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西梁村由來(河津城北村觀底)
2023-10-19 21:52:44 5
河津西梁村由來?孫林 城北村現有一土崖桓亙在村中,被稱為「觀底崖」其崖是臥麟崗東沿凸出部分,向南延伸約500米,土崖高於平地數丈,地勢險峻,傲立潮頭因此,此地有「觀底」、「崖底」之稱至於「觀底」來歷,據《河津舊志》和《河津老城》記載:「舊時全縣共有10座道觀,而縣城只有一座,名曰: 『天慶觀』」,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河津西梁村由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河津西梁村由來
孫林
城北村現有一土崖桓亙在村中,被稱為「觀底崖」。其崖是臥麟崗東沿凸出部分,向南延伸約500米,土崖高於平地數丈,地勢險峻,傲立潮頭。因此,此地有「觀底」、「崖底」之稱。至於「觀底」來歷,據《河津舊志》和《河津老城》記載:「舊時全縣共有10座道觀,而縣城只有一座,名曰: 『天慶觀』。」
「天慶觀」具體的位置,就在現在城北學校前面約200米左右。全觀有殿宇17間,北邊一排5間 為正殿,東西各有偏房數間,山門等。建築特點均為磚木結構,綠色琉璃瓦覆頂,正脊兩端鴟吻吞脊,戧脊上有飛魚、海馬、四絕神。正殿中柱並排,通開三門,雙肩實榻,朱紅大門。殿裡供奉著道祖老子、天師張道陵泥塑神像。是一座主體建築以南北走向為中軸線,東西對稱分布,井然有序,巍峨壯觀的古代建築群。
走出山門後,有一條神道直通崖下,路口有一「道觀樓」,樓下建拱形門洞,為上觀之路。「道觀樓」的造型很像「真武廟」的「靈官樓」,精巧秀美,高聳挺撥,奇妙絕倫。「天慶觀」灰磚白牆,清靜幽雅;觀前殿後層林盡染,樹綠草蔭。站在山門前,整個河津老城盡收眼底,猶如一幅美妙的畫卷。遠眺南灘麥浪起伏,棉田翠綠,荷花飄香;回頭東望虎崗寒窯,紅蓼鴻雁,汾河彎彎;放眼西瞅西灘阡佰,蒼嶺蔥籠,飛鳥翠林。「天慶觀」 北倚土坡,南懷城邑,居高臨下,實屬一塊寶地。
「天慶觀」建於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是道教之地。在近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風雨飄搖910多個春夏秋冬,仍然屹立在高崖聳立之巔,香火不斷,顯得多麼寧靜、多麼整潔和莊嚴。
1917年農曆6月9日,來自陝西一股地方武裝圍攻河津老城,當時就把炮駕在「觀底崖」上,隨時攻佔縣城。就在即將開戰之時,守城援軍到達,避免了一場生靈塗炭戰事。通過此事雖然守住了城池,地方官因此嚇壞。過後,一聲令下拆了「天慶觀」。 「天慶觀」 建於宋,毀於清。現在,拆除也近百年,人們早已經把它從記憶中抹掉。
「觀底」一詞因 「天慶觀」 而得名,現居住在觀底的人們沒有人再記得起「天慶觀」原貌,但是,「觀底」已在大家心裡打下深深烙印。
,