上的「王」字上點一個紅點兒。點主時親人、賓朋恭候一旁,儀式規模隆重。

4、念經。

請和尚念經超度亡靈。

5、哭靈。

有錢人家為增強喪事悲痛氣氛,找專業的哭靈女子以悽涼調哭泣,其狀令人動容,催人淚下。

6、送行。

送行是把亡者的靈魂送往西天大路,多在出殯先日晚上進行。送行時孝子們排成多隊,兒孫們抬著太師椅,椅上放著引魂樹和裹頭(象徵亡者的靈魂)。兒孫們一邊抬著走一邊念叨:「爸爸(媽媽)跟著引魂樹走哇!」大執賓指揮眾人舉著五彩繽紛的紙草和手把燈、九蓮燈,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緩緩移動。喇叭吹奏著哀樂,牽動人心。看熱鬧的人摩肩接踵,水洩不通。隊伍先來到五道廟焚香化紙,擺供祭奠。大執賓打開場面,讓人將椅子放在場中。司儀宣布請客(qie)上香,親戚朋友依次到椅前焚香作揖,再跪下磕三個頭,司儀高喊:「請啊、請啊、請啊!謝——」還按不同輩份喊:「孝子謝,重謝!」有的人家客多上香時間長,看熱鬧的人們在旁邊交頭接耳,評頭論足。請客上香畢,隊伍串街遊行,當路過老家或親戚門前時要擺供「路祭」。最後出莊來到十字路口,把引魂樹、裹頭和紙草堆放一起焚燒,頓時火苗沖天,孝子們跪在地上哭嚎。遠遠望去像火海一樣,景觀詭異。

7、出殯。

出殯就是把亡者靈柩送入墳墓。出殯這天早晨,由長子帶領幾個人去祖墳打墓。舊時,墳塋為陰宅,講究甚多,大的墳塋地有幾十個墳頭,佔地八九畝。墳墓大多東北西南行穴,按輩份排列。如果是新立墳頭(配偶尚在)就挨其父輩「頂腳」下排打墓。如果配偶已故,就要與其合墓併骨,安葬的方位是男左女右。打墓前先在墳前焚香化紙,然後挖開墳頭。

中午前出殯。出殯前先在大門外亮槓。由大執賓指揮起靈,由十幾名精壯人把靈柩擎起,抬到大門外,放在長凳上,上好棺罩,連結好槓的結構,大執賓一聲令下,抬槓的人同時上肩,此時有人點著了逝者的枕頭稞子,長子打靈幡在前,喇叭吹起哀樂,眾人大聲嚎哭,其場面令人動容。靈柩前行,後邊拿瓦盆的、拿打狗棒的和五穀雜糧的緊緊跟隨。孝子們排隊緩緩出莊,如果墓地遠,抬棺材的途中要換人,就用立槓打杵,靈柩不能著地。來到墓地,如果是合葬併骨的,就由兒子拿一苕帚跳入穴內輕掃露出棺材的側面,並喚道:「爸爸(媽媽),開門來呀,我媽(爸)來了。」然後上來用鍬平沒了腳印。下葬開始,吹奏起獨特的曲調,大執賓指揮靈柩對準穴位緩緩下落。棺材著地後,陰陽先生用羅鏡看方位是否準確,如稍差就移動一下,直到正位。這時,將五穀雜糧及打狗棒放入穴內,勞忙的人們開始填土埋葬。埋完後把靈幡插到墳頂上。長子用衣服包些墳土。回家路上不許回頭,不準說話,到家後將土放入炕席底下。第二天蒙蒙亮,由長子拿兩根秫秸到墳前圍成門形,上掛銅錢,插在墳頭,是為「開門」。早飯後,兒女們都要到墳前焚香化紙,擺供祭奠,掘土圓墳。隨後逢「三七」、「五七」、「百日」還要在墳前祭拜。

與喪事相關的是:

1、棺材:其檔次有,柏木棺材,柏木埋在土裡耐腐爛,富人家講究柏木棺材慄木槨(棺材外套);其次是落葉松和香椿木;最差的是楊柳木。窮人家買不起棺材就用舊櫃裝殮,最窮者就用葦席一卷,一埋了之。

2、槓:去墳地裡埋葬亡者用槓抬。大槓有32人抬的,也有64人的,小槓16人。槓的結構是:主槓(俗稱大牛)。大牛又粗又長,前是龍頭,後為鳳尾;另有橫槓和支槓,可靈活連結。紫紅綢緞的棺罩(緯子)上繡著金色花紋。窮人家租不起槓就用牛車或馬車拉。

3、紙草:發喪人要扎紙草(如現在的花圈)。紙草是用秫秸或蘆葦做支架,用五顏六色的紙精巧糊裝,紮成車、馬、庫、童和各樣燈盞,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擺放在亡者家院內和大門外街道兩旁。

4、喇叭:辦喪事請吹鼓手,吹大悲調「山峰」,富人家請多班喇叭,搭席棚對臺吹,晚上「坐夜」,一吹就是三四個鐘頭。「坐夜」的喇叭吹皮影、大鼓、評劇等各種曲調,高潮時,喝彩聲不斷,辦事情的人家就要給吹鼓手們賞錢。

5、接禮:辦喪事要請先生掌管「奠儀簿」接禮記帳。禮輕重不一,但白事情不能後補。

6、管飯:辦喪事管飯,小辦的只管幫工勞忙人,大辦的請廚師,管全莊人,特大辦的外村人也來吃,辦幾天吃幾天(亡者高壽稱「老喜喪」,人們可以吃吃喝喝)。舊社會貧富相差懸殊,富人家辦得榮耀奢華,少則六七天,多則十幾天;窮人家辦得蕭條寒酸,喪事只辦一天,俗稱「一天拱」。

樂亭辦喪事最興盛是清末民初,因那時很多人闖關東做買賣發了大財,為了光宗耀祖,就把喪事辦得很奢華,如汀流河劉家曾專用柏木疙瘩攢棺材,僅木工就用了400多個;城南蔡莊一劉姓人家發喪人大辦30餘天,揮金如土,失了「天火」,拆了院牆才搶出了靈柩。湯家河湖林田莊趙漢臣發喪其母,紙草扎得不計其數,送行拿紙草的就排了六七裡遠。

「十裡不同俗」,樂亭各村鎮的喪事風俗也不完全一樣,一個地方一個令兒,正如人們所說:「令兒是假的,命兒是真的」。其喪葬風俗,從根本上說是封建迷信和腐朽虛榮,但從文明角度講也蘊含著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吹喇叭、扎紙草等亦屬民間文化藝術。

二、建國後喪事風俗的演變

建國後,樂亭喪事風俗發生了新的演變。

建國初期(1950~1957年),黨和政府倡導破舊立新,喪事從簡,多數人家辦喪事只扎少量紙草,也有的找四個喇叭,用16個人的小槓,送行、出殯「一天拱」。也有的由幫工勞忙人用木棍、繩子抬棺材,中午管一頓飯。

1958年大躍進,農村掀起了「拆房、扒廟、投資獻料」運動,各莊的五道廟全部拆除,也斷絕了穿孝送紙的舊俗。隨著人民公社食堂化,也沒有了接禮管飯這一說,特別是在三年困難時期,人們連飯都吃不飽,誰還顧得上辦喪事?

1963年後,國民經濟開始好轉,農村喪事有所抬頭。村上死了人,生產隊就幫忙,顯出「一家有事,集體相幫」的鄉情氛圍。條件較好的人家又找上四個喇叭吹一吹,圖個熱鬧。有些烈屬和幹部帶頭變革喪事,臂上戴「孝」字,扎花圈,開追悼會,寄託哀思。

1966年「文革」爆發,「破四舊,立四新」,農村墳頭一律平掉,各村都安排一些閒散地做為瘞地。村上人死了,就用幾個人抬著或用牛車拉著棺材一埋了之。七十年代末,國家提倡火化,樂亭在救陣北建立了火葬場,死了人先在這裡火化,然後將骨灰裝入骨灰盒拉回家埋葬。

改革開放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喪事有了新的變化。一般人家死了人在家停放一天半日,親人臂上戴「孝」字,焚香化紙。放哀樂,扎花圈,寫輓聯,鄉親們也來弔唁上禮,幫工勞忙。有的村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全方位服務。一打電話火葬場及時來靈車,親人們就將亡者屍體抬入靈車並隨車去火葬場。路上親人要向路兩旁拋些紙剪的「錢」。屍體火化後,親人將骨灰裝入骨灰袋,就地選購骨灰盒,裝好後用專車拉回家安放在堂屋,擺好供品,掛上遺像,焚香化紙。院裡擺花圈,奏哀樂。中午前出殯,由孝子(親人)捧骨灰盒在前,其他人舉花圈在後,眾鄉親護送到瘞地安葬。下葬完後勞忙人吃一頓飯。也有好熱鬧的人家請喇叭。縣城離退休人員死亡大多是放哀樂,扎花圈,接幛子,向遺體告別,開追悼會。

多數村莊安葬的方式是在瘞地的墓穴裡用磚瓦水泥壘一「小屋」,把骨灰盒放在裡邊。也有一些村莊用大棺材裝骨灰盒埋葬。有的村莊大接禮,有的地方淡泊。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層樓,辦喪事也上了檔次。有的人家大操大辦,扎紙草,找喇叭,請樂團,舞龍舞獅。並出現了一些「薄養厚葬」的現象。更有甚者,黨內一些不正之風也滲入到喪事風俗裡,大接禮、講排場,令老百姓深惡痛絕。

在此,筆者願就喪事問題提及一些個人看法:

1、喪事本身含著「孝」的意思,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子女懷念父母養育之恩,悲傷痛切是人之常情,適當發喪祭奠、寄託哀思是人類的文明行為,亦應世代相傳。

2、提倡「厚養薄葬」,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我國老年人是一個很大的群體,除了國家和社會關注,主要是子女盡好贍養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度過幸福的晚年,在壽終時含笑九泉。莫等「子欲養而親不待」,至於死後喪事大可從簡。

3、對於發家致富的人來說,與其說是辦喪事時大操大辦,倒不如將錢財用在樂善好施、扶困濟危上。

4、樂亭實行火化已30年,如今葬人還留有墳頭。國家多次提倡深葬,不留墳頭,人故去時,栽上一棵樹,應於落實。

各村的瘞地基本上是生產隊時留下的,至今已30多年。鑑於墳頭越埋越多,有的村瘞地已經埋滿了,又無零散地,死了人無法處理,只好埋在自家的承包田裡。縣城內的人要買墓地,近二年來墓地緊張,價格上漲,檔次也不一,其實「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些社會問題,急待政府出臺相關政策。

社會在發展,歷史在前進。但人的生老病死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規律,未來的喪事將是什麼樣式也難以想像,不過墳頭多一個,耕地就少一塊,至於五花八門的大辦喪事更是沒有必要,俗語說:「人死如燈滅」。喪事辦得再大,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樂亭臨海,自古無山,除了水便是田,如果將骨灰直接撒入滄海或深埋桑田,回歸大自然,豈不美哉?隨著骨灰的撒放也必將有更文明、更高雅、更簡樸的喪事風俗出現。

(作者張林生,縣教育局退休幹部。陳士元,退休教師。)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